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长江 《时代经贸》2014,(2):249-251
分税制确立了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但其财权事权不匹配的弊端致使地方政府事权过大、财权过小,以致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如雨后春笋,也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攀高、债务风险居高不下。为了规范地反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本文已财权事权划分为视角,主张从改革财权事权划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角度入手,以期矫正地方。财事”失衡之格局,实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良性运行和地方政府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造成地方财政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对称,没有规范的制度化融资渠道。因此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防范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功经验,积极慎重地解决好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3.
《经济纵横》1994,(2):27-31
关于分税制的几个问题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一、进一步明确界定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我国宪法分别规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据此,各级财政分别承担了本级政府在政治、社会、文教及其他各类事业发展方面的支出,即通常所说的“公共支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这方面事权和财权...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是地方性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事权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来源等财权安排来相对应。从理论上分析地方政府负债依据,根据中国地方债务的现状,通过对美国与日本地方债务的比较,希望以此为基础探索一些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举措,以便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与提高地方政府抗债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1)
政府在公共投资中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间的事权和财权。现阶段,我国公共投资在中央与地方间事权划分上存在模糊,错位等现象,而财权的划分又与相应事权不相匹配,严重地影响公共投资的有效实施。因此,需要对中央与地方间的事权与财权重新划分,完善政府公共投资职能。  相似文献   

6.
财权与事权的分配关系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产生变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财政体制下,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出现了中央与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清晰、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对称、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的矛盾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由事权的法律规定不明确、财权的过度集中、中央的权威性思考、晋升激励制度等原因所造成,建议合理划分事权与财权、公开事权和财权划分、转变政府之间交流方式以及转变地方政府责任方向,以期实现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和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均衡。  相似文献   

7.
从美日经验看地方政府债券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地方政府是制度变迁的主体,造成地方财政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对称,没有规范的制度化融资渠道。而只要存在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财政联邦主义,就具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了我国的出口,也使世界经济的复苏蒙上了阴影,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给中国的债务管理敲响了警钟。在扩大内需、刺激经济需求下,我国地方政府融资也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地方政府存在大量的隐性债务,债务风险增大。地方债务治理不当,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控制机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正近些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现行体制下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不匹配,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基础设施以及民生工程建设的需要,地方政府资金供求缺口较大,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积累,规模日益庞大,增速加快,引起政府高层和社会舆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合规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  相似文献   

10.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从宏观上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明确界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但其中的不合理成分是显而易见的,如尚未完善地方政府税收体系、地方政府财权明显缩小而事权逐渐扩大、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增大等。所谓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为了履行职能需要,通过借款、转贷国债资金、担保、延期支付等方式产生的各种债券。本文从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特点、成因、风险以及如何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府作为社会的政府,就其经济服务、社会服务而言的职能不断强化,而政府职能的强化对财税收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改革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在税收权限划分的权利义务不协调现象,使事权与财权不一致的现象不断凸显。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事权和财权没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主要表现在地方的财权与其承担的事权相比相对较少,使得地方很难充分行使其职责。  相似文献   

12.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化解财政与金融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与主要特征,指出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巨大风险.由此,提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第一,合理确定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第二,扩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规模;第三,建立高效的政府债务管理模式;第四,完善政府绩效评价和监督体系;第五,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1.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转变地方政府职能。(1)合理划分事权。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原有的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提高其可操作性。应强化中央政府协调地方政府间关系的职能,以保障全国经济与社会的均衡稳定发展。(2)合理划分财权,处理好财权与事权的关系。应尽快解决目前在有些方面存在的财权与事权的不合理交叉问题,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3)应增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规范性与稳定性。必须加快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起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地方政府应更新观念,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债务20.69万亿元,风险总体可控,但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较快,局部风险突出。当前的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高度不对称,市场化透明化是规范地方债发展的根本之道审计署近日指出,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债务20.69万亿元,风险总体可控,但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较快,局部风险突出。从长远来看,必须建立市场化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才能规范地方债务,降低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5.
谭莹 《时代经贸》2012,(4):96-96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将我国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了划分,并与财权分配相结合,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间关系基本框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一轮财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要以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为切入点,推动支出体制与收入体制联动改革,健全各级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与财力匹配、与财权相适应”的新体制。本文主要从财政支出结构的角度对我国政府问财权与事权划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二者优化配置的建议及设想。  相似文献   

16.
伍戈 《经济导刊》2023,(3):48-51
<正>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不匹配的问题近年来,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不匹配的矛盾有所加剧。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期,一般预算收入萎缩,房地产低迷引致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地方政府入不敷出制约着“挑大梁”的能力。不过,目前地方债务还能展期,还能借新还旧,日子还能过得去,但财政赤字的问题是在恶化的。看一季度数据,中长期贷款总量还不错,但居民的消费贷款和房贷基本没有了,贷款主要集中在融资平台,用途偏于基建。  相似文献   

17.
尹中立 《资本市场》2005,(12):60-61
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导致地方政府“入不敷出”,被迫经营城市,提高地价,这是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孔德明 《经济与管理》2013,(4):94-96,F0003
不少地方政府负债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到该地区政治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地方政府直接和间接负债状况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可运用建立预警系统的方式来应对债务风险:转变政府职能,细化事权财权之间的分配;加强民间资本的投资,增加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完善监督制度,加强债务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地方政府偿债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刘英 《经济论坛》1996,(4):12-13
分税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刘英分税制改革是一项渐进性的改革,虽然目前取得了视步成效,但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和财权划分有待进一步明确。事权的界定是财权划分的基础。分税制改革应建立在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范围、坚持事权与财权相...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税权治理机制有助于恰当的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财权和税权配置关系,实现政府的各项经济和社会目标。当前,我国税权治理机制存在事权、财权和税权不统一、税权高度集中、地方税收立法权缺位等问题,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权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