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特点,认为产品结构不够完善、行业集中度较低以及企业规模偏小是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规模是造成上述现状的根本原因;国际钢铁业己进入由大企业集团主宰的国际市场化阶段,我国钢铁企业需要扩大规模,增加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其次,围绕企业的规模运作,运用经济学模型对小规模企业生产、紧密合作型企业生产以及产业链的大规模企业生产模式进行了分析,从理论视角论证了企业扩大规模的动机以及规模优势产生的机理和所需条件。大型组织结构优势产生的机理在于,通过生产及运营要素的优化整合实现合理分工协作,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此外,对钢铁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特点和运营模式进行了探讨,一元式的组织结构能够发挥职能分工所带来的效率,然而高度的集权特征不适用于超大规模企业的管理决策。控股公司和事业部结构体现了规模化后组织结构由集权向分权转化的趋势,但在运行中面临的效率障碍在于无法消除部门机会主义,分权后权威统筹机构的缺位以及传统的规模企业应当分权的逻辑需要企业重新思考。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钢铁企业在实现形式上的规模化后,需要考虑技术任务特征、信息处理以及权力的分化整合的平衡,构造合理的控制机制以保证规模优势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按照经典的组织结构关联性维度分析框架,就影响大型钢铁企业组织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钢铁企业处于低中程度不确定性的营运环境中,且环境的不稳定程度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其次,超大规模是企业未来组织结构发展的方向,规模效率是组织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在技术特征上,大型钢铁企业属于混合型制造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具有产品多样性、技术复杂性等特点,要求组织结构在保证效率前提下,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分析表明,大型钢铁企业的规模化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影响非常综合,企业需要考虑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的设计协调。  相似文献   

3.
一、钢铁企业用能特点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钢铁占18.2%。钢铁工业是耗能大户,每吨钢综合能耗为0.7t—0.9t标准煤;联合企业每吨钢消耗电能400kw.h-600kw.h。  相似文献   

4.
二元经济通常是指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着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经济部门和以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经济部门,二者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投入要素、组织方式、增长特征和工资率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异。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因而研究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具有重大意义。河南省具有比较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这也成为制约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姚晓民 《生产力研究》2004,(6):144-145,148
我国上市公司以股权融资为主的资本结构与一般国有企业以债权融资为主的资本结构 ,使融资体系呈现出二元化的特征。二元化资本结构使公司治理表现出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如何强化二元化资本结构下的公司治理效应 ,是我国企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标管理在钢铁企业中的运用梁伟钢铁企业是组织生产钢铁产品的企业。从不同角度考察可以分为若干类型。按规模划分有特大型、大型、中型等企业;接产品的性能特征划分,有普通钢铁企业和特殊钢铁企业;按生产过程集中的程度和范围划分为联合企业,钢铁总厂独立的炼铁厂、...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收益成本约束来确定最佳的融资结构。对照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笔者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非上市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现状,进而从金融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金融制度二元化特征、资本市场的体制性缺陷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机制的约束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笔者将试着先分析中国市场运行现状的缺陷,在引出我国融资结构优化的重要性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2018,(3):94-109
本文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了我国钢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并对决定其变化特征及所有制差异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甄别。研究发现:(1)我国钢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并不完全是顺周期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一段时间呈现明显的逆周期特征。此外,国有钢铁企业产能利用率明显低于私营和外资企业;(2)我国钢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除受市场因素影响外,又受金融支持、沉没成本、企业规模、就业弹性和政府补贴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且市场因素又显著地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制约和支配,这一效应在经济增长动态预期突变情况下尤为突出,这也正是我国钢铁企业产能利用率在特殊年份呈现明显的逆周期特征的主要原因;(3)金融支持和沉没成本是抑制产能利用率提高的主导因素,且二者又是造成国有与非国有钢铁企业产能利用率差距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尽管我国钢铁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但钢铁大国不等于强国,我国钢铁企业在技术、规模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强国,并保持了20余年,技术与规模正是其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本文使用2004-2009年中日钢铁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目前较为先进的投入产出理论和效率与生产率分析方法对两国钢铁企业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中国钢铁企业整体上快速进步但技术效率下降,可谓大而不强,日本钢铁企业中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速度要快于中小型钢铁企业,规模与技术优势明显,呈现衰而不弱,因此,提高技术投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中国钢铁产业做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钢铁行业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 包括金属铁、 铬、 锰等的矿物采选业、 炼铁业、 炼钢业、 钢加工业、 铁合金冶炼业、 钢丝及其制品业等细分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 河北省的钢铁产业在中国的钢铁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产能规模来说, 河北省在全国遥遥领先但是河北钢铁企业数量众多, 有超过60家钢铁企业同时河北钢铁行业集中度较低并且产品结构中高附加值占比较少, 钢铁主业盈利能力远不如宝钢、 鞍钢等.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保障充分就业、维持市场竞争力、确保经济社会运行稳定、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布局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据统计,2010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3400万个.以工业为例,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44.9万家,年均增长8.5%,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99.3%;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1%;实现税金1.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税金总额的54.3%;完成利润2.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66.8%.中小企业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据测算,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中小企业已构成了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层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物流企业空间格局及多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地理》2021,41(6):97-106
基于2005—2018年A级物流企业数据,采用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ESDA等多种GIS分析方法,对中国物流企业空间格局及多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对形成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物流企业规模呈显著增加趋势,不同等级之间发展程度出现严重的不平衡,较高、较低等级占比较小,而中间等级占比较大。(2)从全国尺度来看,物流企业整体上呈现出"南(偏西)—北(偏东)"的空间分布态势,不同等级均表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较高等级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相对集中性和地域性。(3)从地带尺度来看,物流企业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大体上保持一致,呈现出东中西依次减少的"梯度化"分布特征,沿海高于内陆、南方远高于北方,分别形成"3∶2"和"4∶1"的比例关系。(4)从省域尺度来看,物流企业分布具有明显空间自相关特征,冷热点格局的"梯度化"特征较为明显。(5)从市域尺度来看,物流企业集中分布于Ⅱ型和Ⅰ型大城市,合计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热点区集中于长三角及其周边地区。(6)物流企业分布是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工业水平、市场规模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随着尺度的增大影响因素与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的关联性趋于增强。  相似文献   

13.
马章良 《经济导刊》2013,(Z1):84-85
台州是我国最大的塑料模具生产基地,塑料模具行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产业规模、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质量管理等均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台州模具技术和人才独具优势,模具制造企业近1000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上万家。台州生产的模具90%以上是塑料模具,以注塑、吹塑模具为主。从塑料模具的用途看,主要是汽摩配件塑料模具和日用塑料制品模具,占总量的70%以上。部分模具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实现经济规模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在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生活中,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趋同化,企业规模的小型化带来了投资效益低、生产和管理水平落后、技术结构的低度化、企业经济效益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我国企业规模经济,保证企业在经济规模范围内组织生产,已经成为90年代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经济规模(EconomicalScaie),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生产力诸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产品生产单位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是指某生产系统或经济实…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钢铁企业规模化途径及其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即规模化对企业最本质的影响体现为内部构成单位的边界属性发生变化。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规模企业具有中间组织的运作特征,组织设计可以基于中间组织的视角进行。在此基础上,应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探讨了钢铁企业的内部交易特征,提出了不同交易特征需匹配的组织协调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库和专利数据库,利用2006—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资本化总额占比的快速上升和企业风险特性的差异,探讨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主导程度更高的金融结构,而非更大的金融市场总体规模,通过缓解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更高行业中的私有企业的融资约束,显著促进了高风险私有企业的创新。以上实证结果并非由金融体系特征变化前的时间趋势所驱动,并对遗漏变量等问题保持稳健。本文对于深入理解转型升级,构建支持企业创新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二元特征与跨期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贤锋  汪浩瀚 《经济地理》2006,26(4):610-613,6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消费的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造成了城乡居民消费上的显著差距。文章立足以上情况,对我国转型期间城乡居民消费的二元结构和跨期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钢铁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大有重新洗牌之势.国际经验表明,钢铁产业如果不达到一定规模,就无法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技术水平和增加产品附加值,广大中小钢铁企业的发展变得十分艰难.钢铁企业只有加强管理,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钢铁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时代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策略的合理与否对企业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何采用最优的财务策略,培养竞争优势,成为当前钢铁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钢铁企业加强信息化的财务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钢材资源管理体制.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产品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时,国家对钢铁企业实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对钢铁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以后,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1986年-1990年,冶金行业实行指令性计划投入产出承包,迈开了钢铁企业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从此,钢铁企业有了超产自销钢材,同时,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这五年,我国的钢、铁生产规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企业纷纷兼并、联合,扩张规模,同时中小企业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小企业通常占一国企业总数的大多数,即使是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也占全部企业的90%以上,美国、欧洲都很看好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发展中小企业有利于增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中小企业为大企业进行配套协作生产,是大企业发展的依托,是新兴产业和未来大企业的增长点,许多新兴产业往往是由中小企业首先开发,很多大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而成。发展中小企业有利于保持产业组织结构的平衡,减少垄断,保持竞争,有利于扩大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