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的收入来源于20%的客户。”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帕累托定律,也称为20/80法则。“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相当多的企业将此作为管理客户的标准,既然20%的客户能够带来80%的销售收入,那么就应当对他们投放更多的资源,进行重点的维护,以便能够稳定销量,获得更多的产出。这样的逻辑,在众多企业中受到广泛的追捧,甚至被列为管理规范加以贯彻执行。但实际上多数企业并不能始终如一地真正贯彻20/80法则,更多的是停留在理念层面,那些能够真正贯彻的企业,也多以失败告终,这其中有众多“认识”需要质疑…  相似文献   

2.
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叫“马特莱法则”,又称80:20法则。主要内容是: 80:20的管理法则: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20%业务骨干的管理上,抓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以提高企业效率。80:20的决策法则:就是企业普通问题中最关键  相似文献   

3.
“二八原则”又称为“80/20效率法则”,源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即20%因素往往决定事物80%的结果。这一原则也称为“重要的少数和普遍的多数”:企业培训亦适用此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国总会计师》2015,(2):148-150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了"二八法则",也叫"80/20效率法则"。"二八"者,即"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之简称,即在管理上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要分清主次,抓住"20%",牵住"牛鼻子",就能取得经营的巨大成功,而不必"事事躬亲"。这种管理模式体现的正是例外管理原则。那么什么是例外管理呢?  相似文献   

5.
停止不重要的“多数” 帕累托原理指出,80%的成果是由20%的努力产生的.此后,现代质量管理之父约瑟夫·摩西·朱兰发展了此项理论,并称之为“重要少数法则”——既然少数事情带来了大多数回报,因此不妨就专注于这些“少数”,通过解决问题当中一个微小的部分,比如集中大量精力和注意力仅对少量真正重要的环节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菲尔弗雷多·帕累托曾提出一个应用很广的"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80/20原理"。他认为,在任何一种事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事物总是少数,只要集中精力处理好这个重要部分,就不必过于关注那些"无关紧要的多数",这就是"80/20"定律。这个定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不少企业的产品质量一直上不去,甚至一些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产品质量也不尽人意。这个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中国质协会长陈邦柱在“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总结大会”上指出,“经对国家监督抽查的不合格产品分析,80%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这一说法给出了答案,也再次验证了朱兰80/20法则的正确性。  笔者认为,造成企业管理不善的直接原因是管理职责不落实。1994版ISO9000族标准把管理职责列为20个要素之首,2000版ISO/DIS9000标准精炼融合为4大主要素,管理职责同样排在首位。管理职责的关键作用由此…  相似文献   

8.
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素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素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关键性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这个原理经过多年的演化,已变成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80/20原则”。  相似文献   

9.
“马特莱法则”是国际上公认的企业法则,又称80:20法则。它的涵义是把80:20作为确定比值,主张企业家经营企业不要面面俱到,而应侧重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正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化,促进了现代物流的飞速发展,而物流管理与作业的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区别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重要标志之一。此说极为精辟。 按一般说法,物流是指“物”从供应点到接收点的流动,而现代物流更重视的是在“物”的流动过程中计划与控制,及在“物”的流动过程中对仓储、搬运、装卸、分拣、加工、包装、归类、运输、配送、接收等作业流程的统筹运作,以及进行系统化的优化管理。由于物品的种类众多、要求众多、作业环节众多、涉及的作业点众多、涉及的企业众多、甚至作业点…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集团企业核心员工进行激励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集团企业的成功与其中的少数关键性的员工有很大关系,他们的能力、态度和责任直接影响集团企业的运作效率.根据巴雷特法则(又称80/20法则),他们一般占到集团企业总人数的20%左右,但掌握了集团企业80%左右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集团企业80%左右的财富和利润.我们常把这部分人称为公司的"核心员工".  相似文献   

12.
<正>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1960年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国家不平等的财富分配,发现20%的人拥有了财富的80%。在帕累托经过观察并建立了模型之后,许多人都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20世纪30-40年代,当时正在美国工作的质量工程师JosephM.Juran爵士认识到了更为普遍的规则,简称为“重要的少数和普遍的多数”,后被称为帕累托定律,也被称作二八定律,即:80%的结果是由20%的可能原因产生的。具体到企业营销管理来说,80%的收入来自于20%的客户,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产品。二八定律被众多企业所追捧,甚至被列为管理规范加以贯彻执行,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80/20的法则80/20的法则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本来就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不平衡。一般说来,投入或努力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影响。  相似文献   

14.
马特莱法则     
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企业科学法则,叫“马特莱法则”,又称为“80/20法则”;其主要内容有:80/20的用人法则:企业可把主要精力放在20%的业务骨干的管理上,抓企业发展中关键(人)的关键(骨干),以提高企业效率。80/20的决策法则:成功的企业家,总是抓住企业中普遍问题中的最关键问题进行决策,以达到钢举目张的效应。80/20的营销法则:为了使企业通过营销获得最大的效益,每个经营者应抓住20%的重点商品,20%的重点用户,渗透营销,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80/20的信息法则:企业应对20%左右的重点信色进行分析整理,并以…  相似文献   

15.
无处不在的80/2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广泛应用于社会,最省力的企业成功与个人幸福法则“付出总有回报么?”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以及商业旅程中,似乎总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被别人也被自己。我们正向从小养成的思维观念提出挑战,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不是一分耕耘总有一分收获。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填补头脑中正在排斥的旧理念所留下的空洞。在众多提倡高效的书籍中,哪一本才真正从我们的思维方式上来解决早已存在的困扰?《无处不在的80/20》中所阐述的80/20法则,是一项对提高人类效率影响深远的法则,它被称为指导商场获利和生活幸福的“圣经”。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  相似文献   

16.
《企业天地》2001,(6):26-26
有一种国际上公认的科学法则,即“巴特莱法则”,又称“80/20法则”。创立这一法则的社会经济学家巴特莱认为:事物的80%的价值集中于20%的组成部分中。由此可以看出,根据巴特莱法则,一个人如果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20%最重要的事上,就会出现80%的效率。一个企业如果办10件事,不妨从中选出两件最重要的事来办,办好了,就意味着收到了80%的效果。这一法则在实际操作中的效用为:  相似文献   

17.
80/20的法则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本来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不平衡。一般来说,投入和努力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二、少数,它们造成注意的、重大的影响。一般情形下,产出或报酬是由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所产生的。原因与结果、投入与产出,或努力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平衡的。若以数学方式测量这个不平衡,得到的基准线是一个80/20关系;结果、产出或报酬的80%取决于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举例来说,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15%的人口所耗尽的。世界财富的80%,为25%的人所…  相似文献   

18.
邢丽霞 《河北企业》2009,(10):58-59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管理中的“80/20效率法则”原理告诉我们:通常占企业。人数20%的核心人员对企业形成的最终价值的贡献达到80%,因此,准确评价他们的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实践证明,一个组织的生产效率和未来发展.往往决定于少数关键性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人力资源.是高新技术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创造者。  相似文献   

19.
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本文将运用二八定律进行学生管理,以求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通常用80%的精力,去做那些只会取得20%成效的事,这是帕累托定律告诉我们的。目前国内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管”与“理”普遍按照8:2的比例,而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管”与“理”却遵照2:8的比例。这潜移默化的会形成国内众多企业以“管本位”为主的管理思维模式,却在现实当中忽略和轻视管理当中的“理”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