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金融国际化、信息化、自由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实施战略管理是中资银行必然的选择。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进程中,改变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建立起以战略为导向的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是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3.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对战略业绩评价的研究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围绕着以战略为导向的业绩评价和业绩管理,国内外从90年代初就展开了讨论。相关的操作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实践,其中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业绩评价模式的理论导向、框架的构建以及评价指标的选择等方面.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5.
任何企业都离不开管理业绩评价,它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实践中企业管理业绩评价的效果却并不如意。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刻理解管理业绩评价是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正确树立企业的绩效观,全程参与整个管理业绩评价工作的始终,加强相关的宣传及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推动整个企业的管理业绩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银行业在自由化、证券化、国际化、市场一体化过程中,为应对剧烈的外部环境变化,积极引入工商企业的管理经验,实施战略管理。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它们先后使用了风险—收益模型及其财务指标体系,三维模型及其指标体系,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一、风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理论及方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几套业绩评价体系。自1993年财务通则出台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主要以资产、成本和利润管理为主,1993年7月1日出台的《企业财务通则》采用8个经济效益指标来评价企业业绩;1995年财政部出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10项经济效益指标评价体系来评价企业业绩。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130多个国家(几乎占国际基金组织成员国的3/4)均经历了银行业的严重危机.在我国,虽然还没有明显的金融危机发生和大规模的银行破产倒闭现象,然而金融业特别是作为我国金融业主体和基础的银行不安全因素却大量存在,经营风险正在逐步由隐性转向显性,直接威胁着我国银行体系甚至整个金融体系与经济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战略,这一竞争的产物,目前已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就业绩评价而言,传统的业绩评价与战略却相去甚远。在业绩评价走向战略化的过程中,战略管理会计(SMA)起了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推动着业绩评价不断向着战略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西方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看中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卫红 《会计师》2009,(6):68-69
<正>一.西方业绩评价体系发展综述西方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是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及所处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管理要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西方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成本业绩评价时期:在20世纪以前两权合一的传统企业里,简单成本指标是最早的业绩评价方法,并以企业员工为主要的评价对象。而随着竞争的加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的发展,股份制带来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分离带来的是企业所有者面临着对管理者的评价问题,企业管理业绩评价的问题应运而生。我们从当前企业面临的管理业绩评价现状及问题入手,深入剖析每一个现状背后显示的问题,主要从目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等三个方面入手,指出了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和优化措施,以期促进企业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1、以单一的财务指标进行业绩评价。其缺陷表现在:(1)业绩评价只包括财务业绩,不包括非财务业绩,不能综合全面地反映银行的价值;(2)以财务指标作为考核业绩的标准,而不考虑非财务方面的贡献和业绩,使评价结果与银行长期发展战略不相关,助长了经营者的短期行为;(3)财务指标基本为结果性指标,是对过去经营成果的反映,缺乏解释性指标,如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指标;(4)财务指标重视实物资产的衡量,没有把理活动影响战略结果的能力考虑在内,对无形资产的评价显得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3.
改进业绩评价系统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业绩评价系统中逐步引进非财务指标,是正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需要。本介绍了种近期流行的,包含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系统,并从中获得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建立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静 《新理财》2005,(4):60-60
国际上对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现代公司制诞生以后.在整个业绩评价发展过程中,资本保全、委托代理等理论的主要成果对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加值(EVA)在业绩评价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的产生及基本内涵西方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是以欧美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为代表的。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成本业绩评价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财务业绩评价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和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通常把成本业绩评价时期和财务业绩评价时期通称为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阶段,随后提出的业绩评价模式大体是针对传统阶段财务指标的缺陷从不同角度进行修正。主要包括在财务指标基础上的调整以及引入非财务指标等。经济增加值即属于…  相似文献   

16.
业绩评价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业绩评价是为经营管理服务的,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今天有三种力量,它们或者各自独立,或者结合在一起,正在驱使今天的公司越来越深地陷入令大多数董事和经理惊恐不安的陌生境地。”这三种力量就是顾客、竞争和变化。金融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银行之间的竞争更为剧烈,市场环境也更加难以把握。在新的经营环境下,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既蕴藏着极大的生机,也潜伏着极大的危机。在这种充满机会和威胁的条件下,银行经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应用能力,取决于它在变动的环境中能否应付自如。商业银行必然要依靠创造性的适应环境并向环境挑战的战略行动,把战略管理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中心问题,战略管理时代已经到来。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重短期、轻长期,重过去、轻未来,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的传统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经营环境下商业银行业绩评价和战略管理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相适应,并与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及战略手段有机结合的科学、全面、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变革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张蕊 《会计研究》2001,(12):46-50
本文在对中西方业绩评价演进史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业绩评价的 重心应从事后评价转到为实现企业战略经营目标服务,把业绩评价工作纳入战略管理的全过程;实现财务指标与 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体现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重视创新业绩的评价,形成企业持续不断的核心竞争优势; 将知识与智力资本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体现无形资产在业绩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姚娟 《金卡工程》2009,13(2):178-178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经营环境的极大不稳定性,使得企业管理已进入以战略管理为主题的时代.本丈将从企业经营业绩发展的历程角度中,阐述基于战略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希望能为企业进行企业业绩评价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发展能力,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基于ROE业绩评价体系和西方商业银行盛行的RAROC业绩评价方法,均因单纯依赖财务指标分析而难以适应管理战略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有鉴于此,为促进改善经营管理,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传统的财务分析基础上,结合外部经营环境分析和内部业绩动因分析,构建一个全面业绩评价框架,用以容纳各种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并用战略将其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经营战略与业绩评价的紧密协调,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蕊 《会计研究》2007,(10):62-66
随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导入,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应定位于:以"3R"为原则,以生态化创新为内核,以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为关键要素,谋求持续的企业价值最大化。适应于这一战略经营目标的企业管理应树立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治理观;应在综合考虑影响企业循环战略经营业绩因素的基础上,突出强调生态化创新活动的管理,全局利益的把握。在建立与循环战略经营目标与管理特征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循环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时,应围绕企业生态化创新展开,以财务业绩为根本充分体现资源利用率、治理效率和企业财务业绩的评价,注重评价体系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