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贺波 《经济师》2014,(12):48-4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债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与其他国家联系更为密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债规模的扩大,我国面临的偿债压力也随之增大,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外债结构不科学,国际商务贷款占的比例太大。文章分析了我国外债风险情况和外债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控制外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希腊等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后,政府债务风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依据AK模型的推演得知,外债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应满足:ρ/σμ>as,通过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外债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检验结果表明:外债对我国经济增长仍然存在正向作用,但是作用很小.政府未来的政策应该要更倾向于引导外债转向投资领域,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外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最近迪拜发生的债务危机,应该引起我国对外债问题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借用外债的规模、结构和风险的分析,说明外债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应该趋利避害,使其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合理利用外债能够有效地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缺口,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但我国在利用外债的过程中,出现了投向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这其中有政府管理上的错位问题,还有对债务人的管理约束不够等问题,为了充分有效利用外债,外债管理应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 80年代以来.我国把举借外债作为筹措资金的一项重要经济方针,十几年的实践结果证明,举借外债对弥补国家财政赤字,加速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部产生了积极意义。相应地在外债借、用、管还各环节已经初步形成了合理的运行机制。但由于我国利用外债的时间短经验少,在债务的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柳琳  钱慧 《经济论坛》2001,(6):24-25
外债作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重要形式,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截止到1999年12月底,我国登记外债余额1518.3亿美元(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对外负债),比上年末增加57.9亿美元,增长4%。在这些外债中,中长期外债余为1366.5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151.8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正> 外债偿还高峰即将到来是90年代我国面临着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能否顺利渡过这次偿债高峰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及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重大。对此有“乐观论”和“悲观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两种观点争论的实质在于如何科学地确定我国外债的适度规模。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践也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回答适度外债规模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的短期外债和长期外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外债变化是长期外债变化的Granger原因,短期外债变化对长期外债变化具有负效应.短期外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外债的主要来源,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比例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并且这一比例逐年递增.我国需要合理安排短期外债和长期外债的比例,优化外债结构,在外债管理模式、管理形式、管理重点和借款种类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9.
利用外债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发展战略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这种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借助国际资本获取了先进技术装备和资源,从而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也有些国家在举借外债之后陷入了国际债务危机的泥坑。我国从1979年后开始举借外债已达一定规模。如何借鉴国际上已有教训,正确地选择和有效地控制外债规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俊松 《时代经贸》2013,(24):88-88
一、当前我国外债资金基本情况 外债作为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政府和货币管理当局关注的重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均衡压力较大,2012年欧债危机的持续存在导致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严重,资本加速回流。这些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致使我国利用外债资金也出现变化。我国外债资金从借贷途径来分,主要有直接外债和外债转贷款。直接外债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向境外机构借用的商业贷款和一些企业之间的融资;外债转贷款主要是中国政府借用外国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外债转贷款具有贷款条件优惠,贷款期限长等特点,主要投向能源、环保、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外债转贷款已成为我国经济落后省份主要外债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1.
合理利用外债能够有效地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缺口,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但我国在利用外债的过程中,出现了投向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这其中有政府管理上的错位问题,还有对债务人的管理约束不够等问题,为了充分有效利用外债,外债管理应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外债管理体制分散,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外债管理机构,是导致外债规模过大,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益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八五”时期,我国将继续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利用外资的工作将逐步引向深入,因此,改革我国现行的分散的外债管理体制,建立集中统一的国家外债管理机构,乃是我国外债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对我国现行外债管理体制的评价我国现行的外债管理体制是属于分散型的.从已经开放的对外借债窗口上看,可以  相似文献   

13.
郭慧明 《经济纵横》1997,(12):27-29,35
我国外债问题初探□郭慧明一、我国外债的现状70年代末,我国纠正“左”的思想,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展开大规模的以“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经济建设。为了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我国开始重新举借外债。由此我国外债迅猛扩展。首先,外债规模急剧扩大。1978年我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不断创造历史新高。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是利还是弊,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文章主要从汇率、短期外债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建立关于外汇储备与汇率、短期外债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允柱  张国强 《经济师》2006,(8):15-15,147
文章利用1985-2003年的数据对我国外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变量间的短期波动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外债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利用外国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外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在增加,加强和完善外债的宏观管理,日益提到议事日程。本文拟就我国的宏观债务管理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我国目前债务管理现状及其缺陷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利用国外资金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其中有些国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实绩,亚洲“四小”的兴起,巴西奇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公私外债的影响会对经济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的主导作用,本文首次探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外债影响的结构性差异.并基于"一带一路"项目投资模式的特征,本文首次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PSM-DID模型),分别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总外债、公共部门外债和私人部门外债的影响,揭示了该倡议对沿线国家外债影响的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公私外债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其中,总外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私人部门外债的增加,而公共部门外债反应并不显著.基于此,中国可以出台多种"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融资模式和对外投资组合政策,促使沿线国家将外债更多地配置给私人部门,让私人部门的项目监管机制和对经济全方位的推进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沿着症状检测的思路,构建了外债安全状态指数并对中国外债安全状态的变化进行了机制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到:(1)近年来我国的外债安全状态并不稳定,外债不安全的概率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和升高;(2)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应该从更全面的角度对国家外债安全情况进行判断,以避免外债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而政府债务负担不断攀升的局面,那么政府部门能否进一步加杠杆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我国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的典型特征,收集了全球35个主要经济体2001-2018年的季度数据,从外债占比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因此可以视为政府债务问题的“安全垫”,这有助于拓宽政府部门的加杠杆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会通过“外债占比偏低-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和“外债占比偏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这两条机制,弱化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此,外债占比偏低是我国在“防风险”方面的一大优势,使得中央政府具有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但是,政府债务过于依赖内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稳增长”方面的作用。未来我国可以适度优化外债规模,更好地在“防风险”与“稳增长”中寻求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相对显性外债而言,隐性外债常被人们忽视,而抛开客观存在的隐性外债,就难以对我国外债状况进行客观而准确的判断.错误的信息极可能导致正确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效果,对隐性外债的研究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