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该文主要以农三师少数民族团场经济发展情况为例,分析了目前少数民族团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面临的难点和问题以及51团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发展民族经济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
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是我国失地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失地农民中一个重大而特殊的问题。通过对这部分群体经济结构特殊性的分析,提出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特殊的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对策,有利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甘肃省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以2009年数据为准,构建了甘肃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省21个民族县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与比较。结果表明,地处甘肃 河西的民族县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而地处甘肃中南部的民族县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据此,提出促 进不同类别民族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如何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和旅游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逐步缩小同内地的差距,实现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繁荣,生活上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本保证.当前,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进行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最为有利的时期,最近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本文结合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支柱,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然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加快经济提升的同时,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增加了碳的排放.因此,发展“低碳乡村旅游”将成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政府、乡村旅游开发者和乡村旅游主体的角度就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发展“低碳乡村旅游”进而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亦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保障,但其单一粗放的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日渐相悖,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四川民族地区的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讨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实证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日益成为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同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相比还十分落后,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还存在若干问题。本文针对四川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四川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现状及其特征  四川民族地区乡镇企业是在我国商品经济逐步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历史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近20年的发展,乡镇企业已成为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  相似文献   

9.
贵州作为多民族省份,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贵州省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的研究,提出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兵团在推进新型屯垦戍边团场进程中,对民族聚居团场必须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发展思路和措施,促使民族聚居团场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实现兵团团场协调发展,对建设和谐兵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兵团民族聚居团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兵团民族聚居团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兵团民族聚居团场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区域发展协调性差。转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以新疆为例,首先分析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需求,然后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分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综合评价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新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如何构建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有利于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新疆经济政策的历史回顾,对其实施绩效进行评述,并提出促进民族和谐发展的政策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增加当地的旅游人文资源,形成西藏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实现对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扬,还能推动西藏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但目前主要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资源比较分散、缺乏高素质服务人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藏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本文结合传统体育文化和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提出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民族传统旅游品牌、培养旅游人才和优化服务质量等建议,从而促进西藏旅游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民族和谐的基础是民生建设,民生建设的基础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有效消除贫困,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建立系统的农村金融反贫困政策框架,并用制度化的手段保障金融反贫困的推进.本文基于对新疆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和五家渠市经济发展的实地调研,运用大量第一手数据分析了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带来的东西部资本整、文化融合和体制磨合,探讨了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并针对民旋地区金融反贫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兴产业,其自身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提升。为借助“数据驱动”方式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提出大数据产业发展路径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促进四川省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探索其贫困落后的原因及发展经济途径,由省民族经济研究会、省农经学会、省农调队于1990年5月在泸定县联合召开了“四川省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讨会”。参加会议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就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地位、作用,制约因素、发展措施和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根据民族地区在全省、全国社会,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会同志认为,要从稳定社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月,程长祝被任命为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他深知作为民族自治县第一把手的责任:党和人民把这个担子交给了我,我要竭尽全力做好民族自治县的工作,使民族自治县逐步形成民族经济优势和区域发展优势,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的西南民族地区,拥有相似的地理资源条件,又承担着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的重要使命。但由于经济落后,农业发展止步不前,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发农业资源是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介绍了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与农业政策等优势,阐述了适合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如:自然资源型开发模式、龙头企业加工型开发模式、产业文化型开发模式、垂直立体农业模式、水平而立体农业模式等5种模式。最后从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加强农业资源综合管理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西南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力度;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虽然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在部分民族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要落后很多,面对公共财政问题,作为民族地方政府只能够充分发挥有限的财力的作用,来促使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公共产品的政策选择问题。本文以云南地区为例,通过对公共产品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进而分析该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该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状况更好地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该地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为此国家实施了“雨露“行动计划。云南省A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其主体民族是民政部划定的少小民族之一。早在1998年本县就提出发展劳务经济,但近10年来本县劳务经济发展依然缓慢。作者通过调研认为,本县劳务经济发展缓慢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文化和劳务人员素质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