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机,"三鹿毒奶粉"、"丰田车召回"等事件的发生,已引起国内外众多企业的高度重视,一个企业危机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甚至与企业未来数年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笔者从"企业危机管理理论概述"、"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的对策措施"这三方面来展开全文。  相似文献   

2.
<正>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商业社会中,危机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各种突如其来、防不胜防的危机严重威胁着企业利益和声誉,正如刚平息不久的 SARS风波就再一次向企业敲响了加强危机管理的警钟。如何妥善处理危机,考验着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要实现成功的危机管理需历经从预防、处理到善后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各种危机类型都广泛适用,具体又可总结为七项步骤。危机预防——最不起眼的往往是最有效的危机管理首先应从危机预防开始。由于危机的发生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这一步骤经常被忽视。但正所谓预防胜于治疗,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危机发生的几率。危机预防的常用方法是建立危机评估表,将商业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  相似文献   

3.
企业危机就像计算机的病毒一样无时无刻不在.企业危机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企业要重视危机事件.分析危机事件的成因并采取措施预防危机事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出现的危机事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变得越来越多,这些危机事件已经逐渐成为舆论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而这些日益增多的危机事件正在威胁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预防危机以及积极应对已经爆发的各种危机,把公共关系管理的方法融入到企业的危机管理之中和如何正确面对舆论和公众,积极展开企业危机公关,扭转不利局面,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已成为当代我国企业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充分认识危机预警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顾名思义,危机预警管理就是预防警惕危机的发生和减少危机发生的损失。对于企业来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将要发生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机遇欲来对策先行,危机欲来防范在前。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出现的危机事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变得越来越多,这些危机事件已经逐渐成为舆论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而这些日益增多的危机事件正在威胁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预防危机以及积极应对已经爆发的各种危机,把公共关系管理的方法融入到企业的危机管理之中和如何正确面对舆论和公众,积极展开企业危机公关,扭转不利局面,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已成为当代我国企业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营销“危机”——企业营销新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银凤 《企业经济》2002,(4):107-108
常言说得好,"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的市场潜藏着各种影响企业经营的危机事件.这些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可能给企业造成很大危害甚至导致企业彻底失败.如前几年在中国盛销一时的"三株"就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在市场上一蹶不振.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使竞争对手活动和消费者需求更加变幻莫测,危机发生的机率也就更高.如何认识与处理各种危机事件,往往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因素.处理得当,危机可能会促进企业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处理不当则可能带给企业和"三株"一样的失败命运.所以,笔者在这里郑重提出营销危机(marketing crisis)一词,希望企业用营销的观念与手段来应对危机.亦即,企业应该把整次危机事故当作一个营销项目,将危机视为营销对象,用营销的思想、观念、方法与手段来进行危机营销,力争将"危险"转化为"机会",借危机营销达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这应成为当前企业经营中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企业危机预防的必要性和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信息传播极度畅通的市场环境中.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遭遇着一场空前的品牌信誉的挑战与砥砺。面对危机的突袭。必须导人企业危机管理。而“预防危机最为重要。采取正确的危机预防措施可以防范危机的发生或降低危机发生的机率。如果能在危机发生之前或发生的早期.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就可以避免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有速度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模式开放、沟通互动、覆盖面广等特点,从而可能加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使其规模扩大,速度加快,破坏力增强,给现代企业危机管理带来压力.另一方面,新媒体能提高企业危机处治的效率,为有效应对危机提供多元平台,便于引导公众舆论.因此,企业在危机预防、处理、恢复各阶段要充分考虑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危机管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合理调整危机应对策略,以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饲料企业的主要危机表现形式及特征,并对饲料企业如何构建一个融危机预防、危机识别、危机处理与危机总结于一体的"三全"危机管理体系进行深入探讨,从而科学有效地预防和管理危机,达到化不利为有利,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论企业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非典虽然只是一种突发性危机事件,但它反映出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即企业的危机管理。从发生的企业危机案例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在危机管理方面亟待提高。文章分析了企业进行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并对企业建立科学的危机管理体系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内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其中人才流失问题尤为值得关注。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凝聚力,拥有和保留人才是关键性的一步。本文针对可能发生的人才流失危机情境,阐述了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危机管理的过程。人才流失危机管理围绕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管理三部分展开,力图构建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能切实起到预防并减少因人才流失而引起损失的危机处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句古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突如其来的危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像流感一样防不胜防。突发性危机管理,已成为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菲特普科·特勒曾对财富500强的高层人士进行了一次调查,高达80%的被访者认为,现代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危机,就如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死亡。14%的人则承认自己曾面临严重危机的考验。危机就像死亡和纳税一样是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随时为危机做好准备。一般说来,企业的突发性危机有四种常见类型:一是形象类危机。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分析了企业管理的误区,并提出危机爆发前的预防管理措施.然后,文章着重对处理企业危机管理的原则、措施、对策进行了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15.
金融风暴下,面对融资困难、市场混乱等冲击,房地产企业加强财务信息与管理研究是企业缓解压力、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研究了房地产企业面对金融风暴时财务信息管理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在企业处于危机时,企业财务信息的常见问题和在危机不同时期的活动特征,提出了应对企业危机时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内容和环节,丰富了企业应对危机管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误区,提出危机爆发前的预防管理措施,并着重对处理企业危机管理的原则、措施、对策进行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其主体的企业却反而变得更加脆弱,各种各样的企业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并且都对当事企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不论是“陈馅事件”还是“砸奔事件”,都反映了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危机预防作为企业危机管理的第一环节,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主要探讨了危机预防中建立危机模拟训练制度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认为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危机模拟训练是社会和企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正> 在2003年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经历着诸多考验和危机,比如SARS、洪水。而作为社会的经济体——企业也不能例外,从年头至岁尾,公关危机持续不断。面对公关危机,有的企业积极应对体现出大家风范,有的则遮遮掩掩欲盖弥彰。其实,危机既包含"危险"也蕴涵着"机遇"。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关专家奥古斯丁更指出:"每一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公关的精髓。"鉴于长期致力于"危机公关"课题的跟踪研究,笔者以为有必要对2003年发生在企业界具有代表意义的危机公关案例加以汇集和总结。我们试图通过企业与媒体、政府、社区、供应商、经销商、投资者、消费者等因素提炼和分析,并给予  相似文献   

19.
危机管理     
《中国总会计师》2005,(6):32-33
市场环境危机四伏,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首先是让自己还活着。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菲特普曾对《财富》500强的高层人士进行了一次调查,高达80%的被访者认为,现代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危机,就如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死亡。学会预防和处理危机对企业来说也是一堂“必修课”。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有速度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模式开放、沟通互动、覆盖面广等特点,从而可能加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使其规模扩大,速度加快,破坏力增强,给现代企业危机管理带来压力。另一方面,新媒体能提高企业危机处治的效率,可以有效应对危机提供多元平台,便于引导公众舆论。因此,企业在危机预防、处理、恢复各阶段要充分考虑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危机管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合理调整危机应对策略,以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