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本市场》2014,(8):116-118
<正>浪潮,一股新的浪潮,正在A股市场上兴起。A股的股东积极主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论是公募、私募还是保险,不再满足于被动地进行价值投资,等待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上升,而是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实现自己的股东利益。他们纷纷举牌,买入相当份额的股票,试图进入董事会,影响企业决策,改变企业运营从而提升其公司价值,这就是欧美资本市场已经经历数十年丰富实践的股东积极主义。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分析了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考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并运用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中国"扭曲"的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作用不显著,但具有较强的行业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性质特点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证了股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373家上市公司9年数据的收集,应用混合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参数,我们发现股权属性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当把股权属性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时,国有股、法人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②即使在控制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和行业效益时,国有股对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③法人股比例的提高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李希  李捷 《生产力研究》2011,(10):85-87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的迅速发展,机构股东积极主义已然成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重要方向。笔者用实证方法研究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是否会有更高的绩效。文章首先从博弈角度讨论了机构股东参与治理的正面作用,并提出机构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的假设。接着采用截面数据(cross section data)计量方法,以2009—2010年1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引入公司三个维度的控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支持原假设,该结论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控股股东作用与公司治理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彤 《当代财经》2004,(2):78-80
本文在界定控股股东概念及概括其地位作用的基础上,对控股股东存在的意义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正负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增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在于改善股权结构,塑造相对控股股东,营造其适度表现作用的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国有股"一股独大"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重要特征,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是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中小股东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及表现形式进行剖析,指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对上市公司权力的不对等导致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从而产生二者的利益之争。文章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深沪两市57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2006年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内外两种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对公司绩效影响较显著的因素分别是: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反映控制权市场的系数Masc以及高管人员的报酬等四大因素。而对于其他反映治理结构的变量,尤其是反映董事会特征的变量,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有股权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U型曲线和政府股东两手论   总被引:79,自引:5,他引:79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本文发现国家持股规模和公司绩效之间呈现左高右低的非对称U型关系。总体而言,国家持股企业的表现不及非国家持股企业。同时,随着国家持股比例的上升,企业绩效起初随之下降;但是,当国家持股比例足够大时,随着国家持股比例的上升,企业绩效上升。这就是说,国家持股对企业的绩效具有两面性的影响。作为事实上的国有股东,政府存在着政治和经济双重利益,从而既通过政治干预攫取企业财富,又借助公司治理和优惠待遇来提升关联企业的价值。国有股减持应该避免U型曲线的底部价值陷阱。  相似文献   

9.
齐芳 《时代经贸》2009,(2):69-71
本文回顾公司治理发展历史,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基本情况,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国有股东合格主体如何由“一股独大”到多个大股东制衡.发展机构投资者和有效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来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股权竞争度与监事会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权竞争度与监事会治理水平和监事会的独立性成正比,与监事会行为有效性成反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可以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构建前几位大股东相互制衡的垄断竞争型股权结构,更有利于监事会治理绩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乡镇企业改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结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截面数据,对乡镇企业改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结构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乡镇企业改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状态以及股权集中程度两个变量对公司融资结构具有重要影响,而公司高层人员持股比例和公司董事会规模两个变量与公司融资结构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近年的大量恶性案例表明关联交易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在全面分析1998—2 0 0 2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总体状况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关联交易与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关联交易的发生规模与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持股比例超过10 %的控股股东数目的增加会降低关联交易的发生金额和概率。此外,控股股东间的制衡能力越强,发生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越低、金额越小。这些发现为通过增加控股股东数目,改“一股独大”为“多股同大”来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改革思路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3.
企业融资结构变动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动决定着融资企业的控制权在股东和债权人间的分配,决定着股东和债权人对融资企业的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的强度,这必然会影响到公司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激励效应、信息传递效应、控制效应;这种影响是通过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外部接管市场以及代理权竞争实现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02,自引:9,他引:302  
我国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治理结构有无联系?投资者愿为治理良好的公司付出多大的溢价?本文旨在对上述两大问题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实证研究,揭示当前上市公司存在的治理弊病,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体系提供依据。为此,我们充分考虑了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机制,并结合中国的市场环境,归纳出一系列变量来描述公司治理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基于这个变量体系,我们运用主元因素分析法编制了一个可反映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指标——G指标。我们的实证研究发现:( 1 )治理水平高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也高;( 2 )投资者愿为治理良好的公司付出相当可观的溢价。  相似文献   

15.
实证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和管理层薪酬水平均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虽然与债务期限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实证结果说明,公司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的选择,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使公司获得更多的长期债务,进而优化现行的公司资本结构。因此,公司决策者应尽可能地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更好地发挥公司治理对债务期限结构乃至资本结构的优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论公司治理文化与治理制度不同偏好的互补与替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鹰 《现代财经》2006,26(5):37-40
从经济学视角看,公司治理文化具有节约交易费用、节约监督成本和加强对企业各相关方激励的作用。公司治理文化偏好不完备契约,而公司治理制度则偏好完备契约,这决定了两者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互补与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市场机制与公司治理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等发挥作用并贯穿于市场体系的所有环节.在公司组织与外部各种市场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市场力量透过这些联系作用于公司组织,对公司活动产生引导、约束和治理的功效.包括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经理市场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各种市场都具有某种性质的公司治理功能,都能对公司行为产生影响,并规范其运作.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的主要出发点在于弥补公司组织机构的治理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   总被引:188,自引:4,他引:188  
本文就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与公司治理、公司市场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占总资产的比重不大 ;总体上债务融资具有加强公司治理、增加公司市场价值的作用 ,但是对于少数资产负债率非常高的公司 ,这种作用并不显著 ;市场对公司发行债券有积极的反应 ;同时债务融资起到了传递公司业绩的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选取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项目标的内部控制指数,研究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通过实证数据检验发现,第一大股东有动机和能力去监督管理层,薪酬机制能够对管理层起到激励作用,声誉惩罚机制有利于对经理层产生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