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经济经历美国股市泡沫破灭、伊拉克战争等冲击后,开始缓步进入复苏期。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形势趋好,主要表现在:2005年经济增长好于上年,2004年将好于2003年;美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日本经济形势转好,欧元区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总体向好,亚洲有望再次成为“增长极”。此外,世界贸易与投资恢复增长,活力渐显;股市与汇市调整加速,波动加剧;国际能源竞争激烈,油价稳中趋降。俄罗斯和中东能源市场加速开放,“能源商机”会使其引资能力增强。影响未来国际油价走势的因素主要是:俄罗斯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战略卖家;伊拉克石油生产正在恢复:西非、中亚等新产油地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国际链接     
加美墨三国签能源合作协议;IMF:世界经济增长一半靠中印俄;美联储:美经济保持适中增长;OPEC:合理的原油价格在60—65美元/桶;俄罗斯上半年天然气开采量逾330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是我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1978年~2007年能源统计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进行了因果关系和协整性的研究。发现中国存在单向的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的因果关系,以及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的双向因果关系。短期与长期中能源结构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都要大于经济增长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经济结构、增长速度与能源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变动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2000-2005年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呈上升趋势.能耗上升的主要原因: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高耗能产业发展加速,能源消费向高耗能行业集中;国际产业分工低端化,工业增加值率下降;在能源进口不断增长的同时,高载能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速度过快,超过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导致能源过度投入.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应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措施:把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标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完善能源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税收的调节作用;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目标;运用法律与行政手段,加强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监管.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发展如果不能与经济发展保持相应的数量关系,那么经济发展就会受阻。这种数量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源消费数量和经济发展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源强度);二是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三是能源建设时间与经济发展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国际链接     
权威机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有所放慢;2005年世界经济存在5个未知数;海啸难挡亚洲经济增长对总体经济影响不大;国际权威机构:2005年原油市场供应紧张将缓解;“国际油价飙升”居2004年度十大经济新闻之首;全球进入利率上升周期。  相似文献   

7.
宏观看板     
1~10月份全国工业实现利润14697亿增长30.1%;1~10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刘明康表示: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已经放缓;10月工业生产完成增加值7601亿元同比增长14.7%;萧灼基:今后4年中国经济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上海冲刺国际金融中心 瞄准80万亿市场交易额;我国首台百万千瓦国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投产;我国将以西部地区为重点开发水电资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1985~2009年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为保持江苏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运用各种措施,通过政策的有机组合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际链接     
欧洲能源市场掀起并购风潮,美国1月份消费价格上升较快主要由于能源价格上涨,欧盟委员会预测2006年欧元区经济增长1.9%,日本拟“国家能源新战略” 海外采油比例涨3倍,印度确定新财年经济增长目标为10%,韩国2006年能源总需求预计增长3.2%,布什:使用替代能源彻底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法国“绿色化工”势头强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一般认为,能源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一。但是,经济增长对能源发展的拉动作用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本文从定量方面分析了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论证了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并提出了使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保持良性循环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辽宁省1978~2008年的GDP和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应用协整技术对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并得到两者长期的协整方程。通过Granger检验,发现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说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最后通过分析比较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链接     
八国财长会议:能源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布什提交年度经济报告:美国经济今年稳步增长;美国工业生产1月份下降0.2%;日本外汇储备又创历史新高;2005年全球油气并购总额达创纪录的140亿美元;俄罗斯今年将拍卖200份油气许可证;英研究机构预计世界炼油能力增长步伐跟不上需求;瑞典煮布15年内弃用石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生产函数的多变量分析为基础, 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研究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 2009~ 2015 年的经济增长、 信贷投放对能源消费的长短期均衡关系。 实证表明: 经济增长、 信贷投放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短期正相关关系; 同时, 经济增长与信贷投放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 积极调整信贷政策,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4.
数字     
中国经济预计2007年增速达11.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0日表示。2007年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经济全年增速达11.5%。同时,必须注意两个防止:一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二是防止物价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5.
国际链接     
一季度美国经济猛增5.3% 为两年半来最快;欧元区一季度经济增长0.6% 经济复苏走上正轨;法国积极应对“后石油时代”加快开发清洁能源;欧佩克6月1日会议将维持目前石油产量;2020年俄天然气公司石油产量将达160万桶/日。  相似文献   

16.
国际链接     
2005年全球FDI猛增29% 英国吸引投资居首;雷曼兄弟公司警告亚洲经济面临进一步下跌风险;美国经济有望软着陆 明年降息预期减弱;欧佩克犹豫不决 油市再探低位;欧委会调低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马来西亚8月份天然橡胶生产较上月增长5.8%;俄罗斯最大天然气项目外资被踢出局;德国计划到2020年把初级能源需求量减少20%;到2010年越南将全面禁止进口氟氯化碳等商品;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的原油产量将出现下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环球资讯     
《中国机电工业》2008,(6):15-16
联合国下调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中国百强上市公司两极分化趋势明显;日本首次叫停外资增持能源企业;瑞士IMD国际竞争力排名:美国居首 中国位列17;阿尔斯通遭遇行贿调查。  相似文献   

18.
宏观看板     
1—2月全国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1.8%;1—2月轿车生产60.47万辆 同比增长83.1%;“十五”时期我国就业保持持续稳步增长;中国将从六方面付诸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面临三大挑战;邱晓华:2006年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1993~2012年29省市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数据,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为依据,将我国的能源———经济区划分为:经济发达区、平稳发展H区、平稳发展L区和飞速发展区四大发展区域。针对四大区域,利用Granger检验法对各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区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不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平稳发展H区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平稳发展L区和飞速发展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单向因果关系。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2010年投入产出表延长表为基准数据,对“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相关变量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将实现新常态下的稳定适宜增长,GDP增速保持在65%左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明显下降。由于经济增长的原因,能源消费总量与碳排放总量依然较高,但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