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高赛 《商》2012,(24):65+49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给危机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学界对货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货币危机的传统理论及其最新进展做一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2.
高赛 《商》2013,(3):58-58,5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给危机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学界对货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货币危机的传统理论及其最新进展做一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3.
黄贵荣 《国际贸易》1998,(10):36-39
在当前围绕亚洲金融危机原因的讨论中,美国经济学家包罗·克鲁格曼提出的“道德危害”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本质,对亚洲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更新了以往的货币危机模型,对研究现代金融危机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货币危机全面爆发,从而引发了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可以说这次危机的蔓延广度和深度已超越了战后任何一次经济金融危机。泰国、印尼等国家资产价值下跌了30%—60%;台湾货币当局主动贬值;香港股市暴跌,恒生指数从12000点下跌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急风骤雨般的美国金融危机从2007年1-2月间开始,至今已经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次贷危机形成金融危机并蔓延到美国实体经济,进一步祸害到全球经济,这是过去20年美国经济泡沫的总破灭,是一百年来最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本文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及应对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6.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有关国家的巨额外债、金融资产泡沫、经常项目逆差、汇率高估等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巨额的外债、经常项目赤字、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不是一天两天就产生的,亚洲有关国家不合理的经济和金融结构是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内在的深层的原因。在人们的伤痛逐渐平复,对这场金融危机的记忆慢慢变淡时,对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无疑仍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雄 《商业研究》2007,(5):205-208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提高,旧有风险进一步暴露,新的风险进一步产生。我国经济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在增大。由于金融危机的最大特征就是货币的急剧贬值,关于货币危机的研究也最为成熟,目前已形成四代理论模型。而银行业危机理论和外债危机理论的研究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像货币危机理论那样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经济不断地出现危机,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的产生,都会对全球的经济造成恶劣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三种类型:货币、债务、银行危机。接着从三个方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生成的机理作了简要的分析,接着用兄弟种粮的故事来详细阐述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理。最后,针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领域暴露出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当今的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金融道德危机。金融道德风险已经成为制约金融业长远发展的瓶颈。如何控制和防范金融道德风险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学者们关心的重要课题。结合金融道德风险的特征,探讨其产生的理论原因和现实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面对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亚洲各国迫切需要加强金融合作以增强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因此实现亚洲货币一体化再次成为热点问题.最优货币区理论探讨了货币一体化的优点,对欧元的形成作了理论上的铺垫.基于此,本文认为,该理论可以指导目前仍处于未知的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方芳  梁伟超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0):149-150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领域暴露出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当今的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金融道德危机。金融道德风险已经成为制约金融业长远发展的瓶颈。如何控制和防范金融道德风险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学者们关心的重要课题。结合金融道德风险的特征,探讨其产生的理论原因和现实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向敏 《商业时代》2012,(16):55-56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加复杂、多变。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金融危机传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国内的传导过程,以及从美国传导至全世界的机制过程,以期为各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发生时减轻经济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许建平 《财贸研究》1998,9(6):24-26
<正> 亚洲金融危机对于亚洲乃至全球经济都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发生危机国家金融决策方面的一些失误,如金融开放政策失当,金融监管不力,利用外资政策不当等等,但根源在于其经济结构的失衡。本文试图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在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分析,为我国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应如何规避金融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墨西哥、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相继爆发了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金融货币危机引起了各国经济学界的广泛重视,许多学者对金融危机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一个开放经济下的金融危机理论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当下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更是席卷全球。在这个背景下,我国金融业该如何发展,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泡沫成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金融危机以及近期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房地产泡沫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房地产泡沫的定义、评价、成因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深层次分析房地产泡沫生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泡沫过度膨胀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应当从金融监管、税收体制、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出发进行调控,预防房地产泡沫危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各国经济发展都充满了密切的关联,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必然会牵连各方的利益。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传染的论述,选取了亚洲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这两个典型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分析两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传染,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广智  王波 《北方经贸》2003,(11):60-62
回顾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发生的主要金融危机 ,作者认为委托—代理投资及其引发的道德风险是导致资产泡沫形成、膨胀和破灭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最后给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与货币危机传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是金融风险日趋增强的深层原因。适用博弈论中信息不对称理论来分析 ,讨论货币危机的传染模型 ,当一国发生货币危机时 ,有可能引发多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因此 ,各国应通过宏观政策限制国际资本流动 ,严格资本管制 ,进行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19.
于若阳 《中国市场》2009,(48):28-29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安全始终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五年入世保护期结束,我国金融业融入金融全球化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无疑也是巨大的。文章首先阐述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安全理论,分析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安全的关系,探讨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描述积极作用的同时强调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实例,提出我国金融业融入金融全球化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化,在给金融业带来不断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金融危机时有爆发,从2006年萌芽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更值得我们警惕。金融危机的之迅速渗透和破坏能力,使各国认识到应严谨对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银行资产占绝对比例的我国来说,更应把金融监管摆在重要位置。本文将基于银行监管理论,分析我国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国际银行监管经验,提出相应我国银行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