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一步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纽带,支持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其责无旁贷的任务,本文拟就如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贵州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谈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登四 《浙江金融》2005,(12):53-53,4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产业化程度将越来越高,现有的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服务功能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要求,致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本文从当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出发,并以江山市(县级)为例,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流转 金融何以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抓住作为全国粮食放开试点省的有利契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农村土地流转得以有序推开,成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联系农民纽带的农村信用社何以应对这场变革,实现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双赢,将是当前农村经济、金融人士共同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后.要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就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在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信贷资金投入不足是其重要原因,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农发行应该在这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现结合对南京溧水县情况的调查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是直接为“三农”服务的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本文着力讨论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意义,并研究了在支持和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农村信用社应发挥的作用和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兰 《青海金融》2005,(2):55-56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农村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当然,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体,是农村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造成农村金融制度设计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作用严重弱化,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瓶颈长期存在.必须从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功能进行定位和战略性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提出了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只有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提升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才能提高县域整体经济水平。近几年来,金融对县域经济信贷资金投入普遍不足,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而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行改革创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钟洪云 《云南金融》2011,(6Z):79-80
<正>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属于农业县,农业经济占全县经济的主导,近年来县域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步伐在不断加快,在促进县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农村金融需求变化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影响越来越大。一、宜良县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现状随着现代新昆明建设步伐的加快,作为农业大县的宜良县,全县经济发展也取得较快发展,县域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增长较快,如:  相似文献   

11.
建立发展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昌 《中国金融》2006,(12):28-29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工业反哺农业、国家从总体上对农业和农村给予支持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市场机制向农村扩展和深化的过程,它将有力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完善农村金融结构以及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而金融结构的完善和金融体系的深化反过来必将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2.
“三农“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非常重视,坚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实现了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民增收困难.在当前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具体到金融支农角度,就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拓宽支农资金来源渠道,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起步之年。如何从实际出发,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围绕这一中心,今年来,我市掀起了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热潮,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据调查,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土地、资金、信息、加工、品种等五大难点。研究和解决在战略性调整初期的一些问题,是我们广大农村工作者面临的重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现代化的实现,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密切相关.针对县域农村金融体系现存的问题.笔者认为,县域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不仅要突出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主体功能.而且要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保险和民间融资的辅助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支农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了,但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村资金外流。金融组织结构及其产品单一,成为新一轮农业经济发展的障碍。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农村金融市场没有充分发育。在考虑农村金融发展时。要立足于农业经济发展多元化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使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县域金融体系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分工协作的格局。在支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县域金融机构根据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特点,积极推行内部机制改革,完善金融服务措施。因地制宜调整信贷结构.对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县域金融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必须综合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整现行的信贷政策和管理方式,以更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村金融稳定直接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国家“三农”政策的落实。当前,随着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影响县域农村金融稳定的不利因素逐渐增加,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实现农村金融持续稳定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就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根本在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不仅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同时也是农村金融机构优化生存环境,增加自身实力的重要条件.面对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冲击与挑战,农村金融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正确引导农民积极转变观念,自觉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等转型农业,充分发挥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出现买方市场之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的问题特别突出。解决这个问题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只有通过对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才能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最近,我们对我市农业经济结构现状及我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属于农业县,农业经济占全县经济的主导,近年来县域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步伐在不断加快,在促进县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农村金融需求变化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影响越来越大。一、宜良县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现状随着现代新昆明建设步伐的加快,作为农业大县的宜良县,全县经济发展也取得较快发展,县域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增长较快,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