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事件     
《山东企业管理》2010,(1):10-10,12
皖江城市带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近日获国务院批复。有关专家认为,作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先试区”,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必将依托自身优势和政策扶持,成为承接我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而专门制订的战略规划。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6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区域。  相似文献   

3.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既是安徽的东大门、八百里皖江的第一站,又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箭头”,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产业转移对物流业的影响以及安徽省产业转移与物流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安徽省产业转移与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认为皖江城市带的物流业应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历史机遇,走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为此,文中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促进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是三大生产要素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决定因素。皖江城市带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安徽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000余万人,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可以有效吸引并承接未来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在“皖江城市带”九市两县中,安庆人口最多、人力资源最为丰富,如何把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皖江城市带过程中需要急切破题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皖江城市带中小城市发展要避免我国30年来城市化发展失衡和发展速度趋缓的弊端,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带动产业承接和产业转移.中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后的经济发展为消除"二元经济"格局,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和促进安徽省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由中小城市率先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对我...  相似文献   

7.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铜陵市抢抓机遇,正在积极承接铜产业转移工作。本文依据产业经济有关理论,基于铜产业生产要素视角剖析了铜陵承接铜产业转移障碍因素,并就土地、资本等要素资源的培育和集约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来皖江城市带应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推动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永龙 《经济界》2013,(1):61-66
地级巢湖市被拆分后,县级巢湖市不得不独自当家立业。鉴于此,要突破传统思维,创新产业承接观念;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产业转移瓶颈;围绕产业招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给力产业转移,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尽快将巢湖市真正打造成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一块高地。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皖江城市带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创新产业承接模式,在产业承接中推进自主创新,使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持续动力;否则,仍将难以摆脱单纯地依赖资源及低廉劳动力成本拉动经济不可持续增长的路径依赖,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会持续扩大并固化。一、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1.
何育静  杨晨萍 《价值工程》2010,29(10):58-59
本文在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深入地调查和研究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通过波特的钻石理论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的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并提出提升长三角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路欢欢  晏绍庆 《物流科技》2010,33(12):43-47
在对长三角地区快递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及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快递网络的基本理论,以区域内的集散中心数量最少为目标,以保证12小时或24小时快递服务为约束条件,以城市之间的网络距离为已知因素,应用集合覆盖模型,确定了长三角地区的快递网络集散中心,提出了长三角地区的快递网络的构建设想,并对网络的运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两套回归模型:无空间相关变量的单向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有空间相关变量的单向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比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内部的确存在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珠三角"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略大于"长三角"区域,但两者在统计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两个地区都存在经济增长的β收敛,但"珠三角"地区呈现出更强的收敛性;对于影响"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些相同和不同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长江内河集装箱物流发展空间的影响因素,以海关数据为基础,采用腹地生成量法,预测出"十二五"末长江内河集装箱物流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为满足长江内河集装箱物流的发展需求,长江内河集装箱物流的基础设施还需要继续完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1990~2006年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效率进行估算并分解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效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城市化率、地区GDP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基础设施水平、人力资源水平和对外经济依存度都会增加生产效率,而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比重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③1992年长三角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1998年之后有显著上升;④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主要是由技术进步率决定的,规模效应的贡献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6.
长江经济带作为一条覆盖11个省市的经济带,采用“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论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行分析以及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概念框架的梳理,提出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3,(15):7-9
继制造业、服务业之后,金融业已成为拉动重庆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重庆致力于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黄奇帆市长对重庆金融中心给出了一个清晰定位:重庆打造的金融中心与北京和上海不同,是银证保之外的另类金融中心。依托于这个另类金融中心,如何打造长江上游地区财富中心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生态学中的生态边缘效应原理,分析了生态边缘效应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生态边缘地带和非生态边缘地带的不同之处,指出处于生态边缘地带的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其各个局部应形成一个最佳组合,发挥整体的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6,(3):19-21
通过对南京三桥在特许经营模式下的建设过程和运营管理模式分析和探讨,通过具体做法和经营数据梳理本次经营模式下管理的成绩,反馈一些经验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王力 《价值工程》2021,40(28):67-70
为了提高长三角地区的生态质量,促进地区高质量可持续地发展,本文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别使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运用2010-2018年长三角地区27个中心区城市的面板数据,全面评估量化了城市层面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①研究发现上海的综合生态效率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②长三角各城市的M指数均大于1,全要素生产率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且处于逐年递增的趋势,技术进步在其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而为地区生态效率评价具有量化支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