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政府对经济适用房生产商或购买者实施补贴对购买者的效用影响、对生产商行为的影响、对政府补贴成本的影响,及至对经济适用房成交量、成交价格和净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经济适用房生产商采用降低土地价格的补贴方式不如对其按单位价格补贴或按成交价的一定比例补贴,这后两种方式都更有效率,能够降低政府补贴成本,减少政府腐败行为,促进房地产商开发适合低收入者所需要的住房并提高销售效率。 相似文献
2.
3.
4.
6.
7.
8.
近日,出台的《余姚市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实施办法》付诸实施,标志着余姚市开始实行购租并举、货币直补的经济适用房政策。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国式城镇保障房体制构建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住房制度改革特别是1998年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全面推开以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趋向的城镇保障房体制构建研究渐次展开。本文系统回顾并展望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期冀为城镇保障房新体制乃至整个住房新体制的构建、完善提供理论启示,从而在实践层面奠定"保商协调"和"住有所居"的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国策之一。为了有效地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在财政补贴率相同的条件下,住房消费补贴与住房供给补贴的成交价格、成交量与社会福利情况,可以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前者的成交价格、成交量和社会福利都高于后者,但前者比后者的财政补贴额更多。如果提高财政补贴率,那么前者成交价格会不断提高,而后者成交价格会不断降低,成交量都会呈现扩大趋势。成交价格、成交量和社会福利不但与财政补贴率及其补贴方式有关,也与住房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有关。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如果在政府财力有限、住房价格上涨压力较大的条件下,应当采用住房供给补贴;如果在政府财力相对宽松、住房价格上涨压力相对较小、依靠住房拉动经济增长的压力较大的条件下,则应当采用住房消费补贴,同时它还能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目的。无论是采用住房消费补贴还是住房供给补贴,都应当增大供给弹性,减小需求弹性。 相似文献
13.
美国以创新性区划促进可支付住宅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美国旨在推动可支付住宅建设的创新性区划得到了快速发展.创新性区划包括弹性区划、奖励性区划和包容性区划等多种形式,创新性区划的实施使美国地方政府在不扩大地方财政支出的前提下,有效增加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可支付住宅的供给,缓解社会中存在的居住隔离状况.本文介绍了创新性区划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情况,并分析了其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广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停建政策的影响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已获得经济适用住房准购证但未购房以及已申请住房保障但未获批两类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并采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了两类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居住现状,经济适用住房停建政策对两类家庭的影响及其未来的住房保障诉求。在此基础上,对经济适用住房停建政策的稳妥实施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做好停建政策后续配套工作,妥善处理已获得准购证家庭的购房需求;优化住房保障申请程序,加强保障性住房分配和后续管理等。最后,针对困难群众对住房保障产品多元化的诉求,对创新产权式住房保障方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保障性住房居住成本低、买卖价差大,在保障性住房分配中容易出现腐败、分配不公等情况,因此保降性住房分配—直是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如何防范在分配中的各种风险将会影响到住房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对现行保障性住房分配机制存在的风险以及产生的原因予以分析,并以江苏省保障住房工作成绩突出的淮安市为例,提出控制保障性住房分配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就当前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背景下,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再次指出目前体制下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弊端,希望通过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概述我国和北京市的公共住房政策之后,主要运用3E理论对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经济(Economics)、效率(Efficiency)和效果(Effectiveness)进行评估。通过量化分析和对比分析,认为北京市经济适用房存在房价收入比过高、供给需求失衡和目标群体不明确三大问题,需要一一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住房向市场化和商品化迅猛推进,部分城市房价也随之一路飙升,中低收入群体无力购房的状况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了当下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热点。通过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住房向市场化和商品化迅猛推进,部分城市房价也随之一路飙升,中低收入群体无力购房的状况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了当下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热点。通过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