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锐 《农业经济》1999,(10):1-3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着新的阶段性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已基本上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农产品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优质化,农业的发展正在由受资源约束向受资源、需求的双重约束转变,农产品“卖难”问题日益突出。不仅粮食供给从总量上和结构上都出现了剩余,并由此导致了粮食库存大幅度增加,其他农产品供求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某些蔬菜和水果也出现了积压或滞销。农村产业结构失衡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严重障…  相似文献   

2.
经过 2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主要农产品的供应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从而使农业的发展面临着由资源约束压力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压力,农产品的卖难、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减缓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当前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显得尤为迫切。  一、我区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业产业中,我区农林牧渔结构不尽合理,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种植业占 55%,林业占 4.34%,牧业占 30.48%,渔业占 10.16%。同时。我区的…  相似文献   

3.
<正>核心提示本文认为,耕地的粮食产能取决于耕地的面积和质量以及农业技术水平。受种植结构、经营投入和气候波动等影响,粮食产量会有所变化。但只要耕地产能保持稳定甚至不断提高,就不惧年度粮食产量的波动变化。“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根本。因此,耕地保护不仅重在数量保护,而且重在质量保护,应扩展耕地后备资源,保证补充耕地的质量;而耕地生态保护的要义,则是绿色农产品的持续性生产。  相似文献   

4.
贫困地区都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因此,其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依托资源优势,顺应市场导向,培植主导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说要抓好“四转”。 (一)抓住耕地,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转”高。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就必须把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导向目标,由追求单一的增加实物总量转向追求农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具体而言,就是在适当调渡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加工转化、提高商品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面积。对品种进行劣调优,低调高,“迟”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生产力的迅速发展,1984年我区涌现出一批商品粮生产大户。经过一年实践,这些“大户”的情况如何?最近,我们深入商品粮生产大户较为集中的忻州市东楼乡进行了认真调查,感到“大户”大有可为。其特点:一是粮食生产超产率高。二是粮食生产商品量大,商品率高。三是土地生产率高。四是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五是粮食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高。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个明显的特点:各户因经营耕地的生产规模不同,其经济效益呈现明显的差别。现重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日前透露,中国农产品的总体市场化程度已接近80%。他说,中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人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结构也从主要是数量需求转向数量、质量双重需求。他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从过去主要受资源约束转向受资源、市场双重约束,以市场约束为主。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达80%@平  相似文献   

7.
一、用市场经济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 ,是发展市场农业的阶段 ,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标志是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 ,农业发展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由总量矛盾转向总量基础上的结构和质量矛盾 ,人民要求优质化、多样化食品 ;农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农业发展由过去受资源约束演变为主要受市场和资源的…  相似文献   

8.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农业强国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当前摆在农业强国建设面前最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饲用粮食供给问题。对全球农业要素禀赋、产出和贸易结构、国家生产能力、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国民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等多维数据的分析表明,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刚性约束和粮食生产、贸易的技术性软约束,我国饲用粮食安全问题既是粮食贸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也是饲用粮食供给与食物需求结构不匹配问题,利用国际市场和外部农业资源来保障国内饲用粮食供给势在必行。未来,我国饲用粮食国际供应链要面对贸易渠道多元化难度大、现有渠道的不确定性难以回避、域内周边国家农业资源利用门槛高、粮食贸易容易沦为他国外交政策工具等四大困境。彻底解决饲用粮食安全问题需要稳固现有贸易渠道、调整农产品进口结构、优化国内膳食营养结构、管控饲用粮食需求、提高饲用粮种植比较优势、开拓域内国家农业资源、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等一揽子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寻土地耕作成本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价格、农业规模经营和土地永久弃耕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经济学模型。研究结果:由土地质量差异形成的土地耕作成本自然递增规律,通过影响农产品市场价格而决定着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并影响政府农业补贴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实际效果。研究结论:未来国内的粮食价格将由必须投入农业生产的质量最差、劳动生产率最低的耕地上的粮食生产成本决定;政府提供的农业补贴,只能保证国内的粮食供给,但不能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大规模的粮食进口会降低国内的粮食价格,使一部分耕作成本较高的耕地出现永久弃耕,从而降低粮食自给率。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加大,粮食生产和供给状况好转,已过去供给不足发展成为供需平衡有余,部分主产区出现过剩。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供求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开始进入基本平衡与年际间波动并存的阶段。农业发展的障碍将开始由资源约束向资源与市场需求双重约束转变。因此,随着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就迫切要求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但由于粮食需求存在较强刚性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在调整农业结构过程中,不应盲目地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而应根据各地区情况制订粮食种植最低警戒线,并以立法形式确定。一方面以免造成粮食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以免引起粮价的较大波动。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首先抓好粮食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搞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继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整的核心内容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而确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农业已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型转变为资源与需求双重约束的发展阶段。新阶段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 :农产品供给的数量问题虽已基本得到解决 ,但结构矛盾比较突出 ,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产品销售困难 ,且价格稳中有降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积压严重 ,价格下降幅度较大 ;二是农民收入特别是从事种植业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明显低…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结构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是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农村改革20多年来,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的指导下,农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粮、棉、油、麻、果、蔬多业兴旺,农、林、牧、渔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齐头并进,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布局。与此同时,农产品总量短缺的状况发生根本改观,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也从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到资源、需求双重约束上来。现有的农业结构,在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影响了农民…  相似文献   

13.
政策要览     
农业部确定“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三大任务农业部近日发布了《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努力完成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三大基本任务。规划提出,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使农业加快向高产、优…  相似文献   

14.
粮食产业化的一个成功范例●古开弼通过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三高”农业基地的发展,广州农业在“八五”期间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主要特征:一是形成了12个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商品率已近90%;二是涌现出一批名优新特农产品,农产品的优质品率大大提高,其...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国情,认真地研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粮食思想体系。一、“它先要增产粮食”的思想。邓小平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对于一个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以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具有特殊重要性。第一、中国农业发展受资源约束的状况难以逆转,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尤其要解决12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意义重大而又深远。第二、粮食有效…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数量制约为主转变成由质量和品种制约为主;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制约为主,转变成主要受市场需求制约为主,农产品生产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适应农业发展新阶  相似文献   

17.
粮食发展新阶段及其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粮食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 )告别短缺 ,出现较大数量剩余 现阶段 ,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达到 50 0 0亿公斤的水平 ,正常年景下 ,生产量大于消费量。农业和粮食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全国粮食已“告别短缺” ,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出现较大数量剩余 ,或者说是出现了粮食阶段性、结构性过剩。从粮食结构上分析 ,粮食供过于求 ,供求结构矛盾严重。按照一般消费规律 ,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日趋优质化、多样化 ;但直到上世纪末 ,我国生产结构转变迟缓 ,越来越趋于老化、趋于同化。消…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提出保障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专家咨询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增大、耕地保护缺乏长效机制、粮食生产致贫影响种粮积极性、提升耕地综合产能的投入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成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结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管控向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的重大转变。具体包括:(1)转变耕地保护思路,丰富粮食安全内涵;(2)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增强耕地保护积极性;(3)全面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产能;(4)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比较效益;(5)探索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打造绿色粮食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六届八次全委会结合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明确提出:调整农牧业经济结构,必须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质量效益型的生态农牧业发展的路子,尽快使我区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调整和优化农牧业经济结构的精神,实现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必须…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尤其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阻碍了“三农”问题地解决。因此,本文从农村老龄人口发展现状、原因以及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负面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造成了农村耕地资源浪费、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安全无保障等。从正面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促使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等。针对问题本文从发展适度规模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保护耕地质量四个方面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