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大豆生产能力与未来供求平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该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大豆的供求特点,即中国大豆总量供给不足,大豆生产与压榨布局存在空间错位;并在此供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大豆的生产能力,同时对未来中国大豆的供求平衡状况进行预测,指出通过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单产,预计中国大豆生产能力能提高到2800~3400万t,而2015年前后中国大豆需求量将达到5400万t左右,国内供给仍然不足;最后提出若超限度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将会给我国玉米生产带来巨大影响,所以未来的大豆缺口仍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政策调整下农作物种植格局变化引起的水土资源消耗变化研究,从资源利用角度为种植格局调整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方法]文章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大豆种植格局驱动机制模型,并模拟三大作物(即大豆、玉米和水稻)补贴政策情景下的作物种植面积转换;其次,核算三大作物生产中的水土资源消耗量,并获取不同政策情景下大豆与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转换引起的水土资源消耗变化量。[结果](1)黑龙江省大豆、玉米和水稻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水资源消耗排序为“大豆<玉米<水稻”,单位产量的耕地资源消耗排序为“水稻<玉米<大豆”。(2)由于单位面积大豆的耗水量最少、单位产量大豆的耕地消耗量最多,当大豆生产者补贴增加40%时,大豆净增加面积最多(由玉米和水稻转入),因此三大作物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消耗总量减少最多为2 400万m3,但耕地资源消耗仅增加3.2万hm2。[结论]农业补贴调整,不仅可以满足粮食的总体供给,优化作物种植格局、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进而减少大豆供给的不确定性,还可以实现区域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该文结论可以为...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70年代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一直居于世界第一位。70年代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的大豆种植迅速发展起来,其产量逐年提高,占世界总产量的75%,占贸易总量的90%。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使我国成为大豆进口国,目前我国每年大豆的进口量相当于我国大豆生产总量的70%,可见我国大豆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现在,巴西各地农村正在忙着开镰收获大豆。在巴西南方的巴拉那州,笔者看到广阔的农田里,原先绿叶茂盛的大豆田,如今看到的是金灿灿豆荚在等待收获。巴西农业部供应公司最近的田间调查显示,今年巴西大豆总产量预计达到8342万吨,创下大豆产量的最高纪录。如果这一预测变成现实的话,巴西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美国商务部3月1日发布的全球粮食行情预测报告也指出,到2022/2023农业生产年度,全球大豆交易量将达到1.44亿吨,其中巴西大豆出口量将达6380万吨,  相似文献   

5.
袁利利 《山西农经》2022,(17):48-50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但是我国的大豆生产水平很低,因此必须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大豆。我国进口大豆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家,而巴西是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文章研究了我国大豆生产和进口的现状以及巴西大豆种植情况和交易中的问题,探讨了中巴两国大豆贸易情况。研究表明,中巴两国大豆贸易存在一些问题:巴西基础设施落后,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受气候、汇率等因素影响,近期巴西大豆价格持续上涨;我国对巴西大豆过于依赖,存在大豆垄断风险。这些问题为中巴两国大豆贸易长远发展带来了挑战。我国应推动中巴自由贸易区建立,投资巴西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进口预警机制,使大豆进口渠道多元化,保障我国大豆供需安全。  相似文献   

6.
国际市场正处于南美大豆的重要生长阶段,春节过后巴西、阿根廷大豆即将上市,供应增加将压制国际大豆价格.国内增加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且近期国内大豆拍卖持续,部分厂商不断下调国产大豆收购价格. 临近春节时,各地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对国产食用大豆具有一定的采购需求,但由于大豆价格过高,且部分地区物流运输受到降雪、疫情管控等影响,国...  相似文献   

7.
大豆主产区主要竞争农作物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等大豆主产省主要竞争作物的生产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大豆的生产经济效益比较稳定,而玉米的生产经济效益波动性比较大,大豆种植面积仍有继续扩大的可能,特别是吉林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潜力最大;黄淮地区的玉米生产效益普遍高于大豆,由于该地区畜牧业发达,对玉米及其秸秆的需求量大,所以,黄淮地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8.
国际资讯     
巴西或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荷兰合作银行表示,巴西可能扩大其大豆主产国的影响力,因为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会提高,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需求。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称,2013/2014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将从本年度的7988万吨增至8176万吨。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增长30.6万公顷,达到2740万公顷,到2021年,巴西大豆播种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大豆播种面积继续减少,比上年减少1000万亩,相对于2009年已减少了2000万亩。与此同时,记者调查获悉,今年国内大豆需求将达5500万吨,而在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随着近几年中美贸易战的摩擦升级、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导致的全球贸易交流减少,乌克兰战事致其大豆出口骤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豆生产存在潜在危险。研究大豆主产区大豆种植结构动态分布及空间演变,对中国粮食安全和进出口大豆体量都有重大意义。方法 文章依托2011—2021年Landsat系列多景影像,利用“3S”技术、随机森林算法,得到黑龙江省嫩江市大豆空间面积,并通过J-M距离法对样点进行精度验证,最后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嫩江市大豆种植结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 2011—2021年黑龙江省嫩江市大豆种植面积在时空上整体上先减少再增加,主要种植面积从东北部至西南部、东南部增加。大豆面积总体以增加为主,但分阶段面积变化幅度较大。结论 该文利用近10年遥感影像对黑龙江省嫩江市大豆种植结构空间演变研究,以作为东北地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粮食安全保障的依据,同时为国家粮食生产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生产条件总体有利,预计大豆单产基本持平到10月中旬,国产大豆基本完成收获。今年气候总体上有利于大豆生产,预计大豆单产与上年基本持平,但由于种植面积减少,总产将略减。10月东北地区中北部多晴朗天气,利于大豆晾晒、脱粒和储藏。由于今年大豆生产成本较高,而开秤价格较低  相似文献   

12.
由于2012年1~3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并不大,且巴西港口因天气不佳及阻塞导致装船延误,4月巴西大豆到港量明显小于预期,不少巴西大豆推迟N5月上旬到港。4月全国大豆到港量为469.97万吨,低于之前500万吨的预期水平,导致港口大豆库存持续下降。但是5~6月大豆进口量将大幅提高,平均月到港量可能高达550~560万吨。  相似文献   

13.
一、近代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与大豆三品贸易的条件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大豆生产国和发源地,相传公元前2800余年的《神农本草经》就有大豆的记载。东北种植大豆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在吉林永吉挖掘出土的春秋初期大豆碳化种子,较中原地区的文物旱400余年。东北近代大豆在生产数量、质量上都位居全国之冠,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的30-40%左右。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顾问》2011,(2):16-16
1.大豆的生产。为稳定大豆市场价格、保护农民利益,国家连续2年在东北三省~区实行政策性大豆收购,有力的支撑了大豆市场价格。同时,农业部发布公告称,2011年将稳定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不过,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比较收益低于玉米、粳稻作物,主产区农户继续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并不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大豆供求形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几年大豆市场回顾及今年政策述评我国大豆播种面积,1951—1957年都在1000万公顷以上,1958—1964年都在900万公顷以上。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曾一度滑坡,1976年减少到669万公顷,产量也减少到664万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一直在800万公顷左右徘徊,1993年全国面积达到70年代以来的最高峰945万公顷,1994年大豆产量创70年代以来的最高记录1600万吨。1995年以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再次进入徘徊不前的状态。1996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减少到7…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大豆生产和消费现状怎样充分利用我国大豆现有的种植基础,调整大豆产业结构,恢复大豆生产强国地位,已势在必行。(一)我国大豆生产优势1.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是世界公认的大豆之乡,据文字记载,种植历史已有三千多年。大豆在我国分布很广,除青海外,各省市区均有种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育出了不少优良品种。2.有广阔的生产地域我国适合大豆生长的区域很广,只要引导得当,种植面积还可扩大。东北、内蒙古和黄淮海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是有名的大豆主产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此外,其它大豆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近年来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而进口量却不断增加, 2014年达7 140万t,是国内大豆产量的6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传统产区,其近年的种植结构变化导致国内大豆产量下降.[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主要粮食作物呈现"两增一减"的格局:玉米和粳稻播种面积增加,大豆面积减少,且近年来大豆种植区域逐渐向黑龙江省西部集中.在此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县作为研究区代表,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其种植结构按积温带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 2000年以来,研究区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2007年间,第四积温带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2007~2014年第四、五积温带新兴玉米面积猛增到17.4万hm2,且有继续北扩趋势,并推动大豆北扩东移, 2014年大豆在粮食总播种面积中的比重较2000年减少27个百分点.[结论]新玉米品种的推广和作物种植比较收益是影响大豆传统产区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是我国优质大豆三大主产区之一,在我国大豆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耕种面积广阔、气候适宜、降水丰沛等自然条件为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文章基于当前吉林省大豆产业整体效益不高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严重依赖进口、价格不可控、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大豆种植比较收益低、机械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相应地提出了促省内大豆立足国内顺应国际市场发展的对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大补贴种植力度,同时将新研发培育的大豆良种以及农机具的购置均纳入补贴范围之内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贸易物流方面,聚合省内大豆产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型人才,与阿根廷、巴西等友好大豆贸易国加强交流互助,参股当地大型加工企业,在当地租赁土地兴建工厂形成一套能在国外种植或者指导大豆生产的支持系统体系;技术改进方面,提高大豆种植机械化水平、发展智慧农业实现精准化种植、精细化监控与管理各项生产指标体系;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振兴吉林省大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高油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具有大豆生产的独特优势。在国家大豆发展计划、产油大县奖励等政策的支持下,种植面积一度稳定在80万公顷以上,总产达200万吨以上。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市场压力加大、大豆比较效益下降、产品变现困难等因素,导致种植面积下降。面对严峻的形势,垦区必须用足用好国家支持大豆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垦区机械化、组织化等综合优势,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重点,加强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收入,做大做强绿色、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确保国家商品大豆供给和食用油安全。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是国家高油大豆优势生产区域,高油大豆种植面积已超过全省大豆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发展高油大豆正成为我省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发挥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