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一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不仅在于产业本身吸纳劳动力,还在于本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就业,这种隐性的就业机制是产业促进就业的重要方式,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根据现代服务业的特性,从乘数效应、产业关联、技术进步和劳动力供需配对四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隐性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是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的重要抓手,是科技与经济有机融合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对于扩大内需、吸纳就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  相似文献   

3.
王伟 《辽宁经济》2010,(2):26-2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主持人夏杰长教授提出:"无论从短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还是长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来看,我国都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劳动力、提升就业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现实问题:1978~200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一元驱动向二元驱动、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从内向向外向、从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的演进,其驱动因素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需求转换、外向发展及信息化等。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外向发展层次低、区域发展差异明显、重化工业化的结构和质量问题突出、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将向外向型产业升级、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5.
回顾珠海经济30多年的发展,呈现出良好快速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但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的问题。为此应以创新为原则,优化调整珠海产业结构,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6.
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在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具有就业增长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的特征,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之相比,我国现代服务业还很落后,在解决就业、拉动内需方面明显缺乏后劲.因此,在未来我国须加大对于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防止重复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防止重复建设。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当前调整产业结构、防止重复建设。关键在于牢固确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认真落实省委“八八战略”。牢牢把握国际化、专业化、融合化、集群化和生态化的五大发展趋势。以提高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通过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块状经济向国际性产业集群转型。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合理发展临港重化工业。联动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开放协同、动态优化、高效低耗的新型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经济普查公布的数据中,北京的三产比重已经达到67.8%,这不仅在全国领先,而且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先进水平.说明北京的产业结构在“十五”期末已经初步实现了高端化和轻型化。北京“十五”规划纲要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双引擎”发展模式,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战略构想。这将会使北京未来的产业结构更加趋向高端化和轻型化。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就业结构的产业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从业人员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体制转轨等因素稳步有序地流向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内部,工业进一步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受此影响,从业人员总体人数有所下降。基础工业吸收就业能力稳中有降,都市型工业成为吸收就业的一支主要力量,新兴高科技制造业的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第三产业方面,2000年该产业从业人员数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起到了吸纳就业的中坚作用。其中,社会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和就业增长率均较为突出、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则在基数较小的情况下保持了很高的就业增长率。因此,就政府而言,应顺应产业结构的提升趋势,加大力度建设职业培训体系,鼓励和宣传到劳动密集型三产就业,兼顾就业弱势群体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依存关系的历史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显洲 《特区经济》2007,224(9):120-122
1978年前,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相适应,农业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受到了禁锢,1978年后,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农业劳动力进入了快速转移的历史时期;1996年后的重化工业化浪潮又使得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减缓。中国的经验表明,农业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合理、有序转移有赖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李晓青  段治平 《山东经济》2011,27(3):140-146
青岛的制造业在国内城市中趋于前列,但其现代服务业却发展滞后。通过对青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青岛的产业结构偏离度较高,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发展不均衡。针对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服务、科技和管理创新,加快服务业开放进程,突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进一步加强软环境的建设等,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视角看,第一产业制度变革为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提供条件;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促进了沿海制造业的崛起,各类开发区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当前来看,三次产业就业占比相对接近,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容纳就业第一大产业;省级数据显示,城镇化率与就业的产业结构之间初步呈现现代经济特征.实现有就业的城镇化面临的挑战是,农业对劳动力转移的推力显露疲态,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比重偏高,制造业升级不足.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都严重滞后,非正式就业是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重大考验.有利条件是,中国经济创造就业的能力持续提升,城镇化发展对城市就业压力会相对减轻,服务业容纳就业人口的潜力巨大,实施了正确的发展战略.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状况总体是乐观的,中国城镇化就业面临的最重要挑战是非正式就业.  相似文献   

14.
未来十年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以高人力资本为特征的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和更加理性的选择。本研究通过建立模型对1988~2010年青岛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第一产业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第二产业可以吸纳部分劳动力;第三产业则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各产业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不同。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应摒弃旧观念、加强专业知识,并向新兴产业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构筑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需求.主要应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容纳劳动力就业空间;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发展县域经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拉动消费内需,间接刺激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依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关资料,较为系统的分析了第三产业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现状及特点。分析认为,我国第三产业整体保持了较强的吸纳劳动力能力,并具备继续扩大就业的潜力。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增长弹性分化明显,高弹性组表现为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特点。尽管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轨特征,通过国际比较,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就业比重过低、新兴服务业就业比重不突出的特征明显。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就越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不断扩大。但是,从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情况来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没有很好地带动就业快速增长,就业矛盾仍比较突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趋势较为明显。本文以山东为例,分析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产业差异和行业差异,提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如皋市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带动、吸纳集聚发展之路,围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积极吸纳国际国内优质资源要素。“十一五”时期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突破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当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工业成为GDP的最大贡献者,早在2011年服务业就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第一大部门,但是我国服务业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2013年8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升级、就业与中低端服务业1、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演进历程都呈现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服务业相对于工业的超越,由此使社会经济逐渐呈现出"服务经济阶段"的独有特征。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资源将在各产业之间发生规律性的转移。首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