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拉-费模型政策含义是,加速城市工业部门的发展,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保持农业发展,尽快实现工业化,完成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该模型对我们的启示是:“三农”问题的求解前提是消除城乡分割制度;根本出路在于产业非农化和人口城市化。为此,要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走以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护农民的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2.
易杳 《开放潮》2001,(9):8-10
“十五”期间加快推进城市化已是共识,不少地方公布了未来5斫的10年将要达到的城市发展指标。专家指出,加速城镇化发展,首先应该消除城镇化建设的制度障碍,以往被称为“城市门槛”的许多政策已不适应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不仅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隔膜,也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隔膜,也造成了城市与城市之间,乡镇与乡村之间的隔膜。因此,推进城市化的政策应具有双重目标;一是利用城市力量拉动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业剩余劳力和农村居民移居城市。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严峻挑战——“半城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蓬勃发展的城市化,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还没有被彻底破除的背景下推进的。虽然已有近2亿农村人口在各类城市就业和生活,但却不可能与普通市民一样,享受同等权利、机会和待遇。这就决定了我围的城市化,必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民转变为进城打一的农民工;第二阶段,是农民工转变为市民,即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城市的缩影。我国的城市化因此面临着如何面对“半城市化”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王勇 《理论观察》2014,(3):98-99
城市化是中国破解城乡对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有之路。城市化不是农村人口、资源等要素向城市集中和转移的单一向度,应该是城市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相互结合的共同推进。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是作为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生活品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市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经济社会变革的过程,城市化一方面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必然,另一方面与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密切相关,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合理地调整行政区划将有利增强城市的集取力和辐射功能,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推进城市进程中,既不能把调整行政区划作为推进城市化的惟一政策取向,又要积极,适时,合理地运用行政区划手段来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寿光在协调推进“两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寿光“两化”进程的建议:科学编制完善全域规划,规范引领“两化”进程;重点突破,稳妥推进,选准“两化”切入点;加快产业转调,拉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提供“两化”要素支撑;推进社保体制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保体系,确保“两化”政策兜底.  相似文献   

7.
产生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的经济社会根源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市农民工“临时工”地位,教育体制上的块块分割,家庭结构单薄化条件下的家庭功能失调,农村留守子女成长环境欠佳以及农村教育资源紧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步伐,切实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更多深入农村、惠及农民;通过深化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第三产业转移的矛盾分析 ,指出 :只有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 ,实现“三化联动” ,才能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还可以安排大量城市劳动力在农村小城镇就业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消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合作经济》2013,(1):15-15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李兵弟说:“即使一些已经长期生活在城镇的农村户籍的居民,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难以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与社会保障,成为被边缘化的、被‘城市化’的居民。”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成都市在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坚持以“农村教育城市化,城市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努力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城乡教育整体水平上有新思路、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顾名思义就是在城市中的乡村。我认为:“城中村”的内涵主要是指它“身”在城市,却仍在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它的外延是指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区域范围内的村庄,既包括城市中的乡村,又包括城市周边的村庄。“城中村”地处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城市化最直接的被感化者。虽然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对其仍有诸多限制,但市场意  相似文献   

13.
衢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应做到“四个更加”:中心城市作用更加显现,战略陛产业更具规模,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市幸福指数更加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新型城市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然而传统的城市化模式导致了我国城乡之问的差距不断扩大。实际上“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不能仅局限于农村,必须依靠城市的互动。只有推进新型城市化,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互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两化”推进具有客观需求。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是当前椒江区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打造首善之区的必然要求。城市化必然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拉大城市框架、健全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提高城市品位等都需要投资活动才得以实现。同时,工业化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经济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也需要扩大产业有效投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协调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应从体制改革和发展战略调整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快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福利保障制度以及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消除城市化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要调整工业化战略、“城市偏向”战略及城市化方针,促进各产业、城乡及各级城市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完善城中村改造模式,对全面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背景下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有效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城中村改造的本质,是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的,以制度变革为先导,通过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的综合改造,及时有效地解决城市化规模急剧扩张后规划区内农村居民点的各种遗留问题,从而提高城市总体质素和资源配置效益的综合创新活动,是现阶段区域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从城乡一体化角度看,这是城市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两种需求相互博弈与融合的过程。 ●推进“村民市民化”、“组织城市化”、“管理现代化”、“经济市场化”、“环境都市化”的整体改造目标,形成物质形态改造与社会形态改造互促共进的“五化一体”的城中村改造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2009,(7):70-71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共享文明.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的城市转移一般出现在各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之中,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受到土地和户籍二元化管理制度影响,出现了诸多城市新问题。该文从“农民工”住房问题出发,首先依据多项调查数据明确“农民工”住房供需情况:其次从现行城镇住房政策角度分析造成“农民工”住房供应不足问题等的主要原因;最后借鉴国际经验,比较日、英低收入住房供应政策,提出长期的居住地管理政策改革方向和短期的住房实物供应政策。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作为一项重大政策.摆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手段。符合城市化发展的要求,经过全面试点后,即将在全国全面展开。但当前利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占用耕地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以免产生一种新的“圈地”风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