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它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为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1990年之前,企业职工实行的是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我国的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或层次)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部分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2.
《开放潮》1996,(10)
问什么是养老保险? 答:养老保险,是指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解除劳动义务退出劳动岗位后,由社会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晚年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问养老保险具有哪些特征? 答:养老保险作为国家社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第一,强制性。就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具有很强的法律约束力。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和劳动者个人都必须依法参  相似文献   

3.
《天津经济》2009,(1):85-85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根据人民的体质和劳动力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当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界限时作为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其晚年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按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设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支柱组成。企业年金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制度的平稳过渡,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减轻政府的负担和基本养老保险的承受力,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对社会福利的需求也在增长。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养老保险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离休、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由于适用人数多,基金数额庞大,因而构成了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李晨锋 《北方经济》2006,(11):72-73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是国家干预收入分配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与手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在劳动者年老时,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缩小收入差距和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尽管是这样规定的,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大部分地区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个人交费、自愿参加,并无任何补助和补贴,使得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成是商业保险制度的运作和体现,失去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本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尽管是这样规定的,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大部分地区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个人交费、自愿参加,并无任何补助和补贴,使得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成是商业保险制度的运作和体现,失去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本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以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依据,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法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后,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起步较晚,形式比较单一,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资》2008,(1):88-90
我国实行的是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统一政策,强制实施,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其覆盖面较广,原则上适用于各类企业。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它由国家指定或规定的商业运营机构进行管理,由企业自愿参加,按照完全累积式的运行方式,建立企业与员工个人账户,在法律规定的领取时间对账户内累积的金额进行领取。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它由国家宏观指导,职工自愿参加,选择管理机构,目的是使职工退休后生活能够过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按照我国现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缴费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不予发放基础养老金,这一规定存在缺陷,不仅限制了农民工的参保,同时也使已经参保的农民工仍然被排除在有效保障范围之外。为改变这一现状,应尽快修改相关制度规定,将个人缴费不足15年的职工纳入基础养老金发放范围,实行按缴费年限系数由参保地计发基础养老金的新机制,在社会保险法中规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保障办法,加快研究和制定新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1.制度设计不合理 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国家强制的基本保险,企业自愿的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三个层次,目前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还起不到养老保险支柱的作用,只有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了城镇的大部分职工.  相似文献   

13.
黄佳莺 《浙江经济》2016,(23):46-47
伴随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的变化,养老保险制度的适应性也会下降。在制度运行过程中,为使其保持适应性就必须对其各项参数进行调整,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是其中一项关键的参数。在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就对基本养老金调整做了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14.
董兰英 《北方经济》2004,(10):56-57
一、失业保险的发展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遭遇失业风险而中断收入的劳动者在一定期间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保障的主体.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从提出到确定经历了十多年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建立了“覆盖全体劳动者”为目标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并在不断的改革中呈现出养老金的国家管理体制向商业性的私有化公司管理体制过渡的趋向。韩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做法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已经由最初的个别城市试点推广到现在的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展开,形成了一个全国基本统一的公共养老保险模式。这一养老保险制度最初是由各省、直辖市根据1995年国家颁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结合当地的经济和体制条件而建立的。两年后,国家又通过《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将各地不同的具体方案统一,形成了现行的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制度中基本养老保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养老金,其给付标准为当地职工上一年平均工资的20%,由…  相似文献   

17.
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保证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充足的养老保险基金是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调查研究发现天津市基本养老金不够充足,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风险,亟待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为扭转养老基金收支失衡的被动局面,一些地方出台了允许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降低养老保险费的缴费标准和降低劳动者退休金享受标准的“双低”政策。从实际出发,对这一做法决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全盘否定,可以对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规定作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隋国利 《特区经济》2013,(10):71-73
退休制度和养老限险制度都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晚年生活而制定的,然而养老保险危机在多个国家出现并产生重大破坏,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退休年龄的改变往往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分别对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了因素分析.肯定了提高退休年龄通过降低赡养率和被动率,分剐可以改善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缓解养老保险危机。但是否实行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还要对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奎面考虑。  相似文献   

20.
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养老保险的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存有较多的问题,使得我国企业养老保险无法有效实施。本文将详述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概况、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