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05,(12):200-200
国家火炬计划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基地是全国重要的铜工业基地、建材基地和硫磷化工基地。铜陵市位于长江之滨,黄山、九华山脚下.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港口城市。三千年冶铜史使她成为中华民族青铜文化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美誉。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05,(7):13-13
为实施和贯彻“科技奥运”方针,深化“绿色奥运”理念,推动和促进“绿色材料”在2008年北京奥运中的广泛应用,6月14日,“绿色材料与绿色奥运”展览会在京举行,30多家中外企业参展,此次展出的范围包括应用于奥运永久建筑的绿色材料,如节能材料.环保材料等,用于奥运临时建筑和临时设施的绿色材料?如可循环再生和用的临时建筑构件.临时设施制品等?以及家具.餐具.办公生活用品等奥运运营服务中所用的绿色材料,展览会期间还召开了“绿色材料与绿色奥运”国际研讨会.国内外专家就奥运场馆建设和奥运会运营服务过程中的绿色材料和技术的使用?以及如何通过绿色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来支撑和提升“绿色奥运”理念等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这次展览和研讨会是由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北京奥组委、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合举办的。  相似文献   

3.
由中关村新材料产业联盟联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及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关村新材料产业联盟的牵头单位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积极参与组织的“生物医用材料”主题研讨会,于6月29日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举行。来自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专家、企业及行业主管部门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山东建设》2006,(8):27-27
2006年上半年,国际铜业协会将在中国推出首个全行业通用的标识,作为铜材料的统一“身份证”。  相似文献   

5.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08,(12):52-55
他用自己25年潜心钻研形成的材料“第二相控制”理论与技术,成功率领自己的科研团队,在铝合金、镁合金、复舍材料等方面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对中国材料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24日,“全国墙体材料革新成就展览会暨第一届中国国际新型墙体材料及设备展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孙向远主持了开幕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张人为在开幕典礼上致辞。  相似文献   

7.
她没有双臂,但她却一心想飞。她从穷山沟“飞”进了北京,又从四川“飞”进了青岛的一所大学校园;她本是一名学生,可她却常常坐上令人崇敬的大学讲台,成为中国第一个既是学生又是“讲师”的特殊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张寒 《中国西部》2009,(10):120-121
人们已经厌倦了对她演技的评价,无休止的绯闻已经成为她新的标签;她被称为“中国送给好莱坞的礼物”,也被认为是中国电影下一个百年的开启人物。尽管从来都与“争议”挂钩,她却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一辈子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洪茂椿院士获准参加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纳米材料技术”的了课题“纳电子功能材料”的研究,负责纳电子功能材料制备的研制。这是福建物构所自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承担的又一个国家级重要课题。该子课题的目标是围绕纳米电子器件的关键技术开展的研发,为纳米单元器件和纳米阵列电路的研究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11):111-111
10月29日至30日,来自全国各地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锂电池、化工和投融资行业的百余名嘉宾齐聚北京,参加了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中国化信储能材料信息研究中心、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编辑部承办,香河昆仑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协办的“2011锂电池关键材料技术与产业投资论坛”。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的中国继续着2004年超过9%的高速增长但是,繁荣的背后埋藏着危险的种子:能源供应吃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紧迫时期,节能材料在推广和发展中并不乐观,甚至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2.
她,敢于突破,大胆创新,用家喻户晓的“大骨面”改写了中国消费者普遍认为“方便面没有营养”的历史,在中国方便面市场上刮起一股“橙色风”;她,一切从零开始,排除万难,大步迈进,仅用15年便交出了方便面总产量突破500亿份的漂亮答卷。  相似文献   

13.
世界化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她的名字叫“中国”。如今,一个“精神层面”上的“家”即将在山东启建。这个“家”浓缩了中华民族5000余年的悠久历史,被称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她即是中华文化标志城。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1(12):21-23
“十五”863计划新型能量转化与储能材料专题课题通过验收 2005年11月4~6日国家“十五”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特种功能材料技术主题课题验收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王乃兴研究员的课题“Fullerence[60]含能材料及氢能源材料的制备研究”参加了结题验收。  相似文献   

15.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建成的中国第一个铝镁材料加工企业,1998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加最大的铝镁合金加工基地”。截至2003年末,公司总资产达到24.96亿元,占地面积288.79万平方米,拥有职工9553人,下属7家子公司,拥有各类设备6314台(套),其中预拉伸机,热轧机等为亚洲和国内少有的大型铝加工设备。  相似文献   

16.
浅谈京剧     
王志华 《魅力中国》2012,(29):17-17
在中国她不是所有人都懂,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存在,她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更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提到她的人都会想到“中国”她诞生仅仅两百年,却是五千年中国文化的结晶,她就是国粹--京剧。  相似文献   

17.
牛刚 《魅力中国》2014,(23):400-400
材料作文一直是高考作文的主要命题形式之一,不管是早期的“旧材料作文”,还是当下的“新材料作文”,其实质没有任何变化:它们都是“命意作文”。所谓“命意”,就是规定作文的主题、立意。不管你的标题是什么,也不管你采用何种文体,其主题、立意必须来自所给的材料中,否则就是“跑题”。  相似文献   

18.
吴海珊 《中国报道》2014,(12):92-92
10月29日,我在美国白宫的新闻发布厅。一位来自非洲的记者提问美国总统新闻发言人,当她说到“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体中国”的时候,美国总统的新闻发言人制止了她,说“我不觉得”,全场笑了。我做国际财经记者四年,清楚地知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悬殊。我从来没有想过,中国在白宫的新闻发布厅会被称为“最伟大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19.
在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上,她是一位至为关键的人物。 她是原国民党中央社第一任女记者,抗战时采访、结识了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总指挥陈纳德将军。两人相恋,结为伉俪,而后在中美之间积极沟通,促进交流。同时,她为海峡两岸的商贸往来等工作也做出了积极地努力。享有“中美民间大使”和“破冰使者”等美誉。她说:“只要中国人能扬眉吐气,我余愿已足”。  相似文献   

20.
吴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三位女副总理。满头银发,一脸慈祥,却是人们口中所说的“铁娘子”,“拼命三郎”,而她常常笑称自己为“小女子”。 吴仪负责和分管中国对外经贸的这十几年,正是全球化从起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她为中国外经贸事业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为谋求中国利益而殚精竭虑。如此“小女子”,却是“大丈夫”,有着无与伦比的精彩人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