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利  宋军 《农业经济》1998,(10):30-31
农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和起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赖于农业迅速稳定的增长,农业发展问题,实际上是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技术停滞是传统农业的最基本特征。不在农业中引入现代技术就不能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  相似文献   

2.
都市农业发展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都市农业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紧密相联的农业现象,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是为适应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依托并服务于城市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其表现形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集约化农业,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技术设备对农业的密集投入为特征、包括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等;二是休闲农业,把农业区域转变为旅游风光区域,使城市居民欣赏到大自然,得到身心休息,包括旅游农业、风光农业、体验农业、观赏农业等。  相似文献   

3.
任学辉 《农业经济》1998,(11):14-15
我国农业是弱质产业,它的增长速度慢,生产风险高,需求弹性小,竞争能力弱。因此,政府要对农业实施适度的保护。但是,保护的目的还是要让农业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和取向应是市场农业。所谓市场农业,简言之,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各种生产要素,达到运行机制市场化、生产经营集约化、服务体系社会化,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运行轨道,其基本框架大致为:农村市场十社会服务十家庭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主要是由市场带动的。当代农业必然是市场农业。市场农业为科…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的表象:农业现代化程度低。根据《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目前,全国农业现代化实现指数为31%,其中,农业劳动力指数为64%,农业生产手段指数为18.8%,农业生产条件指数为51.6%,农业产出能力指数为21.40%。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低下,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农业科技化水平、电气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机械化水平都比较落后。农业科技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得农业科技化水平极低。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乡村建设的基石,以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数字农业发展为数字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数字乡村建设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以宿迁市堰下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数字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互促机制成效,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数字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悦洲 《农村经济》2004,(12):81-84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解决中国农业发展中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些农业发达国家采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做法,也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同时,我国农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已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也为农业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我区农业发展任俊山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解决农产品供不应求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是国家保护支持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1988年以来国家立项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为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是一项合...  相似文献   

8.
首先,要正确认识农业合作化的重大意义。解决以小生产为特征的农民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和发展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这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150多年的历史经验所证明。农业的合作化已经成为现代全球农业的主旋律,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一,由自给半自给的农业转向商品农业,由小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合作化是必由之路;第二,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由农民转向农业工人,合作化是必由之…  相似文献   

9.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国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节水的一项重要举措,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是改革工作的核心。本文立足江西省实际,系统梳理改革前农业用水价格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农业水价定价的因素,构建农业水价定价模型,解析农业水价形成过程,并实例测算“一区一价”“一县一价”,为南方地区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二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抓住加入WTO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今年全省农业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农业增加值比上…  相似文献   

11.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大力推广良种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精准技术对我们种子行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农业要发展,种子要先行,特别是精准播种作为现代农业高新综合系统工程,具有省种、增产、低耗的显著特点,是推进精准农业的核心。因此,作为核心技术中的种子加工工作是保证精准播种的关键,我们作为种子行业的中间环节,也是种子工程的重要环节,必须为农业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精准播种提供符合农艺要求的高质量、高科技含量的优质棉种,为农业的丰产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韩志远 《山西农经》2023,(3):99-101
农业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有效协调资金、技术劳动力和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是我国农业产业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助推力。文章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意义为切入点,分析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面临的困境,重点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生产的基础。”可见,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只有农业发展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解决农民增收这个问题,必须统筹谋划,综合应对,既要始终注重从农业内部挖掘潜力,又要拓宽视野,跳出农业抓增收,农业之外做文章。   一、农业内部挖潜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现阶段仍然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现实问题在于,传统农业已走到了尽头,农业结构很不适应当前更大范围市场需求的变化,制约着农业效益的提高,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必须以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  相似文献   

15.
刍议农业产业化代鹏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它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比较利益为目的,根据资源条件,择优确定农业的支柱和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合理...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提高农民素质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力 《农业经济》1999,(11):15-16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提高农民素质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二者在实践中形成一种互动运行的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为先导,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素质,农民的较高素质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动力,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又能极大地焕发农民学习科技的热情,为提高农民素质提供根本条件和前提。我们要在实践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科技为先导的经营。实践证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广大农村尤其是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非常…  相似文献   

17.
潘勇辉 《农业经济》1998,(7):12-12,14
农业产业化:变农业为高效益产业的战略选择潘勇辉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意义1、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农业产业化,简言之,就是指农业与相关产业的一体化,它是农业与其相关产业由彼此分离到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内容可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转动靠龙头。...  相似文献   

18.
靳伟  胡建成 《农业经济》1996,(10):20-22
辽宁东陵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筹建与前瞻靳伟,胡建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技进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农业科技的水平及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是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一、建立东陵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的意义在我省建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利...  相似文献   

19.
在农民中造就农业企业家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民中造就农业企业家的理论探讨张襄英农业企业化经营,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现在的问题是缺少“轴心”人物——农业企业家。农业企业家主要来自农民,一个农民如何成长为一名农业企业家,农业...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毛跃一 《农村经济》2005,(1):103-105
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西南地区是我国农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由于西南地区农业资源开发不够。为此,本提出了走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的西南地区农业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