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美民族主义的文化民族主义结合外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本地区文化传统,并随着历史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而不断丰富完善,对于拉美世界的民族觉醒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拉美文化民族主义具有明显的改革国家和社会的诉求。  相似文献   

2.
陈舟 《理论观察》2008,(5):136-138
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系统的思想体系,它可以与各种思潮相结合,因而对于民族国家具有建构和解构的双重作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中缺乏对公民民族主义的重视,对于民族主义的消极一面,有必要重新审视公民民族主义和传统文化主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疆的民族问题实质上是民族分裂分子借民族认同而走向极端民族主义、蓄意破坏国防、分裂国家的行为。在新疆并不缺少民族认同,而是缺少国家认同。要有效提升国家认同,就必须处理好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同一起来的纽带。有了文化归属的共同性,不同的民族或群体才能相互认同。文化融合是增加新疆各族人民文化共性基础,促进各族人民文化认同的根本途径。研究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融合问题对增强国家认同,维护新疆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宗教和文化:东亚发展与合作中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东亚发展与合作中 ,民族、宗教和文化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强。东亚的民族、宗教和文化有其历史形成的独特性。当前东亚出现了宗教极端主义抬头、民族主义高涨的趋势。总体而言 ,民族主义仍具有积极作用 ,它提倡现代性和世俗性 ,对宗教极端主义有所抑制。但是 ,为了防止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 ,“东亚意识”的提倡将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对俄罗斯民族的复兴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俄罗斯文化中的大国情结、俄罗斯历史嬗变中不断强化的民族主义、开放而非封闭的俄罗斯文化属性、东正教文化的民族凝聚力、俄罗斯传统理念中的忍耐精神,以及俄罗斯民族的苦难意识和救世情结等文化因素,在俄罗斯大国复兴的战略选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学糖  卢竹璟  杨迪  刘骋 《魅力中国》2011,(10):235-236
近几年来关于民族主义的争论越来越热了,但是这似乎更主要是集中在学术圈之中。可能对于老百姓,我们会觉得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太低了,不能理解这么高深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大学生这是十分必要普及的。让大学生对于“民族主义”和“文化认同”有清醒的认识。在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冲突(本质上就是民族冲突)时能够保持理性的思维本位,不至于采取过激的行为。这对于中华民族是复兴,和谐社会,和谐地球的构建都是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族”和“民族主义”都是西方概念,民族是民族主义的基础,且两者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民族主义”兼具民族主义观念和民族主义实践双重含义,具体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表现为强烈民族情感的民族主义;第二,作为政治运动的民族主义;第三,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三种意义上的民族主义都对我国法治建设表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作为硬制度、官方法的制定法可以适当吸收民族精神的部分内容,在司法裁决中也可以适当引入“民间法”作为裁判规则。在统一多民族国家这种国家形式下,我国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制度来满足各民族要求平等、追求民族利益和民族发展的政治诉求。在意识形态领域,我国法治在性质上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所以,我国法治应在尊重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当吸收自由主义法治观理念,如注重对个人权利的保障、尊重个人的主体地位等,争取树立自由民族主义的法治观。  相似文献   

8.
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话语霸权。作者从认识论根源、政治根源、全球化根源分析了民族主义神话的西方逻辑,其逻辑主要表现在政治民族主义、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等方面。作者认为,以所谓“新民族主义”塑造中国的新身份是在新的时代继续制造民族主义的神话。按照“源于民族-因为民族-为了民族”及“国家化-现代化-世界化”三阶段的分析框架,未来中国的国际身份或国际形象塑造应扬长避短,对应地包括3个层面: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和、合的民族性格;适度的民族自豪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要同时实现现代化和世界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完成国家化使命,就要毕其功于一役,实现历史文化传统、国际潮流与世界认同的“三位一体”。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过程中做负责任的大国,这应成为中国的新定位。中国的和平发展正在塑造中国新的国际身份,其成功将自然打碎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种种神话。  相似文献   

9.
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话语霸权。作者从认识论根源、政治根源、全球化根源分析了民族主义神话的西方逻辑,其逻辑主要表现在政治民族主义、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等方面。作者认为,以所谓“新民族主义”塑造中国的新身份是在新的时代继续制造民族主义的神话。按照“源于民族-因为民族-为了民族”及“国家化-现代化-世界化”三阶段的分析框架,未来中国的国际身份或国际形象塑造应扬长避短,对应地包括3个层面: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和、合的民族性格;适度的民族自豪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要同时实现现代化和世界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完成国家化使命,就要毕其功于一役,实现历史文化传统、国际潮流与世界认同的“三位一体”。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过程中做负责任的大国,这应成为中国的新定位。中国的和平发展正在塑造中国新的国际身份,其成功将自然打碎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种种神话。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是否适合现代化的发展的问题,其实是100多年来中国知识界的所关注的中心问题。由于受知识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持立场相差悬殊。改革开放之后,全盘否定文化传统的民族虚无主义只是在短期内占据上风。在大多数的时间中,人们逐渐倾向于认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应正视传统文化的作用。这既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方向的影响,同时民族主义和世界范围内对于文化一体化和多元化的讨论也有助于人们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正面作用。在肯定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相协  相似文献   

11.
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结果。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备受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已经成为关注民族生存的研究者研究的重点问题。对近年来有关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危机、方式、机制、传承场,特别是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与践行者,将其毕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与民主国家的建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其在践行革命的一生中不断提炼与总结出来的革命理论,其中民族主义作为三民主义学说的首要组成部分,为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构建民族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框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的特殊的思想文化渊源,既从属与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与资产阶级思想的范畴,同时又有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烙印。  相似文献   

13.
靳利华  胡洋 《黑河学刊》2010,(11):64-67
东北亚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民族主义对其具有重要的影响。东北亚的民族主义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从心理和政治两个上层面探讨民族广义对东北亚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及解决东北亚问题的相应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的民族主义新浪潮中,宗教民族主义已日渐成为引人关注的一种民族问题现象。宗教民族主义和世俗的民族主义的区别在于宗教的认同是其价值皈依的载体。它凭藉共同的宗教信仰为联系纽带,以相似的理念为思想中心,以同一宗教的信徒为民众基础,推行带有明显政治目的的主张或政策。  相似文献   

15.
浅谈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浓厚的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西部文化的显著特征,但在西部大开发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何才能保持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我们在开发西部的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当代民族认同危机进行理论的反思,并且以加拿大为个案进行实证考察,同时就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提出可能的路径。文章认为,当代民族认同危机首先归咎于传统上占据主流的、带有浓厚种族主义色彩的同化主义;其次是当下流行的、包容但却有内在分裂倾向的多元文化主义;再次则是作为全球性整合力量代言人美国化的冲击。全球化时代的民族认同较以往更具反思性和开放性。对于加拿大等国而言,温和的世界民族主义不失为可供尝试的选择:它既为少数族裔的身份开辟了空间,也为它们建构文化认同提供了契机,同时还呼应了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当代民族认同危机之反思——以加拿大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当代民族认同危机进行理论的反思,并且以加拿大为个案进行实证考察,同时就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提出可能的路径。文章认为,当代民族认同危机首先归咎于传统上占据主流的、带有浓厚种族主义色彩的同化主义;其次是当下流行的、包容但却有内在分裂倾向的多元文化主义;再次则是作为全球性整合力量代言人美国化的冲击。全球化时代的民族认同较以往更具反思性和开放性。对于加拿大等国而言,温和的世界民族主义不失为可供尝试的选择:它既为少数族裔的身份开辟了空间,也为它们建构文化认同提供了契机,同时还呼应了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主义和区域主义的关系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引起了国际关系学界的关注与争论。从"民族主义-区域主义-全球主义"之间关系的视角,作者对亚洲的民族主义和区域主义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主义是20世纪亚洲各国发展的火车头。二战后许多新兴国家的执政者为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和培育民众的国民意识,将民族主义作为其意识形态和政治目标而加以鼓励。对于东亚共同体建设这一亚洲区域主义制度化的动向受到了各国民族主义崛起的牵制。作者认为,在构筑与驾驭民族主义机制的问题上,各国应重视推进认同感的多重化,使参与其中的民族主义更加开放。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与原生态民族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态民族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文化民族性和显著的地域性。对于全国的民族文化力建设,尤其以云南省为区域单位的民族文化力建设而言,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转型则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民族文化的讨论,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当前强调要加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大家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有关民族文化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在我省,对于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也在日益深入地进行着.但是,从研究的成果来看,还没有突破原有的研究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