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经济大省。多年来,我省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力地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和谐山东”、“平安山东”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16日,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诚信山东”建设的意见》,对“诚信山东”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和系统规划,明确了“诚信山东”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基本任务、实施步骤和重要措施等,为我们大力开展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促进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机关,在加强对市场主体监管,促进企业信用建设,为社会提供征信服务等方面负有重要的责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的扩展,郊区农场大范围土地被征用,引发农场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失地农场的和谐建设,一要政府正确认识土地对农场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处理失地员工以及家属的现实生活和后顾之忧,承担起其应履行的职责;二要企业高层改进工作作风,开展战略转移研究,加强员工培训,构建科学高效的沟通网络,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石,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存在政府的“主观”言行与社会的“客观”评价不和谐的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政府信用失范的负面影响。政府信用失范影响恶劣,将会严重影响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和信誉,导致整个社会信用的缺失。本文从研究政府信用失范着手,揭示社会上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并针对失范表现,提出建设政府信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贵在“建设”,政府的投入起着先导和主导作用,要高度重视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充分发挥县乡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作用,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引入股份制、合作制、招投标制等市场运作办法,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从而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对此问题,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并且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审计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优秀廉政公益广告在传播廉政文化、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按照市纪委、市委宣传部部署迅速行动,积极组织开展“扬正气、促和谐”优秀廉政公益广告展播活动。  相似文献   

8.
单陆咪 《企业导报》2014,(1):182-18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但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比,两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现特提出文化“三力”建设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政策方针,这对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并重点研究了文化“三力”建设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做好文化“三力”建设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孙书振 《数据》2011,(9):1-1
社会管理创新在当下已经不是什么网络词汇,更不是什么热门概念。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和谐企业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机构成。它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应该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义。几年来,莱钢集团矿山建设有限公司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和谐”与“发展”的内涵和辩证关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创建思路,不断取得和谐建设新成效。企业形成发展与和谐良性互动的局面。全公司不断呈现生产经营稳健发展,职工人气旺盛,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崭新气象。  相似文献   

11.
彭征江 《活力》2010,(18):24-25
创建农场社会和谐普惠区.就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结合农场实际,坚持同目前农场的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相结合,把“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精神文明、文化先进、社会和谐”发展目标贯穿于农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力争2018年在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全面,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人人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前全面实现农场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社会和谐普惠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要求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而和谐社会是由“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区”、“和喈企业”等众多“和谐细胞”组成的,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  相似文献   

13.
杨守录 《西部财会》2005,(11):29-30
财政工作法制化是建设法治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因为它对整个政府的法制化进程起着支撑性、保障性、约束性的基础作用。加快财政工作法制化步伐是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也是财政管理走向规范化、透明化、科学化的紧迫要求。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摘自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劳动保障》2011,(4):12-14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政府工作报告,浸透着浓浓的民生情怀,回应了诸多民生民意,从中可感受到党和国家始终将人民群众利益举过头顶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同时,可以看出,未来5年,在落实“民富”共识、兑现政府对民众的承诺方面,已有了更多更为详尽的方案。通过这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指标,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走出一条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的“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杭钢集团公司党委牢固树立“党建工作是生产力”的理念,着力构建以领导班子建设、素质工程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谐企业建设、社会责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核心的党建工作品牌体系,努力推动党建工作从“围绕中心”、“服务中心”向“融入中心”转变,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7.
做好“平安社会”建设工作,是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了和谐、稳定社会的重要工作。本文围绕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认真履行抓业务工作与综治维稳“一岗双责”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等工作,对如何开展好"平安社会"建设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付延成 《活力》2011,(6):8-9
按照市委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以“领跑沿边开放、加速升级跨越”为总目标,以综合保税区建设为重点.以创建“三优”文明城为载体,壮大口岸实力,提升对外开放,推进社会和谐.将国际商贸旅游名城建设推向新阶段.争当沿边开放升级排头兵。一、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扎实做好新一年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和经济执法部门,承担着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审计可以促进经济和谐、政治和谐、社会和谐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实践证明,审计机关推进和谐机关建设对于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意义深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袁芳  钟小惠 《企业导报》2013,(9):12-13,188
<正>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依法行政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界定及关系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获得社会及人民信任和支持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