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卷首语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体现在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生产力"之间存在的天然异质性,使得科技成果有效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成为世界性难题。2003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成立,  相似文献   

2.
刘畅 《亚太经济》1994,(1):32-34
当前,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竞争的焦点都集中在科技实力的较量上。廿一世纪世界势将展开一场激烈的高科技革命大战,这场大战将使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将直接关系到各国经济的兴衰。而科技大战中,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则成了推动各国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科技商品化的能力,也已成为各国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力量,各国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实质就是技术创新的规模和速度的竞争,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规模的竞争,因此,研究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现状,系统考察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并提出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以进一步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们即将迈进一个新的世纪──21世纪这将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一个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纪。振兴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的普遍愿望,发展科技成为振兴经济的主要举措。谁也无法否认,谁也不用怀疑,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角,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值此世纪之交,世界各国无不抓住这一关键时刻,运筹战略,筹划对策,制定以提高综合国力为核心的战略,以增强其自身科技实力,强化科技进步在提高经济竞争中的先导作用。改革开放的中国,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二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并迅速向生产力转化。国际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经济实力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物化在商品中的技术水平的竞争。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所以,振兴经济首先是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我们的选择只有一条,那就是坚定地推进技术进步,占领高科技制高点。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经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机制和广阔天地。这就要求科技工作必须更加自觉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中心任务和首要目标。因此,抓住机遇,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摆到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千方百计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学校增强自身实力和活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解决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之道。当前世界还在金融危机中徘徊,用科技引领经济复苏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重庆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总结重庆直辖以来在改革、开放、创新中的成功经验,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加强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用科技实力的提升来带动经济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顾继红 《浙江经济》1998,(12):48-49
科技成果能够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然而科技成果本身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制度安排的过程。当今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己越来越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大多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21世纪以来,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顺应世界经济革命的浪潮,加强在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创新,从而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进步与繁荣,  相似文献   

10.
王春宇 《辽宁经济》2005,(11):32-33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浪潮迭起,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原创性高新技术越来越成为当代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对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世界各国都把高新技术作为立国之本,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宏伟目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升级,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如何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金石科技的飞速发展并向生产力迅速转化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当前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当代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所占比重增长很快,从本世纪初的5—20%,发展到50、60年代的50...  相似文献   

12.
国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运行机制与优惠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不仅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目也是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国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走过了40余年的历程。他们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员流动、技术转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实行的有关优惠政策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建设和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如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就国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采取的运行机制和…  相似文献   

13.
科技竞争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力竞争的核心,只有持续广泛的技术创新才可能使整个国家的经济跟上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保持必要的竞争实力。依靠高新技术增强综合国力,已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4.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不断创新,不断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闻名世界的贝尔实验室,每年创造无数个世界“第一”,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海尔集团平均每天申请一个专利,一天半开发一个新产品,使“海尔“品牌驰名中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深入人心,我国成为WTO的一员,中国企业将融入世界经济大舞台,面临国际科技竞争的挑战,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寻找技术创新点。这就对科技成果产生了大量的需求,科技成果只有通过转化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而这一过程是艰苦的。正如索尼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15.
论农业科技成果的资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在促进农业科技和农业经济有机结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缺乏对这种模式的应用,原因是多方面的.论文在阐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资本化模式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已经演变为一场以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技术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创新的主体是广大科技人员,让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肯定和承认科技人员在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能极大地调动科技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为现实生产力,同时也有利于稳定科技人员队伍。但目前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还存在着种种障碍。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的政府专项资金。转化资金设立目的是强化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及时了解2005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有关情况,本刊特别就申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实力竞争的基础是教育,科普是教育的重要构成,通过其广延性、外渗性。系统性等特点,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物化的生产力和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对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长期而又显著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科普的经济功能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白振宇 《天津经济》2014,(10):20-22
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科技成果定制服务”就是在目前大量的科技成果产出,但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较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科技成果供需服务模式,以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科服网为平台,采用大数据共享和分析手段,提升我市科技成果定制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更好的实施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大学科技园及技术转移在促进科技经济结合、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何构建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当前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文章在研究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我国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模式,以期完善我国高校的技术转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