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璐  曾山 《电子财会》2004,(12):43-45
所谓平息债券是指本金在到期日一次支付,利息在到期期间内平均支付的债券。其利息支付的频率可能是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等。本拟从目前CPA考试教材平息债券价值模型出发,讨论付息频率对平息债券价值的影响,并对模型修改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2.
李光贵 《财会通讯》2005,(10):33-33
债券的付息方式(付息期)有按年付息、按半年付息、按季度付息、按月付息以及利随本清等。通常把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称为基本债券模型。假设V0为债券价值,M为债券面值,i为票面利率,k为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n为债券的有效期限(年),则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为:V0=M·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债券价值计算方法忽略了所得税的影响,使债券的价值评估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本文分析了付息期为一年、付息期小于一年以及利随本清三种付息方式下所得税对债券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债券付息期不同会对各种债券价值的计算产生影响。本文从债券估价的基本原理谈起,就债券付息期的不同探讨了几种有代表性债券价值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5.
企业发行债券时,由于受市场利率付息次数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往往使得债券的发行价格与票面价值不一致,导致债券折价发行或溢价发行。因此,在发行债券时,必须按发行债券时的市场利率来计算债券的发行价格。关于债券的发行价格的计算,一般按下列公式进行:债券应按市场利率和债券期限付年息计算的年金现值系数但是,由于债券的付息次数存在着每年付』各一次,若干年付,各一次,每年付息多次和到期一次性付息等情况,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根据每种付息方式对债券票面利率及市场利率的要求,恰当确定在不同付』急方式下,所使用的市…  相似文献   

6.
黄德祥 《财会通讯》2005,(12):29-29
目前财务界对债券投资内涵价值(简称债券价值)的计算方法是按资金时间价值计算债券面值的现值与各期所得利息收入的现值之和,其计算公式如下:P=F·(P/F,i,n) F·R·(P/A,i,n)(1)其中,P表示债券价值;F表示债券面值;i表示市场利率;n表示债券投资年数;R表示债券票面名义利率。如果一年多次付息,则债券价值的计算公式为:P=F·(P/F,mi,nm) F·mR·(P/A,mi,nm)(2)m表示一年内付息的次数。[例1]红星公司于2002年1月1日从债券一级市场购同日发行的A公司债券100000元,期限为4年,票面利率8%,每年付息一次。据市场调查,在债券投资期内市场可能…  相似文献   

7.
由于债券在发行时有可能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不同,也有可能每年付息或计息次数超过一次,又有可能单利计息或复利计息,或是到期还本付息,这都会使投资者在债券价值与面值 (或与发行价格 )的对比中颇费斟酌。本文拟通过同一例题在不同情况下价值的计算,澄清目前散在某些教材、资料中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并解答初学者易于产生的一些问题,诸如每年付息与每年计息是否同样计算,当每年付息多次时,将名义利率折算为实际利率去计算是否会得到同样的结果等等。   例:某债券期限 5年,面值 1000元,发行时市场利率 8%,试求如下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我国发行的债券主要有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两种。下面笔者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为例,就此问题谈谈浅见。   一、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是指企业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该部分利息实际上是企业暂时垫付的资金,是一种短期债权,所以无论企业购入该债券作为短期投资,还是作为长期投资,均应作为流动资产,计入“应收利息”科目,待实际收到该部分利息时再冲减“应收…  相似文献   

9.
在债券面值一定的前提下,如何根据不同债券所面临的不同风险合理地确定债券的期限、票面利率、付息期和必要报酬率等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并进行组合对于债券估价至关重要,本文拟对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某些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中,如银行存款、债券及宣布支付固定股息的股票,投资期限(持有期)和投资收益的选择,是投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先看下面两例:某投资者购买一种面值为100元、十年期利率7%的息票债券(即在持有期内每期都付息的债券),若不考虑债券的违约风险,则该债券十年后的价值多少?或者如另外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1.
一、短期债券投资的会计核算在购入债券(包括国库券和企业或公司债券,下同)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时,会计制度规定应当单独核算(计入“应收利息”)。应强调的是,这里的已到付息期的“期”,指的是已到付息的“日期”,因此准确地说应是“已到付息日  相似文献   

12.
债券是企业进行负债融资的一个重要方式,其发行价格的确定直接决定了企业债券能否顺利发行和企业融资成本的大小。基于多数教材中给出了债券发行价格确定的公式,但该公式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文章就债券发行中付息方式、折现率的选择与债券发行价格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对债券发行价格公式进一步完善的论述,望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3.
现在会计界对分期付息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的溢折价债券研究较多,债券溢折价按市场利率核算摊销,也有规范的操作,而对到期一次性偿还本息溢折价债券的论述甚少,本文就此谈点看法,供同仁参考。假设甲企业1990年1月1日发行五年期债券,总值100万元,票面利率为年利12%,到期一次偿还本息。若长期债券全由乙企业购入,发行时市场利率分别为10%和5%。现分别计算债券发行价格,并按甲、乙企业分列债券溢折价按市场利率计算的摊销表。一、发行时市场利率为10%债券发行价格=到期偿还本金按市场利率计算的现值+各期票面按…  相似文献   

14.
企业在进行债券投资时,由于具体投资时间及债券发行者规定的付息方式等的不同,在会计核算上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对投资者而言,同为债券投资利息,但进行账务处理时,利息可能计入投资成本,也可能形成短期债权计入“应收利息”。   因此,如何区分债券投资中的“应计利息”与“应收利息”,对债券投资的正确核算意义重大。   区分“应计利息”与“应收利息”的基本原则为:按期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其利息计入“应计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其利息计入“应收利息”。另外,对于发行日至购买日的利息也应视付息…  相似文献   

15.
企业购进债券进行长期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尚未到期的债权利息,按规定应构成长期债权初始投资成本,并在长期债权投资中单独核算,即通过“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账户核算。如果企业购进的是到期还本、分期付息的债券,按目前的规定,未到付息期的利息先在“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账户单独核算,待该项利息实质上形成一项债权时,再转入“应收利息”。笔者认为该处理有欠妥之处。众所周知,债券购进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利息一般包括已到付息期的利息和未到付息期的利息两部分。对于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视不同情况处…  相似文献   

16.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公司发行的可在某一特定时期按发行时约定的转换价格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是既有债权性质又有期权性质的混合债券。根据有关规定,债券持有人既可行使转股权,将债券转换为股票;也可行使债权,届时按普通债券付息还本。一、行使转股权时发行方的会计核算在转股时发行方应按债券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按未摊销的溢价或折价,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按已计提的利息,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换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出的…  相似文献   

17.
笔者总结出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在会计核算上主要有以下区别:1.发行价格计算公式不同。①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的发行价格=票面面值×复利现值系数+票面利息×年金现值系数;②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发行价格=票面面值×(1+票面利率×到期年限)×复利现值系数。  相似文献   

18.
《会计之友》2004,(2):26-28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中相应的信息点。本类题共15分,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长期债券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变化的是()。A.确认债券利息收入进行溢价摊销B.确认债券利息收入进行折价摊销C.对面值购入、分期付息的债券确认债券利息收入D.对面值购入、到期一次付息的债券确认债券利息收入2.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02年12月31日,甲、乙、…  相似文献   

19.
何彦 《财会月刊》2013,(10):88-91
应付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理都基于实际利率法,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本文以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为例,对发行方与收购方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以帮助大家理解透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以企业溢价发行债券为例,探讨定期付息终了还本、单利计息终了还本付息和复利计息终了还本付息三种情况下企业发行债券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