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联动型动力机制,总的来说,指的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逻辑、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等逻辑互动的各种动力构造要素的有机组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联动型动力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概念诠释应包括阐释视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实践的主体。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必然选择,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它对于统一全民思想,增强凝聚力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以民族的发展为基础和根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主要贡献表现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邓小平的世界历史理论把民族化与世界化统一起来。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孙耀庆 《中国市场》2012,(14):141-14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这势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更为直接的冲击和影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教育受到严重挑战。针对这种挑战,我们必须明确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的新途径,找准影响大学生思想情绪的关键点,从而充实内容,丰富内涵,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高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引领社会推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责任。以下为探讨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几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8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向光明、走向胜利光辉历程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文献,是新的历史时期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新目标、走向新辉煌的行动纲领,是我们党的21世纪宣言。《讲话》深刻回答了当前大家关心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芒,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眼光和哲学视野,展示了我们党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科学精神。《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内…  相似文献   

6.
对理论的自觉与自信都是基于对理论主体的反思性认识,是建构并应用于具体理论的人或事物。从理论的形成及形态来说,可以是自我认识的主体,也可以是由人赋予的某一事物或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历来是指导和发展我党认识世界的理论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自觉与自信,就是要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的融合,并从中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由多个历史维度促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贯穿中国共产党孕育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学说是经过思想论战和历史考验被中国人民选择的理论,并为早期工人运动和党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指导。通过阐述和分析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史实,并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相结合、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三个角度论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阶级基础及组织基础这三方面积极意义,对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袁佳龙  乔萌杰  胡苗 《商》2014,(50):122-122
保卫马克思这本书堪称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生的一部经典之作。在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认识论的断裂”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理论是他运用结构主义的新认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他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表征之一。因此,对这一理论进行必要的研习,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阿尔都塞的思想,而且把它作为一个参照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和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9.
突破前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突破前人的历史。只有突破前人,马克思主义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才能保持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才能指导新的实践。突破前人既是人类认识运动基本规律的生动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客观轨迹。突破前人是有规可循的。突破前人必须既要善于继承前人更要勇于超越前人。继承前人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核心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关键是分析理论自身的局限性;超越前人的前提是潜心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核心是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关键是发扬锲而不舍的理论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0.
陆小雪 《商》2014,(28):49-50
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要决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在抗战时期,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毛泽东对群众的历史地位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强,具体化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依靠发动和武装群众进行抗战的思想。本文试从毛泽东提出并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中去透视毛泽东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方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了贸易经济学的学科基础问题,认为贸易经济学科的发展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同时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理论的有益成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围绕学科建设提出了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三化"问题:科学化、经济学化、中国化,认为贸易经济学科建设要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前提下,积极展开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对话,在中国流通改革的实践中汲取新的营养,从而保持该学科的新鲜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因而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之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为基础,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社会活动,并以新的方法来观照,自由全面发展和共同解放应为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其规定性应作为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在当前我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引领当代社会与当代人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马珺 《财贸经济》2020,(4):5-19
20世纪50—60年代既是新中国财政学初建时期,也见证了苏联财政学传统移入和退出的过程。就其理论和实践来源看,苏联财政学是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苏联特殊年代政治实践和计划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混合物。虽然它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方面作出了首创性的贡献,但其历史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在苏联财政学移植中国之时,其中一些负面特征也参与了新中国财政学的重建,并对其后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起到了长久的羁绊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财政学“去苏联化”的目标未能完全实现,这一方面源于塑造苏联财政学的思维模式仍然在当时的中国财政学界起着支配作用;另一方面在那些影响财政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上,当时的中苏两国极为雷同。吸取20世纪50年代中国移植苏联财政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当下中国合理借鉴域外学术资源、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2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能够解放劳动生产力,激发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十六大报告阐述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基本原则,这不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而且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和现代经济学关于生产理论和分配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从共性与个性、普遍联系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等规律出发,坚持矛盾论和两点论的观点,思考和探索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命题,从而构建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体系,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16.
刘金良 《北方经贸》2011,(12):25-26,35
用在的创的创小平略思发展成果国特色社: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继续运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精神,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新。,创新之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是由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想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创新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的推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理论创新的新,科学发展观是党对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创新是中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特会主义理论也将在实践中不断被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之光 ,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唯物论思想、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思想。深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理解和掌握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8.
“知沟”现象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已有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更加明显,具体表现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在同一领域内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鸿沟”。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宏观社会系统的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差异,以及微观个人因素方面的个人禀赋和个人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就须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缩小个人禀赋差距扣提高个人能力,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重视个人的利益需求,激发个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动机,以有效合拢日益显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鸿沟。  相似文献   

19.
对企业性质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理论界至今还是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的指导下,来对比分析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并从对比分析的启示中来推导出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从而认识到要促进社会主义企业发展,要着重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自信的重要主体之一。其理论自觉自信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基本表征。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自信极其重要、意义巨大。为此,应实施行之有效的理论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强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其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