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是在货币未完全可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实施的,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过渡性制度.本文将我国和典型的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实施的QFII制度以及QFII的投资行为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从中分析了我国QFII制度框架的特点以及QFII在中国的投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朱林波 《经济前沿》2008,(2):102-104
QFII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有计划有步骤渐进式开放本国证券市场的一种制度安排,是货币没有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产物。最近,中国的QFII的额度有望从目前的100亿美元扩大到300亿美元。本文解释QFII的扩容动机,并分析了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陆续退出,新兴经济体面临着货币政策独立性挑战。以2001年至2016年间19个新兴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研究了短期跨境资本规模的变动对其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汇率弹性大小和资本账户开放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不显著,短期跨境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显著降低了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这表明新兴经济体在面临跨境资本监管难题的情况下,中心国家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跨境资本流动传递信号,进而影响他国信贷规模和杠杆率,浮动汇率制并不能保证货币政策独立。为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新兴经济体应该对跨境资本流动实施审慎监管,并加强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多层次货币与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4.
QFII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在货币没有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外资入有可能对其证券市场带来罗大的负面冲击的背景下实施的一种有限度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过渡性的制度。引入QFII制度对我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发展及未来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QFII制度是新兴资本市场实现对外开放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引入QFII制度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改变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博弈结构。对我国对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盈利模式乃至投资者行为都会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和改变,从而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由资金驱动型向价值驱动型的转化,加速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QFII制度的全称是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Institutional Investor)制度,是指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国家,通过认可合格的国外专业投资机构(QFII),允许其投资本国证券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实质就是绕过资本项目管制的限制,实现国外资金可控地进入国内市场。在印度、韩国、台湾等许多新兴市场的对外开放过程中都推行了QFII制度,实践表明QFII的推行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QFII是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制度安排。本文分析了引入QFII后可能给国内资本市场带来的收益和风险。尤其关注信息披露,非流通股问题等在引入QFII后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台湾QFII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秀谦 《经济管理》2002,(16):79-84
我国实施QFII制度可以改变投资者投资理念,壮大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市场活力,优化投资者结构,稳定资本市场,推动资本市场稳健开放。我国应当尽快建立QFII制度框架,制定QFII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为QFII制度的实施创造条件,适时推出QFII制度。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以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信托、保险、QFII七大投资主体主导的大资本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银行业:有赖于证券市场化解风险;证券业:可能是中国大金融的多米诺骨牌引倒者;保险业:寻求证券市场的双赢;基金业:中国资本市场最活跃的力量;信托业:资本市场发展的补充性主体;期货业:创新为资本市场的繁荣酝酿机会;QFII:资本市场的新力军。  相似文献   

10.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使流动性收紧、资产价格下降、长期利率上升、资本回流。而资本流动逆转将直接引发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和汇率波动,通过汇率和贸易渠道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为应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可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外汇缓冲政策、资本流动管理政策等减少资本流出的冲击。同时,新兴经济体还应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积极协调创建国际货币提供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文章依托金融危机后QFII在中国市场持续快速扩容的现实背景,分别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全面分析了QFII扩容与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QFII持续扩容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而直接原因则是在经济结构已经失衡的背景下汇率制度改革所引发的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而与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的表现无关。因此,为了真正利用QFII来建设我国资本市场,完成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过渡,最为根本的出路是尽快完成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我国引入QFII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资本市场以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提升资本市场有效性。目前在我国还存在一些影响QFII有效运行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蒋勇 《技术经济》2003,22(7):27-29
<正> 一、QFII制度的含义 QFII制度是指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帐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批准后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QFII为那些货币没有自由兑换、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新兴市场经济的国家或地区,实现有序、稳妥开放证券市场的目的所作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该制度的创意在于通过一国(地区)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的有限制流动,成功解决在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向外资开放本土证券市场的问题。这就意味  相似文献   

14.
基于43个国家金融与资本项目下贷方数据,利用动态分层因子模型将国际资本流入的波动来源分解为全球因子、区域因子与国家异质性成分,测算不同层级动因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异质性因素作用最大,区域因素次之,最后是全球因素。此外,各层级因素的影响体现出资本结构、地区结构及经济体类型的差异性。从资本结构看,全球因素主要影响证券投资,异质性因素主要影响直接投资;从地区结构看,全球因素对欧元区经济体资本流入的影响最大,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体资本流入的作用最小;从国家类型看,异质性因素对发达经济体资本流入的影响要小于对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入的影响,全球因子对两类经济体的影响程度则相反。  相似文献   

15.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持续震荡,我国正值资本市场逐步开放,跨境短期资本流动成为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课题,QFII作为外来证券组合投资的主要形式,承受到世界性金融风暴的各种不利影响势,并势必反映到它在中国的投资行为中。文章用事件研究法,对次贷危机发生后,QFII的短期投资行为对我国股票市场带来的冲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其投资行为确实加剧了市场的震荡,从数据上证实了世界金融市场的风险已通过QFII溢出到我国的证券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对市场监管者和投资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愿意用这样一句话:从国家战略到全民意志。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可谓历经坎坷,质疑不断。直到2007年,资本市场才开始真正为全国人民所关注、所认可,发展资本市场也开始从国家战略演变成为全民意志,在中国民众心中生根发芽。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注定将在中国乃至世界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展望2008,我们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一个不平凡的年代。2008年,我们将迎来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首个奥运盛会;2008年,我们将迎来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年,我们还将迎来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在这些重大背景之下,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哪些显著的变化? 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八大关键词:股指演绎股指期贷B股出路央企整合QFII扩张外企上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公司债市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开放金融市场是必然趋势。中国证券市场在2002年引入QFII,在2006年成立QDII。在世界金融风暴席卷之时,这两只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的诞生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关注。文章分析QFII、QDII对中国证券市场安全性的影响,认为应完善相关制度;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从根本上保障我国证券市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1—2021年各经济体间的双边股票类投资头寸数据,探究数字技术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其发展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研究发现,繁荣的全球金融周期会推动双边股票资本流动增加。从资本流入经济体的视角出发,数字技术发展增强了其跨境股票资本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这一影响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开始凸显,危机后得以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会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影响跨境股票资本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新兴经济体、高资本账户开放度经济体、金融市场发展更为繁荣的经济体需要格外关注数字技术发展在推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带来的全球风险传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QFII制度对中国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FII制度作为实现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过渡性安排,已经在多个国家成功实施.我国从2003年正式引入QFII制度.希望其能够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提高市场的稳定性水平.作者通过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对我国引进QFII前后的市场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QFII在总体上对我国市场稳定性改善作用不明显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越发明显。国际间资本流通障碍减小,投机资本特别是国际游资对于一国的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逐渐加大。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QFII或其他形式的热钱进入中国,我们有必要研究投机资本对金融泡沫的影响,以有效控制风险,保证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在创业板刚刚推出之际,有必要对投机资本与金融泡沫二者进行分析,同时对于投机资本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