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社会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两方面出发,指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后通过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周小虎  毕轲   《技术经济》2017,36(8):76-84
基于创业生态系统和人才效能理论,采用偏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方法建模,利用江苏省人才公报统计数据,探索了创业生态系统对海归创业人才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资金、区域人力资本、创业平台、创新氛围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对海归创业人才效能有正向影响,其中创业平台和创新氛围两方面的因素起关键作用。最后,从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融资方式、提高区域整体人才素质三个方面,针对江苏省的海归创业人才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思菊 《时代经贸》2011,(6):220-221
独立学院要想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牢牢把握培养目标,抓住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结合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本文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对其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对提高独立学院成本会计的教学质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邱溆  杨丽 《经济研究导刊》2010,(34):280-281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通过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稳定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对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探讨提高独立学院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途径和策略,则是一项关乎独立学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郎春婷  于仰南  李伟娜 《经济师》2007,(10):136-137
以地方院校为母体的独立学院,其生源质量、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与母体存在较大差异,若独立学院仍然按照母体的模式培养学生,很难保证教育质量。如何准确确立独立学院的教学定位,认真研究和构建同应用型本科性质相吻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以管理类学科为例,提出了独立学院中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独立学院要想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牢牢把握培养目标,抓住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结合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本文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对其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对提高独立学院成本会计的教学质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罗霞  罗丽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278-279
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依赖良好的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培养质量,核心就是打造高效课堂。基于独立学院教师和学生特点,分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对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提出建议,探索性的将项目化教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推动独立学院课堂教学研究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黄叙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286-288
独立学院财会教学中许多问题和不完善之处,影响了财会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可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财会人才。所以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实践育人。从独立学院的性质和特点出发,通过对财会教学的现状分析,详细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9.
论文运用因素重构法对近期和中期天津市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指出人才需求发展速度将非常迅猛,并从政策法规、社会保障、借鉴外地经验、留才机制、职业教育、经理人培训等方面提出天津市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依据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中,要充分考虑专业设置的政策依据、市场依据、自身依据。要实施科学的策略,创新专业设置工作。树立正确的质量观、育人观。要始终围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一核心目标,科学设置专业,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汤堃  彭鹏  王培根 《当代经济》2010,(14):114-115
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赖以生存的根本,在独立学院内部如何做好教学质量监控,本文主要通过独立学院实行三级督导制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创新以及三级督导制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说明建立三级督导制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人才竞争力是城市经济在开放经济和区域竞争条件下依靠内生自组织力量与外部资源整合的关键环节。以2001-2010年为研究时段,首先构建人才竞争力评价模型,然后以全国54个重点城市的人才竞争力评价结果为数据源,构建出城市竞争力变化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城市人才竞争力的变化以及人才各要素对人才竞争力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才需求和教育培训是我国城市人才竞争力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人才数量、人才质量和人才配置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后着眼于有效培育和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提出了强化“教育质量驱动”与“产业需求牵引”双向战略复合、以培养模式创新提升城市人才质量贡献、以人才体制改革释放城市人才配置潜力和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尚敏 《经济师》2013,(10):151-152
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教育教学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独立学院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深化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全面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人才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丽芳 《经济师》2001,(8):83-84
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人才短缺问题。西部地区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经济 ,优化人才的基本生存环境 ,加速发展教育事业 ,改革人才管理制度等措施稳定吸引人才 ,以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顺 《经济师》2006,(7):151-151,155
文章根据项目法施工管理的特点,结合中原石油勘探局工程建设总公司实施项目法施工管理的经验,从项目法施工管理所需人才特征、如何围绕人才进行开发以及人才开发应遵循的原则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张明俊 《时代经贸》2010,(6):263-264
独立学院要在社会中树立品牌,提高美誉度,必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武,其宣传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宣传工作是独立学院党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准确把握高素质人才培育和高质量社会服务导向的重要思想保障。本文从科学发展观视野探讨了独立学院宣传工作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城市国际人才争夺战由来已久并不断升级,但针对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水平、影响因素和差异化政策供给的研究鲜见。以“国际人才集聚指数-国际人才集聚影响因素-国际人才集聚政策”为研究主线,以中国36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通过构建人力资本“投入-过程-产出”价值链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指数排名分为3个差异显著的层级。其中,第二和第三层级之间无较大差距,但与由北京、上海组成的第一层级相比大幅落后。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影响因素分化明显,第一类城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全球城市品牌文化;第二类城市为创新型经济发展;第三类为外资传统工商业企业和产业集聚。对应地,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政策供给围绕外资传统工商业国际人才集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国际人才集聚、多样性和包容性国际人才文化氛围营造存在三大差异化选择。首次构建人力资本“投入-过程-产出”价值链模型,为从机理上深入探索中国各类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模式及提升路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城市国际人才争夺战由来已久并不断升级,但针对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水平、影响因素和差异化政策供给的研究鲜见。以“国际人才集聚指数-国际人才集聚影响因素-国际人才集聚政策”为研究主线,以中国36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通过构建人力资本“投入-过程-产出”价值链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指数排名分为3个差异显著的层级。其中,第二和第三层级之间无较大差距,但与由北京、上海组成的第一层级相比大幅落后。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影响因素分化明显,第一类城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全球城市品牌文化;第二类城市为创新型经济发展;第三类为外资传统工商业企业和产业集聚。对应地,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政策供给围绕外资传统工商业国际人才集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国际人才集聚、多样性和包容性国际人才文化氛围营造存在三大差异化选择。首次构建人力资本“投入-过程-产出”价值链模型,为从机理上深入探索中国各类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模式及提升路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独立学院要在社会中树立品牌,提高美誉度,必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宣传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宣传工作是独立学院党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准确把握高素质人才培育和高质量社会服务导向的重要思想保障.本文从科学发展观视野探讨了独立学院宣传工作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才集聚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区位商理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中国人才集聚变化,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探索中国人才集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人才集聚差距逐年缩小,东部地区人才集聚程度最高、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第三、中部地区最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性教育投入对所有分位点的人才集聚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资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对低分位点人才集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人才集聚在高分位点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大学对人才集聚在中间分位点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地区开放性对人才集聚在不同分位点的影响不一致。最后,针对人才集聚程度较低的地区,从经济基础、政策环境、文化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