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1):204-204
乡镇企业中的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利用挂靠经营、租用转接营业执照或产权转移等手法以集体企业的名义登记注册,就形成了“假集体”乡镇企业,也称为“红帽子”企业。“假集体”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复杂、而又奇特的一种经济现象。产权问题是“假集体”乡镇企业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还那些自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出现的“私”挂“公”的假集体企业以本来面目?在建立产权关系明晰化、依法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浪潮中,这个说旧不旧,说新不新的问题又一次浮上了水面。 最近,记者在重庆,就此进行了采访。 究竟有多少“红帽子” “私”挂“公”的假集体企业,俗称戴“红帽子”。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私营经济管理处副处长姜顺开告诉记者:根据该处的调查,名义上由乡镇、街道、学校、民政等单位开办的集体企业中,约有20%至30%实为个体、私营企业。照此比例概算,全市约有戴“红帽子”的假集体企业3500户左右。 去年5月至9月,璧山县对全县1238户乡镇(包括民政、校办企业)中的1178户进行了产权关系调查,发现集体企业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有251户,占调查数的21.3%,集体未作任何投入属个人的有167户,占调查数的14.18%。 可以说,“红帽子”之多,已经接近于漫天飞舞了。  相似文献   

3.
近一段时间,“红帽子’引发的产权纠纷琢渐增多:──河北省某著名私营企业因从“假集体”企业回归本来面目,被拖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马拉松”中;──山西省一家名为“村办集体企业”,实为个人出资的私营企业曾为村里办了许多好事,最后村委会还是要索回全部资产,害得那位企业家到处打官司……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现象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80年代以来,一些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出于种种顾虑和政策限制,挂靠到有关公有单位和基层政府下面,并一同向企业登记机关出具虚假证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假集体”、“假国有”企…  相似文献   

4.
当前,私营经济业已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然而,约有四分之一私营企业不愿示人以真面目,仍戴着“红帽子”。所谓“红帽子”企业,指的是以集体名义注册,但企业的产权全部或主要属于私人,或由私人控制绝大部分股份的企业。私人承包者或挂靠方向被挂靠方定期缴纳“管理费”,同时享受集体所有制的优惠政策。目前,绝大部分“红帽子”隐身于街道所属企业。乡镇所属企业和区县各委、办、局兴办的经济实体中。据上海私营企业协会统计,截止1998年7月底,上海全市经工商注册的私营企业总数为86464户,但加上戴“红帽子”的约有27500户…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是中国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过渡性企业组织形式,其过渡性来源于它的基本特征社区性,其社区性具体表现在目标的社区性、资源获取的社区性和管理的社区性三个方面。乡镇集体企业与乡镇个体私营企业由于产权制度安排的不同而在社区性程度上存在着差别,由此决定了这两类乡镇企业在资源获取和资源使用或者说经营管理上的效率差别。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两类乡镇企业在效率竞争中的优劣地位发生了换位,这是推动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和产权明晰化的根本动力。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使其社区化程度退减,乡镇企业也就逐渐转型为一般意义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王敏 《乡镇经济》2001,(2):21-21
优势减少,机制弱化。近几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和个体、私营企业等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激励机制不活,承担过多社区职能等弊端就越来越明显。一方面,许多乡镇企业负责人既任企业厂长、集团董事长,又有乡镇党政负责人头衔,他们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他们在进行企业经营活动决策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行为主体,因此出现了许多投资决策失误,重复建设、负债经营、高息集资等发展中的沉重包袱。 乡镇企业负担过重。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乡镇企业承担的收费项目多达五六十项,负担一般占到乡镇…  相似文献   

7.
挂靠刍议     
挂靠是指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私营企业等具有私营性质的经济组织,为实现其不正当的经营目的,与集体和国有性质的企业或有关主管部门订立协议,取得国有或集体企业等招牌,从而改变其本来面目,以获得超出其以自已身份经营所得利益的行为,挂靠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一类是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私营企业等私营性质的经济组织,在国家允许其从事经营的范围内,利用协议挂靠或由有关单位申领执照等方式隐瞒其身份,以集体或国有等企业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另一类是上述私营性质的经济组织在国家不允许其从事的经营范围或以其自身的经济实力依法不能从事的经营范围内,利用上述方式以集体或国有等企业的名义从事该种经营活动。挂靠行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挂靠是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私营企业等私营性质的经济组织;第二,被挂靠为集体企业,国有企业,乡镇或街道办事处等公有性质的单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私营企业也成为挂靠的青睐对象;第三,挂靠的目的是谋取不当利益;第二,挂靠名不符实。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无论乡镇企业的深化改革,还是乡镇集体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都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产权与产权重组,或者说产权的微观组合和产权的宏观管理。这是乡镇企业改革和乡镇  相似文献   

9.
摘掉“红帽子”的乡镇企业产权如何界定●焦淑敏吴桂静乡镇企业,是指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我国乡镇企业的产生可追溯到60年代兴办的一些集体性质的小工厂。199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0.
改制是我国乡镇企业优化产权结构,建立新型企业制度和“二次创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国许多乡镇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私营企业,总体上是健康的和合法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最大限度地维护了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但也有个别地方的个别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非法操作,隐匿资产,甚至自卖自买,将集体资产装进了私人腰包,改制成为侵吞集体资产的“合法”渠道,造成集体资产流失。表面上看,这些人获得的巨额资产都是合法的,集体资产往往在一夜之间大幅缩水,而这些人则在一夜之间成为巨富,就像变戏法。但实…  相似文献   

11.
在大办“三产”的热潮中,许多个体、私营企业顶上了“红帽子”——假集体现象,而且呈扩张、蔓延之势。本文揭开了“红帽子”现象的面纱。  相似文献   

12.
“四假”(假集体、假校办、假福利、假知青)企业是一些个体业户钻国家税收政策及征收管理的空子,办理集体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实则进行个体经营,享受国家对集体企业在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利用经济性质的转化逃税、偷税的产物。近几年来,由于在税收政策及征收管理上,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至使“四假”企业发展迅速。仅以某区为例:一九八七年“四假”企业为14户;八八年为14户;八九年发展到119户。“四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不但造成一部份个体税款的流失,减少财政收入;同时因个体业户之间税负不公,挫伤了一部分守法纳税个体户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假药、假烟、假酒.这“三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扰越来越大。“三假”产品的制作,从家庭作坊式向工业化“大生产”扩散;制作地从农村向城镇甚至经济中心城市蔓延;参与企业从乡镇、私营企业向集体甚至全民企业发展。据深圳市工商局透露.1992年,深圳市共查出“三假”产品800多种,  相似文献   

14.
“苏南模式”的核心内容是集体经济为主,其产权载体是乡镇企业。党的十五大之后,基层在对“苏南模式”进行反思过程中,普遍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到1999年底,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实现改制的乡镇企业已占总数的95%以上;乡镇企业实收资本中,集体资本已从改制前的90%以上调整为65%左右,非集体资本从改制前的10%上升到35%。乡镇企业的产权改制主要是通过界定乡镇政府与乡镇企业其他产权主体的产权关系。使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进行交易与合作。但是,由于出现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矛盾,使产权改制难以规范和彻底。  相似文献   

15.
刘海明 《发展》2003,(11):1-1
二十多年前,一些经营意识比较灵活的人,为了突破政策上严格限制私营(个体)企业的发展,纷纷打政策的擦边球,寻找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和县乡政府,以挂靠的名义兴办所谓的“集体企业”———营业执照上标明的企业性质是集体,而实质上却是个体企业,完全由个人或者几个人出资,企业按年度向挂靠单位交纳一定的管理费。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关于企业姓“公”还是姓“私”的问题迎刃而解,当年这些“地下私营企业”的老板想卸去“红妆”回复私营的本来面目时,麻烦便出来了。数年来,笔者接待过六七位这样的业主的投诉。他们的企业因为脱不掉“红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买方市场的形成,贫困山区乡镇企业原有的优势在逐渐减弱。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的情况下,贫困山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已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我认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乡镇企业改革,是贫困山区乡镇企业解决目前困难、实现第二次创业的首要问题。一要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解决贫困山区乡镇企业机制严重不活、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许多乡镇企业,之所以陷入目前的困境,从某种程度讲,主要是政企不分、产权不明造成的。许多乡企已成了乡、村“小金库”的代名词。乡、村两级屯一直或明或暗地左右企业的决策,干预企业…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镇企业作为中国农民的一项伟大创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发展现状看,也还存在不少问题。1、产权制度改革是乡镇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产权不明晰的问题,乡镇企业同样存在着产权主体虚置、政企不分的问题,特别是乡镇集体企业,由于存在着双层代理委托关系,混淆了社区政府作为社区行政管理者和企业所有者的角色,带来了企业管理中政企不分、严重干扰企业经营者主权的现象。众所周知,产权是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获取一定收益的权利,具有可转让的特征,它是由所有权发展而来的经济学新范畴,其产生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安徽省乡镇企业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努力克服通货紧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着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调整中发展,在困难中前进。预计1999年,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乡镇企业的比重均接近四分之一,实交税金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7%左右,尤为可喜的是,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规模骨干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始终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乡镇企业新一轮结构调整的生力军。世纪之交、千年更替,我省乡镇企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关键时期。尽管我省乡镇企业相对…  相似文献   

19.
权威、权威组织与效率--兼对经济转轨路径的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曲  张涛 《世界经济文汇》2002,113(5):27-41
在一个转轨经济中,外部政治制度安排对企业产权的影响是前提性的,因此产权的特征不在状态性的安排,而在其实施过程.本文从乡镇企业起源的角度,给出了一个权威组织的描述,将政治权威变量引入企业的治理结构.本文论证了,在这样的权威组织中,乡镇企业早期的高效率与经营者低收入时的效用偏好有关;当“逼迫“效应超过权威所带来的负激励时,政治权威的存在具有“生产性“.这是乡镇企业集体产权相对高效率的一个组织结构上的原因.这也是理解乡镇企业集体产权效率下降,最后改制(民营化)的一条历史逻辑线.  相似文献   

20.
基础要打牢 一个事业要有大发展,需要有坚实的基础。所谓“基础”,在这里是指产权安排。民营企业一般都是解决了产权问题,但也有一些民营企业,由于在创立初期的法律环境缺少对民营企业的保护,采取了一些“假集体”、“假国营”的形式;一些民营企业是靠亲威、朋友关系发展起来的,在他们之间没有明确的财产划分。如果不还民营产权的本来面目,如果不明确个人之间的产权边界,就可能潜伏着整个事业被颠覆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