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业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制度创新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性强,农业制度供给相对不足,创新匮乏,导致农业发展相对落后。本文从我过农业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出发,论述了农业制度供给相对不足的表现,并进行了原因分析,从而就我国农业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我国工业用地供给制度的形成及演进,进而讨论其创新的新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用地供给制度对建国初期的工业用地供给方式和经营性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存在强烈的"路径依赖"。工业用地供给制度的初始成本效应、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效应使得该制度在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不断得到强化。为避免工业用地低效利用,摆脱路径依赖,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业用地供给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产品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其在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低效率,形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困境.而要破解这种困境,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弱质性决定了政府要对农业提供支持和一定的保护,农业政策性金融则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一项重要工具。目前我国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相对不足,以及WTO规则的相应约束,所以信贷投入成为我国农业投入的重要支柱。但是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农村金融支农功能的弱化等等,迫切要求认真定位我国农业政策金融的职能。本文从我国目前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供给现状出发,通过对美、日、印度等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比较分析,提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科技创新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技术保障.论文在阐述农业科技创新及其供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供给持续增长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创新和必要举措.本文深入分析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结构问题,围绕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内涵,从比较优势、产业关联、产业集聚、创新市场竞争机制四个维度,探寻更加适应河南省经济发展和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创新路径,最后从政策和制度角度提出保障路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负担问题开始显露出来,已成为中国社会非常突出的公共问题,减轻农民负担是当前农业与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农村,农民除了交纳农业税收外,还要向乡镇政府和集体经济交纳"三提五统"和各种"杂费",农民负担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不准超过上年农民纯收入5%的上限.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源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不合理,加重了农民的税外负担.因此,要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必须从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入手,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模式是政府供给主导型 ,政府供给主导型的路径依赖造成利率市场化缺乏微观基础。当前利率市场化已进入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关键而复杂的阶段 ,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有待转换制度变迁的思路 ,以金融创新为介质 ,双轨推进政府供给主导型与市场需求引致型制度变迁。微观金融创新需要制度创新来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不足是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围绕《后农业税时代村级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一书研究内容,介绍了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制度变迁与供给模式,分析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因素,并从财税治理视角提出创新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服务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已广为接受,但对改善贫困的意义还不为人们所熟知.为弱势群体、弱势产业和弱势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即普惠金融,在促进贫困群体和地区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我国普惠金融生态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受到金融服务设施缺乏、供给能力薄弱、激励机制不足和法律制度缺失等因素限制.优化普惠金融生态的路径主要有市场准入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监管制度创新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公共资源配置主要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导致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出现巨大差距,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现代化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对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提供提出了新的要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民的基本生产条件,是农业生产基础的基础.加强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关键在于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创新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2.
农田水利建设视野的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洪文  张应良 《改革》2012,(1):93-100
我国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满足不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根源在于资金匮乏和动力不足。改变这种状态的逻辑起点是进行供给制度创新。政府主导是其基本职责所在,社会参与则需要动员激励。农田水利建设动员机制应该是国家动员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的整合,动员主体的培育与动员方式的选择就成为农田水利建设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应从建设法律规章、完善公共财政、建立合作机制三个方面着手,促进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3.
制度是经济增长中的内生变量,西北地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制度供给不足。基于"三权分离"的张掖景区经营权转让改变了原有产权合同,是一种制度创新过程。张掖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变迁主体是临泽县、张掖市两级发展型政府行动集团,次级行动集团的制度变迁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变迁方式属于渐进式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景区经营权制度变迁的动力为发展型政府的创新追求和利公、利他的社会效益追求。张掖景区经营权制度变迁对西北经济欠发达、旅游资源富集区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卢林 《新疆财经》2005,(6):26-30
基础设施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其建设和营运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增长。目前,中国基础设施投资供给仍以政府为主,由于国内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强劲和政府投资预算相对不足,资金供给缺口严重,基础设施市场投融资体制仍存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的空间。本文着重对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供给进行分析,对基础设施市场供需失衡的现状,在制度创新上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善投资供给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探析——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根据实际调研,分析农村信用社在当地的发展状况和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情况.结果表明,新沂市农村合作银行(Sunny Bank)的建立是农村信用社制度在当地进行创新的成功案例.它的盛大开业,使其服务"三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认可度大大提高.然而,不容忽略的是,它仍然存在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制度变迁理论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瑞仙 《开发研究》2008,(2):140-143
在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成为必然,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严重的制度供给不足。为此,必须以社会公平为建制理念,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要方式,重视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培养公民意识,廓清政府责任边界,克服原有制度路径依赖,推进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7.
温涛  谢家智 《改革》2007,(8):65-70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得到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路径。必须准确把握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并在制度创新的框架下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现代农业风险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程宇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38-42
公共治理理论内涵着自组织治理的理念和机制.以"反思的理性"为基础的自组织治理,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机制"形式理性"和行政机制"实质理性"的不足,有助于实现现代行政改革和创新所追寻的"善治"目标.目前存在着社会自组织能力不高、社会自治因素不完备、第三部门作为公共事务供给主体的力量相对弱小的现状,决定了我国自组织的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受控自组织"的发展轨迹.基于此,增进自组织能力,首先需要遵循政府作为主导推动的能力建设路径;同时积极培育中间阶层、社团和社区组织;另外还要努力促进公民意识和自治精神的化育和养成.通过这些路径,势必有助于达到增进公民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促进政府行政能力与社会自治能力和谐互动和持续提升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供给主导“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位,同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不足也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技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金融抑制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疏理和评述近年来我国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现状,重点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进入新的阶段,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独特金融抑制形式和影响进行制度分析,透析了我国现行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与西部经济中相关配套制度供给不足而带来高额的交易成本,并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西部地区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思路,尝试构建适合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和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