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游离于征信系统之外,这一部分信用信息的缺失,导致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信贷主体的信贷信息,给金融机构带来较大信贷风险,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征信系统已势在必行.从现状来看,许多小额贷款公司希望尽快接入征信系统,但也有部分公司对接入征信系统顾虑重重.为更好地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工作的顺利开展,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对辖内小额贷款公司当前接入征信系统的现状、面临困难及存在顾虑的原因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作为混业经营的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在规模经济、协同效应及降低单一业务所产生的行业风险等方面,具有其他金融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目前,我国也有一些事实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如中信集团、中国光大集团、平安集团、德隆集团等。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也正在筹建金融控股公司。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又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1.商业银行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征信产品发展的历程与启示   (一)美国的征信产品是一种专业化的信息收集活动   征信公司之所以能够从事信用信息的咨询服务活动、提供具有权威性的征信产品,关键在于征信公司能够广泛收集各方面的信用信息和数据.并形成规模庞大的数据库系统,从而非常全面、完整地掌握每一个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和信用行为特征.在美国,各征信公司信用信息数据的规模和丰富程度是非常惊人的.……  相似文献   

4.
李蕾  王雪 《征信》2016,(8):34-38
当前,我国互联网征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互联网征信具有的全新征信服务理念及先进的数据处理模式极大地推进了征信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征信市场的发展.但是,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互联网征信面临的业务风险及其发展局限也不容忽视.因此,应注重完善互联网征信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建立相应的接口规范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专业化数据公司,提高征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互联网征信业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方琦  林学杰 《金融论坛》2004,9(4):10-15
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都建立了成熟的社会信用征信管理体系.目前,我国的征信管理系统建设主要是十多个省、市、地区在各自行政区域范围内建立的区域性征信管理系统.作者在考察我国多个地区的征信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总结了尚存在由政府包揽、管理规章过于粗略、信用信息被垄断、把政府信用网站的数据等同于征信服务公司的数据、征信公司普遍亏损以及当成政绩工程建设等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在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建立征信管理体系的模式,信息公开和保护个人隐私及企业秘密,政府、征信公司和企业三方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征信市场,谁主沉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先后成立了一些民营征信公司,一些外资征信机构也在国内开展业务,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和信息咨询公司中介机构实际上也在从事征信业务……  相似文献   

7.
简析世界各国征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信是指某一机构(如征信公司)对法人或自然人的信用状况和与此相关的其他信息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评估.从专业分工角度看,征信注重于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其基本功能是代理客户对交易另一方的资质、信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为决策人选择授信、选择贸易伙伴、签约、确定结算方式以及处理逾期账款等提供参考.经过多年的发展,征信行业形成了一定的种类或层次,即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互联网征信的需求也日益凸显.结合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征信机构的发展现状,对目前互联网征信机构发展面临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信用信息共享难度较大,以及个人隐私难以保护等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通过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信息主体的维权保障,以及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征信信息共享机制等途径,推动互联网征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代言 《银行家》2004,(11):34-37
我国征信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大多数省份及一些大中城市,成立了一批以银行为发起人的资信评估公司,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民间投资的征信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专门从事征信业务的机构200家左右。另外还有许多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担保公司、信息咨询公司和贷款服务公司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互联网征信的需求也日趋丰富和多元化. 根据当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征信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新型征信机构的三类路径,指出在互联网征信机构发展进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准入限制和监管标准不明确、信息安全存在风险隐患、信用数据难以实现共享等问题. 今后,应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互联网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强化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以推动互联网征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和征信知识的推广普及,征信报告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信息主体对征信修复的需求也愈加强烈.本文对我国征信修复的方式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鉴欧美等征信业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征信修复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在业务不断拓展的同时,风险控制方面先天不足的弱点也逐渐显现出来,有可能形成大量潜在的信用风险。本文通过对辖区部分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查,旨在揭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村镇银行加快共享征信信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黎  郝川 《征信》2021,39(6):46-49
随着征信制度建设在我国快速发展,征信主体信息逐渐被重视,我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金融机构报送形成的征信不良信息引起的诉讼案件渐增,信息主体对不良信息的理解及法院裁判也各有不同.金融机构不能将所有贷款逾期信息均视为征信不良信息报送至征信系统,理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不同情境作具体分析;征信管理部门也须尽审查之责,以保证...  相似文献   

14.
阐述金融机构在日常征信业务活动中常见的违规行为,分析征信违规行为在个人信用信息保护、征信查询、查询信息保密等方面引发的法律风险.建议将征信纳入法律体系,完善金融机构征信内控管理制度、提高征信从业人员素质,强化征信监管,扩大征信宣传,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地征信系统非法查询和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征信系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从基层央行的视角分析征信系统信息泄露事件,认为基层央行应该从创新征信监管手段、推动征信系统接入机构建立自我约束机制、防范征信信息泄露的路径等方面加强对信息泄露的防控.同时,人民银行总行、征信中心可出台相关制度和措施,加大对外部利益驱动的威慑力度和警戒作用,从根源上杜绝征信非法查询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何珊  梁峰  马小林 《征信》2016,(12):38-40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广泛应用,大数据信息对征信信息数据库建设的作用逐渐被社会公众所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征信行业在信息采集方面仍存在信息来源单一、信息不共享等诸多问题.因此,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在严格审核信息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扩大数据信息采集来源,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同时,完善征信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征信主体隐私,加快建立规范的征信数据采集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建成商业征信、金融征信、行业征信和地方公共联合征信并存的社会征信体系,其中地方公共联合征信为我国特有的征信模式. 在现阶段商业征信、金融征信尚不能满足全社会信用服务需求,且全国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尚难启动的情况下,开展地方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十分必要. 地方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主要有政府主导运营、市场化运营等投资运营模式和省级统一、省市两级、省市县三级等数据征集模式. 综合分析各模式的优缺点,建议地方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选择政府主导运营的省市两级数据征集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8.
小额贷款公司加入征信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贷款公司在试点的基础上,得到了快速发展,正成为金融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收集的借款人信用资料加入征信系统是完善国家征信体系建设的需要。日益发展的人行征信系统为小额贷款公司传输和查询信用信息提供了可能。本文针对我国征信系统现状,提出小额贷款公司加入征信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征信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公众的维权意识逐步提高,征信投诉事项也呈逐年上升态势。选取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办理的征信投诉典型案例,针对我国现行征信投诉处理配套制度在征信信息报送标准、不良信息告知、征信投诉受理范围、征信投诉核查处理期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完善征信授权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不良信息报送事先告知义务的核查范围、明确征信信息采集与报送标准、完善征信投诉办理机制、优化征信工作机制等,妥善处置各类侵害信息主体权益的征信投诉事项,维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逐步深化,社会公众对个人信用信息关注度不断提升,个人征信权益保护难题也逐渐显露.本文结合我国征信建设实践中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现状,在对我国个人征信权益风险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征信权益保护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我国个人征信权益保护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