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受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传播也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先是由一批广西籍在外的进步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引入广西,同时北京、上海的学联和中央、广东的团组织在广西进行一系列的马克思主义宣传组织活动,继而由广西区内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并继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传播过程中,抗战时期的产物——广西学生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广大工农兵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广泛的传播,起到了承上启下,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高校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广西师范学院研究基地、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2月15日在广西师范学院召开。来自武汉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发改委、广西日报和南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广西师范学院学生近200人与会。广西师范学院副厅级调研员、广西  相似文献   

3.
简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博 《理论观察》2013,(1):18-20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器物阶段的学习: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政治体制方面的学习;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层次的学习。五四运动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研究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来说明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为对传统媒体的继承与超越,新媒体传播呈现出诸多"后现代主义"特征。新媒体"自媒体化"、"去中心化"和对"主体间性"的强调使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困境。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应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利用好新媒体个性化、亲民化、互动性强等特点,在不断更新的文化潮流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也给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新的挑战。本文根据拉斯韦的传播学理论,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四个方面入手,就如何增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阵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近年来,广西高校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重视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在注重理论创新、加强理论社团建设、建设红色网站、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动第二课堂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坚持和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了重大影响,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条件下如何克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重塑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信仰成为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8.
依据“时间演进”和“学科发展特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传播阶段、初步形成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和在当代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阶段.梳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把握其规律性,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尽美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山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当今学术界对其研究甚多,但是仅仅是对王尽美生平、思想以及思想发展的历程,对于王尽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性的研究还很少。文章在梳理已有的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王尽美在山东选择性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地域条件、王尽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活动以及王尽美的历史贡献等方面整合材料,找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作出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文章中试图从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在广东早期传播的特点:与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斗争;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农运会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文章中试图从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在广东早期传播的特点:与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斗争;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农运会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紧密地将马克思主义同社会主义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更是党中央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中结合已有的理论体系进行创新的成果。"四个全面"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和三个基本规律四个方面解读"四个全面"的内涵,有助于我们科学的把握"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框架内,以传播学为视角,从三个方面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大众化,即传播内容的创新性和时代性、传播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传播机制的制度性和长效性.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大众化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4.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刊成为马恩经典著作传入中国的最早传播工具。中国近代报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系统保存马克思主义著作、联系读者和译介马克思主义思想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没有近代报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1月8日,由广西社科联、广西民族大学主办,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基地、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基地承办,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改革与战略》杂志社协办的中国第六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胡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前常务副所长、清华大学中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影响,探索新媒体时代重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途径:充分利用新媒体来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法律方面对新媒体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7.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图像化传播为民众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开拓了新途径。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图像化传播工作,应从“谁来传播”“怎么传播”“如何保障”三方面着手,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内容供给、创新全媒体传播方式、强化全媒体传播空间治理、建立科学高效的评价机制五个维度精准发力,形成深度融合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格局和良好网络生态,确保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石冰 《理论观察》2012,(4):10-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过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考虑大众化过程q-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据此分析大众化的有效传播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考虑马克恩主义的整体性特征,结合当前大众文化的语境和大众化对象的阶层分布。综合这些因素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才可以更有效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化普及。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决定的.本文从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上入手,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和思想道德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的关系等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渊源,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丰富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上个世纪社会的重要思潮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广泛思考思考和关注,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其重要代表被不断的研究和探析.本文在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产生的现实原因、产生的理论依据和重要影响这四个方面,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并对其意义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