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结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地理标志产品的不断增多,同质化现象开始困扰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本文通过对福建白茶产业发展的分析,提出基于地理标志品牌结盟的思路拓展白茶产业的市场空间.以战略联盟的方式实现地方特色产业的良性成长与多方共赢,提升福建白茶产业整体市场竞争实力,并以此期待对地理标志品牌同质化情况下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探索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定边县白于山区发展干杂果产业现状,分析当前该县白于山区干杂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定边县白于山区干杂果产业发展必须采取强化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巩固干杂果产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贮藏、保鲜与加工业,实现供产销一体化;设立干杂果研究机构,培育多品种干杂果满足市场需求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熟悉他的人都说,少年时期的余步贵是个内向的、有点木讷的人,但谈到茶的时候他会瞬间变得滔滔不绝。茶里茶外,判若两人。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让他能够沉下心来,专注于学习思考。16岁,他是稻香茶厂一名普通的技术员;25岁,他担任稻香茶厂茶叶加工厂的副厂长;33岁,他担任稻香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37岁, 相似文献
4.
5.
候鸟掠出线影,年轮增添新纹。常州农发行历经16年的磨练和发展,已成为了常州地区支农领域的开拓团队。借助其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和推进,龙城双翼齐展、延续生态的风景线如此美丽。科学谋划——生态农业画卷层层展开茶园似毯、果树满山,生态农业的画卷层层展开:白茶1100亩,绿茶600多亩,经济果林2000多亩,鱼类700亩,成为全省最大的白茶生产基地,并逐步成为与天目湖相匹配的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论中国的茶艺及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兼谈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甚至远播青藏高原,并且出现了“茶道”一词。但是陆羽的《茶经》及以后的茶书都不提“茶道”,而是重点阐述品茗艺术(茶艺)。相反,日本将中国的饮茶引进本国之后,却发展为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茶道。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中日两国茶文化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文人们将饮茶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日本的僧侣由将饮茶变成为佛门清规。 相似文献
11.
天目湖新镇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黎世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天目湖的水资源,促进新镇的持续发展,依据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以2007年为评价基准年,在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天日湖新镇水生态系统的利用价值进行了价值评估,评估结果:天目湖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162亿元/a,其中文化、旅游功能价值为2.80亿元/a;调蓄洪水的价值为0.67亿元/a;供水功能的价值为0.572亿元/a;提供产品的功能价值0.12亿元/a.天目湖新镇水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旅游、休闲文化娱乐方面. 相似文献
13.
14.
推动农旅融合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其中茶旅融合对推动茶产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信阳茶产业规模大,地域分布广,涉茶人口多,带动能力强,是广大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此外,信阳茶区具有十分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与浓厚的田园生态氛围。因此,推动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于促进信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在农旅融合和茶旅融合的背景下,分析了信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茶旅产业融合下信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17.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必须进一步发挥扶贫产业的重要作用。在吉林省的扶贫产业项目中,种植业和养殖业占有较高比重,相对于其他产业,二者对于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坚持绿色发展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 )生产现状我国是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内茶叶消费潜力巨大 ,增长加速 ,内销总量为 4 6 5 7万吨 ,花、绿茶占 80 % ,消费结构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从总体来看 ,低档茶叶将逐渐被淘汰出市民消费市场。茶饮料将加快分割饮料市场 ,特色茶、礼品茶市场正在扩大。我国茶叶生产区域分布明显 ,红茶区主要在广东、云南 ,乌龙茶区主要在福建 ,花茶区主要在福建、广西、湖南等。近年来 ,我国的茶叶生产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特色茶产区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发展的新亮点。如新昌的龙井产区 ,平江的银针产区 ,安溪的…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蔬菜水果的卖难买责现象可谓频繁发生。每到秋季蔬菜水果上市之时,从南到北部分地区的蔬菜水果就会遭遇“低价滞销”难题。比如今年自入秋以来,部分地方相继出现了大白菜、苹果、橘子等品种的低价难销的现象,更有甚者,在山东一些地区还出现了蔬菜价格跌破菜农成本价,从而导致这些“丰收”的蔬菜被扔在地里无人收的“怪事”。然而,这些“低价”的蔬果产品却难以承受渠道成本之重,难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进入流通体系的“最后一公里”,而处在流通体系终端的市民并没有感觉到蔬果价格有明显的下降,不得不面对高昂的蔬果价格。“卖难买贵”现象的同时出现,不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更是不利于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