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6-2018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预决算数据库数据,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下的基层“三保”支出状况。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目标设定是基层“三保”支出不足的重要诱因。从支出结构上看,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的提高对基层保基本民生支出的抑制作用强于对保工资和保运转支出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的提高增加了基层政府对科技、金融与产业发展的投入,并反映为县级人均GDP的提高。本文还发现:随着经济增长目标的提高,官员政治激励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对基层“三保”支出的抑制作用均被强化;对于前期经济增速越快的地区,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的提高对其“三保”支出的抑制性越强。本文研究旨在说明,基层“三保”支出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缘于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以及“层层加码”诱发的地方财政支出偏好锚定,改变“唯GDP论英雄”的绩效评估方式仍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一、农产品流通中的“地方保护”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地方政府或部门单位通过下指标、设关卡、定收购任务等行政措施,限制农产品在价格刺激下自由“外流”。可把上述现象叫做“地方保护”。就其目的不同,“地方保护”的类型可分为五种:保国家任务型,保外贸出口型,保城市消费型,保地方工业型,保价格型。视其手段不同,“地方保护”可分为四种:关卡型,指标型,“合同”型,反向“关税壁垒”型。  相似文献   

3.
沪郊动态     
上海农民全部享受“镇保” 为适应上海郊区新一轮发展需要,上海决定在郊区范围内全面推行“小城镇社会保险”(简称“镇保”)。“镇保”的模式,可以形象地概括为“24 X”。其中的“24”是指“镇保”的基本费率为24%,它以上一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四川省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耕地保护基金(以下简称“耕保基金”)制度,创新了耕地保护机制。2008年10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写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耕地(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是否能推行?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推行中会...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进程,上海决定在郊区范围内全面推行“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坚持基本保险的前提下,加快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发展。上海农民待遇有可能超过“城保”水平。 “小城镇社会保险”简称“镇保”,这是上海在加快社会保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局面。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保增长的大局要求.各显其能.纷纷大念“保”字经:保出口、保产业、保企业,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保项目、保市场、保信心,等等。其中反映出的积极进取态度值得肯定.但对各类“保”中存在的一些不科学的苗头与倾向需要引起警觉。  相似文献   

7.
为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正常有序地进行深化改革、有效地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保障农村信用社资金、财产和职工人身的安全,深入贯彻落实“5.25电话会”精神,总行信用合作部于1994年9月22日至9月26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农村信用社“三防一保”工作座谈会。来自全国十三个省、市的信用合作管理处处长及联社代表30多人出席了会议,研究讨论了《关于加强农村信用社“三防一保”工作的意见》、《农村信用社“三防一保”责任书(示范)》,汇报了“三防一保”工作情况,交流了“三防一保”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农村工作通讯》2009,(15):19-19
一、“新农保”新在哪里? 说“新农保”是因为以前有一个“老农保”。“老农保”1986年开始探索,1991年试点推开,但由于制度设计、社会条件、配套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到1999年进行了整顿规范,“老农保”的工作基本停滞了。农民对参加“老农保”积极性也不高,因为当时筹资是“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实际上许多集体没有补助的能力,政府扶持政策又长期不到位,最后就剩下农民自己缴费给自己养老,而“新农保”新就新在政府要拿出真金白银来补贴农民养老。  相似文献   

9.
《农村财务会计》2009,(7):16-16
在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新华保险借鉴其比较成熟的国际经验,在市场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设计出了针对农村市场不同类型客户的三款产品,包括与银行存款关联的意外保险“喜来保”、为小额贷款的借款人量身设计的“借贷保”、关注农村育龄妇女的“母婴保”。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通讯》2011,(14):44-46
在“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0年行动”中,江西省南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面部署,全市上下步调一致、密切协同、分工合作,按照“双保”行动的工作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扶持政策,集聚要素资源,强化项目打造,重点推进“水禽、水稻”主导产业,梯次推进“水产、花卉”特色产业,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产研融合、“保、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建成了产业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体制机制灵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体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总体框架全面高质量构建。做强种业“芯片”,打造世界一流的国家水禽基因库种质资源是核心战略资源,是种业的“芯片”。  相似文献   

12.
《上海农村经济》2011,(8):15-16
浦东新区周浦镇横桥村毗邻周浦镇中心区,该村土地总面积为1775亩,其中已建和规划建设使用土地1543亩,占89.9%;总户数为643户,1573名村民,已有460户、1228人动迁。2010年3月2日,经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村民委员会机制,全体村民实现了“农转非”并纳入了“镇保”。  相似文献   

13.
转型社区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过渡的中间社会形态。“保留村”和安置小区构成转型社区的两种场域样态。本文在农民与国家关系的分析框架基础上,遵循义利平衡到福利泛化的研究路径,运用“过程-事件”比较分析方法,基于南京市溧水区西旺社区的案例,考察东部地区强发展逻辑下的“保留村”和安置小区农民的国家观。研究发现,强发展逻辑表现为“保留村”的“强项目下乡”和安置小区的“公共服务泛福利化”。经历了“保留村”从“项目动员”到“项目造点”和安置小区从“以帮代管”到“高标托管”的转变后,转型社区农民的国家观从保持已久的国家义利观向国家福利观变迁,并产生了阻碍城镇化发展、解构农民组织化、削弱国家治理效能等后果。问题的破解需要正视地方政府强发展逻辑的负面影响,重塑农民的国家义利观。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3月1日到11月30日,国土资源部将展开为期9个月的“双保行动”(即保增长、保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土地政策从一开始就不走偏、不折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东省深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以重大建设项目为牵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支农投入机制。截至2020年9月底,全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57.9亿元,同比增长69.5%。  相似文献   

16.
刘升 《农村经济》2024,(2):114-124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农村老人的养老已成为一个重要且急迫的问题。基于对四川珠镇的调研,研究发现,农村老人家庭的养老经济基础已从传统的“土地保障”变成了“土地保障+社会保障”的混合型模式,由此构成了“半耕半保”的新型农村老人家庭养老经济基础。“半耕半保”的经济基础建立在三层逻辑基础上:第一,农村老人养老保险收入的持续增加使得养老保险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第二,农村家庭从“三留守家庭”向“空巢家庭”转变所导致的“老人农业”萎缩,务农收入降低。第三,农村老人家庭“生存型消费”的低消费特点。在老龄化、少子化、城镇化背景下,“半耕半保”保障了农村老人家庭经济的“低强度”均衡,具有基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半耕半保”改变了传统农村老人以“土地自养”的模式,通过务农和养老保险收入的结合,构筑了一种“自养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保障了农村老人的老年生活,有利于农村家庭发展能力的提升,降低了我国的养老成本,因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河南省农资打假“红盾护农行动”行动3月9日正式启动。此次行动旨在打造农资绿色通道,整肃农资市场,在农村春耕生产来临之际,使广大农民能够用上“放心种子”、“放心化肥”、放心农药”,维护农民利益。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资市场监管具有特殊意义。国家工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副司长王树燕对河南去年以来率先开展的农资打假“红盾护农行动”给予了较高评价,指出河南集中开展的“打假冒保春耕”、打假冒保三夏”、打假冒保秋收”三大战役有力地打击了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保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河南“红盾护农行动”…  相似文献   

18.
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加快推进,人口增长与“三化”进程峰值处于同一阶段的背景下,保护民生、保障发展、保护耕地(以下简称“三保”)的矛盾更加凸显,统筹城乡土地管理与利用的难度日益增大.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三保”的统一,显得迫切而重要.重庆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直在科学谋划、努力推进统筹城乡土地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19.
程德华 《粮食知识》2000,14(5):84-85,82
“九五”期间国家加强了基础建设投入,特别是确立建设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的重大决定;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储备局并分批计划了中央粮库建设项目。湖北钟祥国家粮食储备库扩建项目就是其中项目之一。在建设过程中成功实现了“三保一控,即保工程质量、保施工安全、保廉政建设,控制工程投资不突破概算,作法是:  相似文献   

20.
资源性产品价格失衡会对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利用产生挤出效应,影响制度质量和诱导寻租行为,抑制要素利用创新活动,导致创新机制受损,形成“荷兰病”的风险;对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严重负效应,导致要素不当利用,阻碍结构优化提升,增大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的风险。资源性产品价格失衡的校正路径:要按照保基本、促公平、可持续的原则,建立差别化价格政策体系,形成资源性产品价格失衡的纠偏机制、校正机制,提升民生福利、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