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历中国汽车市场从井喷到平缓的市场转变后,一直积蓄能量的自主品牌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蜕变期。其标志是,上汽、广汽、北汽、长安、奇瑞等国内车企均开足马力争抢中高端汽车市场,"低质低价"的帽子渐渐开始甩落。不过2013年,注定是自主品牌的大考之年。新年不久,就传来两个消息,一个是好消息,一个是坏消息。好消息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近日表示,"新的公务车采购政策出台时间已经临近",自主品牌得到了政策倾  相似文献   

2.
方芳 《经营者》2013,(9):130-135
毫无疑问,在自主汽车产品品牌力较弱的今天,徐和谊决意倾全集团资源和力量打造北汽集团的企业品牌,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牌创新从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后,"从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成为中国汽车业新的历史使命。衡量汽车强国的标准中,最无争议的一个是:是否拥有世界级的汽车品牌,这恰恰也是中国汽车最缺乏的。  相似文献   

3.
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国内消费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而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自主品牌建设目前还存在驰名世界的自主品牌相对较少,经济实力与品牌实力不对等;出口贸易仍以贴牌为主,"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地位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自主品牌价值和科技含量偏低、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较弱;企业资源相对欠缺和核心能力不强;自主品牌的发展环境亟待优化等困境与障碍。新时代下我国自主品牌建设要牢固树立品牌的质量、创新、文化意识,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政府的推动作用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积极作用,建设"品牌强国",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强国",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创立自主品牌、保护自主品牌是必然选择.驰名商标是民族工业的龙头,是中国经济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近来,"百雀羚"等老品牌入列国礼名单,触发了不少人的记忆,引发了一股国货热。"百雀羚"、回力鞋等曾风靡一时的自主品牌,纷纷成为国人追捧的对象。中国传统的自主品牌很多,影响力一度很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市场经济等问题,导致命运多舛。当前,重新发掘老品牌的价值,要通过技术研发、品类建设、营销创新等市场化运作手段,赋予其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一、创建与维护我国保险公司"民族"品牌的必要性 "品牌"是一个企业产品形象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商誉的重要标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创建和维护自己的特有"品牌"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到我国的保险公司来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泰康人寿"等等就是我们的服务品牌,在顾客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梦想始终是中国汽车人的难解情结。中国一汽作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历经雄关漫道,孜孜追求,不仅走出了一个自主品牌的创新之路,而且在历经风雨后让“红旗”高高飘扬,开辟出我国中高档轿车自主品牌的新天地,值得我们格外感叹、珍惜和尊敬。这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骄傲,也是国人的自豪。  相似文献   

8.
素有"中国鞋都"美誉的晋江市,是中国最大的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和世界运动鞋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制鞋业作为晋江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借助鞋博会的推力,晋江鞋业走出了一条从低端到高端、从仿造到创新、从粗放经营到精细运作、从贴牌加工到自主创牌、从小工厂到上市公司的转型发展之路。当下,晋江鞋业仍不断地创新发展模式,力推产业升级,努力打造更为坚实的产业集群及更有力的品牌竞争力,为让晋江鞋业"航母"誉满全球。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国政府信息系统审计发展途径这个问题,学界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存在"国外引进"与"自主发展"两种典型的观点。事实上,单纯依靠"国外引进"是行不通的,"自主发展"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却是最终发展的方向。因此当前除了对国外理论进行消化外,研究者和审计人员还需要不断探索、试错和创新,逐步形成适合我国现状的政府信息系统审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可谓是"中国制造"的多事之秋,一位国际观察人士甚至说,"人们对中国制造的恐惧需要5年时间才能消失。"谁在阻挠中国品牌走向全球?中国品牌走向海外究竟有何新路径?埃森哲亚太区客户关系管理咨询业务副总裁陈泽奇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则表示,"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第一道关卡是知名度",更为重要的是,中国CEO在拓展海外市场时,要抛弃以前那种"不惜代价抢占市场"的思维,转向重"品牌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思路。  相似文献   

11.
开场白:2011年8月8日,由中国国际商会和品牌中国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品牌节正式拉开了序幕。来自国内外政府、学术界、工商界以及媒体界的8000余名嘉宾出席了当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开幕式活动。本届中国品牌节以“诚信与创新”为主题,从“重构诚信、深化创新”两个关键点着手,继续深化品牌革命,着力探寻自主品牌的发展路径,提升自主品牌竞争的实力,推动自主品牌群体崛起,为中国赢得更多的尊敬。本期圆桌恳谈请几位参会嘉宾谈谈他们对中国发展自主品牌的认识和体会,以及“诚信与创新”在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上汽自主品牌面对新的市场环境、竞争态势和发展速度的挑战,从创建"宅捷修"服务品牌着手,从提升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着眼,以用户满意百分百工程为载体,全力加强服务文化建设,从而提升上汽自主品牌竞争力,谋求自主品牌的成功突围。上汽自主品牌加强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中国汽车发展形态来说,服务文化和品牌的竞争是继质量、成本、技术之后的新一轮竞争。从外部竞争环境看,自主品牌必须强化服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双钱"已成为引领中国轮胎产业发展的自主品牌。2003年,"双钱"被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列为重点培育的"十大民族品牌";2004年"双钱"牌全钢子午胎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5年"双钱"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确定为"中国世界名牌"培育对象。  相似文献   

14.
莫谨榕 《潮商》2015,(6):45-46
从当初走街串巷的百货郎,到如今中国日化领域的新锐品牌创始人,从拥有数十家惠林百货商行的"百货大王",到坚持自主创新、研制出安全无害日化产品的行业领军人物,从销售终端转战制造领域,顾惠林一路坚持、不断投入,终于在国际巨头林立的日化行业闯出了一片天.说起成功的秘诀,顾惠林总结道,"爱拼才会赢"的潮商精神和坚持环保、坚持创新、坚持品牌的企业文化是康绿宝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康绿宝弯道超车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动力,自主创新是民族昌盛、繁荣发展的源泉。创新引领世界,创新改变中国。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高新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与会代表畅所欲言,打造了一场思想上的盛宴,为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注入了动力。本期"圆桌恳谈"请几位嘉宾畅谈他们对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在发达国家中,国民生产总值中60%的部分来自于品牌产业创造的价值.如拥有众多全球著名品牌的美国,完全可以不需要制造业,而只需要通过经营品牌,就可以创造出不菲的价值.目前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只有不到20%的价值是由品牌制造业所贡献出来的.因此,中国离不开制造业的兴旺.问题在于,"中国制造"只是强大中国经济发展的策略和过程,而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和终点,因为制造不能"制造"出一个强大的中国,而经营是能"经营"出富强的中国,中国经济若要持续发展,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品牌经营的问题.经营品牌,政府部门要尽哪些责任和义务呢?读者可以从本文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索分析中国自主品牌未能实现国际化的原因并寻找相应合适的对策,探索了中国品牌发展的现状,从品牌发展的区域特点到品牌发展中的问题着手,寻找存在自主品牌“国内化陷阱”的原因.最后,本文从品牌生态环境、品牌差异化、电商潮流、文化品牌、生产基地国际化等分析中国自主品牌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8.
颜光明 《经营者》2013,(8):70-71
从"模仿秀"起家的吉利到"想修车买奇瑞"的拿来主义,再从"小红旗"奥迪到"小宝马"骏捷的进化,自主品牌正在发生或已经开始裂变将是不争的事实最近,奇瑞汽车在上海发布了一款新的战略车型艾瑞泽7,被看做是奇瑞品牌的新形象,定位在竞争最为激烈的A+级市场,针对的竞争车型是一汽-大众速腾。发布会上,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说,"我干汽车29年,到今天我们敢说会造车了。"无独有偶,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广汽传祺GA3以战略车名义在广州番禺下线,竞争车型瞄准的是长安福特的  相似文献   

19.
<正>在"群雄割据"的汽车市场,哈飞汽车是国内汽车产业中最早的自主品牌企业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汽车行业至今,高举自主品牌大旗的哈飞汽车走出了一条艰辛的自主创业之路。企业在发展中始终坚持联合引进、自主开发的道路,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政府官员所乘坐的公车选取本国车是国际惯例,但在时下的中国却恰恰相反,错误的观念支撑着这一事实。但如果一把手改变态度,做好榜样,那将给自主品牌巨大支持。今年两会期间,"公车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两会之上,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等自主品牌车企的领军人物,作为人大代表是否与相关政府官员讨论了此事,不得而知。但整个汽车行业,无论是车企还是媒体甚至是行业协会,都非常关注这一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