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社会的进步,动物福利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消费者倾向消费保护动物福利的产品,抵制伤害动物福利的产品,动物福利正影响着企业的国际营销活动。文章从动物福利的内容出发,阐述了动物福利与企业的国际营销活动的关系,分析了动物保护组织在企业国际营销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研究了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对企业国际营销活动的影响,提出切实提高动物福利水平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慧 《江苏商论》2010,(12):13-15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了"原产地形象——产品评价——购买意向"这一原产地效应研究的基本模型,抽取168个界于18~35岁年龄区间的消费者样本,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敌意态度与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其次,上述群体对日货存有明显的敌意,这一态度降低了其对日本产品的购买意向,但并不影响产品评价;第三,偏低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与(日本产品)产品评价和购买意向有较低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但凡近现代中外关系的重大事件中,商界常遇"爱国"与"私利"问题之尴尬,在"济南惨案"后的抵制日货运动中也不例外。广州商界在商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抵货运动,但与广东各界对日经济绝交会的措施产生不少纠葛,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4.
抵制外货往往成为了近代中国民众民族主义运动的核心内容,在民族主义情感的表达方面,民众之间并无多大差异和分歧,渝商也同样地表达了其爱国主义诉求。但抵制日货给部分商人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导致部分商人面临破产的危险,而他们承担了运动的成本不但未有得到补偿,反而被时人乃至后来的研究者斥为民族主义缺失之"奸商"。对于商人而言,抵制日货运动不仅是爱国主义政治运动,更重要的还是经济的绝交运动,所以"国权"和"利权"是贯穿始终、难以取舍的。  相似文献   

5.
广告是企业产品宣传和营销的重要手段。随着广告宣传的竞争日益激烈,恶俗广告层出不穷,对恶俗广告进行抵制的声音也日益增强。通过分析产品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博弈,探究在产品宣传中恶俗广告日益增多的原因及影响消费者抵制恶俗广告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叶茂中 《广告导报》2005,(5):104-105
从“抵制日货”看消费伦理 如果购买一个产品会伤害到你的感情,你还会去买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面粉增白剂的使用对于市场中交易双方产品信息的影响,指出由于面粉增白剂增强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无法正确甄别面粉的质量,劣质面粉将会驱逐优质面粉进而影响消费者福利。因此,禁止使用增白剂将有利于消费者福利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商》2012,(18):17-17
近年来,每逢中国与他国关系发生冲突,"抵制洋货"便成为部分国人的强烈诉求,此次中日钓鱼岛风波亦不例外。9月中旬以来,全国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游行,抗议日本政府"购岛"闹剧。在两国政治关系急剧恶化的背景下,从民间到学界,出现了一股声浪,主张"抵制日货",采取经济制裁手段,迫使日本让步。中日经贸关系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9.
收取通道费是跨国零售行使买方势力的典型方式。本文将供应商区分为差异化产品生产者和同质产品生产者,结合双边市场的理论和模型研究,将零售商的服务纳入到模型分析,并将其内生化,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零售商收取的差别化通道费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结论表明,零售商对差异化产品收取通道费对其均衡价格没有影响,但是可以提高零售商的服务水平和降低同质产品的均衡价格,因而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福利;但是,零售商对同质产品收取通道费会带来消费者福利的下降。据此提出了通道费的规制建议,并提出了关于跨国零售买方势力的规制思路。  相似文献   

10.
粮食出口禁运是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敏感的国际贸易问题,粮食禁运政策的实施会对相关各国的生产者福利、消费者福利和总福利水平产生影响.本文通过禁运政策实施对各国福利影响的经济学分析,进而分析禁运政策效应,为国家粮食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反倾销税的本质是实施反倾销、保护公平贸易的有力工具。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滥征反倾销税,并没有达到保护国内产业的目的,反而导致国内消费者剩余减少,并进而导致进口国整体福利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环保型产品,从而产生了对环保型产品积极的消费意愿。然而,在实际购买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因素,使消费意向与消费行为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异。本文尝试厘清环保型产品消费中消费者"言行不一"的矛盾态度所产生的内部原因,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一般消费行为路径、分析环保型产品消费影响因素,并探寻矛盾态度在环保型产品消费中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们处在一个变化的社会中,产品和企业的更新速度加快,出现了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电商企业的竞争加剧等这些问题。现在电商企业主要通过分析大数据来寻找消费者的偏好,但是这种通过大数据的精准营销仍然存在缺点,例如淘宝上基于消费者行为数据的推荐会使消费者视野受限。消费者在历经"需求-选择-购买"这三个阶段时,从始至终都需要用"心理"来支配购买行为,所以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是由消费者的心理主导,要推测和影响消费者行为,就需要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所以更为科学的是基于消费者心理的深层营销。人的心理因素是难以捉摸、变幻莫测的,在不同的情景下会产生变化,我将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进行量化,从源头进行深度分析,寻找影响消费者心理因素。电商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制定策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有效地销售产品并获取更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14.
小焕 《现代商业》2013,(24):12-15
一个抵制日货,就是爱国的表现么?是不是你我只记得丰田、三星等源出日本,却忘记了真正的国耻日?是不是只有抵制日货才是新时期爱国的唯一途径?2013年7月7日,正好是周末,大部分北京人都会被刺耳的警报声吵醒,睡眼惺忪,一脸茫然。殊不知,76年前的此刻,中日军队在离此不远的卢沟桥激战正酣,次日,日军占领北京全城。76年,如同一梦。同样是在中国,2012年8月19日,中国很多城市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要素配置扭曲下的贸易分工福利模型,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不同贸易分工格局下内部要素配置扭曲对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揭示: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无关,其背后隐藏着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创新失效的事实;在产品同质竞争条件下,贸易条件恶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福利改进;在产品比较优势分工中,发展中国家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的开放,将使其经济福利改进,并产生对国外资本流入的依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根源不是比较优势陷阱也不是贸易分配不公的"马太效应",而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自由度政策选择落入内部要素配置扭曲陷阱的结果,渐进式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应是发展中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现象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产品线索与消费者选择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商品价格和物流费用对消费者态度产生负向影响,商品销售量和物流正面评价对消费者态度产生正向影响;消费者态度对消费者选择起到中介作用,同时消费者态度对消费者选择产生正向影响;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涉入度的提高,消费者选择会受到产品价格、产品品牌和产品销量的影响也就越大;消费者对产品的涉入度较低时,消费者选择更容易受到物流费用和物流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获得交易效用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根本原因,而交易效用的获得与消费者的参照物有密切关系。对商品或购物环境产生的第一印象就像"锚"一样很容易成为消费者的参照物,参照的结果决定消费者是否能够获得交易效用,进而影响购买决策。本文在阐述交易效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企业或商家应该如何从产品角度、购物环境角度、销售渠道角度以及消费者思维习惯角度来设计消费者的参照物,使消费者获得交易效用,产生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企业开始引入"推荐奖励计划",用以鼓励现有顾客向其他人推荐其使用过的产品或服务。本文研究了推荐奖励计划中"奖励额度"和"奖励分配方案",对消费者推荐意愿的影响,分析了口碑传播媒介和产品涉入度的调节作用,认为奖励额度会增强消费者的推荐意愿,而且随着奖励额度的增大推荐意愿会逐渐增强;奖励分配方案也会影响消费者的推荐意愿,与只奖励现有顾客相比,在同时奖励现有顾客和新顾客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推荐意愿更强烈,口碑传播媒介和产品涉入度会对以上两种影响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家用汽车的普及,个人消费者对于成品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成品油价格的变化往往会对个人消费者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将站在个人的角度,分析零售成品油"变异期权"的有效性,同时分析潜在的风险,试图对该产品进行尽可能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消费者选择日趋多样化的时代,企业必须不断创造新营销方式,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情感依恋。本文以"拟人化沟通"为切入点,通过两个实验分析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和产品类型对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影响,发现拟人化沟通与消费者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对品牌产生品牌依恋;产品类型对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无论是否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对于享乐型产品都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对于实用型产品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时,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当品牌不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时,安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因此,可以通过拟人化沟通的营销方式激发消费者的拟人化感知,促进消费者与品牌建立情感联系并形成品牌依恋;企业应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最有可能产生品牌依恋的消费者身上,应注重消费者定位,避免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