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一种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量化分析工具——GEM模型,构建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表,对该集群的供给要素、需求要素、结构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竞争力的综合分析。表明: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一定的竞争力,其资源、供应商与本地辅助行业、内部市场、外部市场等指标得分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设施、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方面得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后者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并从"基础","企业","市场"方面给出了提升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以辽宁汽车产业集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一种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量化分析工具——GEM模型,构建了辽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表,对该集群的各要素进行了竞争力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在设施、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方面得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因而从"基础","企业","市场"方面给出了提升辽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阐述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指出从内部因素来看,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存在着两大核心问题,一是集群结构不合理,二是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较低。所以,希望在这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江苏省光伏产业为研究主体,运用钻石模型对光伏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品牌竞争力、区位竞争力、规模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和人才科研竞争力方面,江苏省光伏产业有很强的竞争力;而在产业灵活性、产业均衡力、应对危机能力、原材料自给力和政策力就较为欠缺。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各省市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从市场拉动、企业集聚、创新推动和资源基础四个维度,选取23项指标构成光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建立评价模型。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光伏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呈现地域不平衡和两极分化,形成以江浙为主,华北、中南为辅的空间布局,以此提出我国光伏产业空间均衡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82,自引:0,他引:82  
产业集群竞争力不仅可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而且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思路 ,依次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和来源机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与竞争力、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产业集群治理机制与竞争力 ,以及产业集群政策与竞争力等六个方面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 ,最后总结出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敏 《改革与战略》2011,27(3):149-152,179
产业集群战略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培育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但也不可忽视产业、企业竞争力弱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惟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才能培育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文章建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石化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实证分析了厦门海沧石化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并不高,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企业间分工协作关系松散、企业技术创新效益不高、产品缺乏竞争力、集群产业链短、配套能力欠缺是制约厦门海沦石化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和完善,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新的产业组织形式逐步得到应用.但是我国现有的产业集群普遍缺少应有的内部创新机制、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和创新环境.因此,如何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进一步探讨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和传递机制,无论对于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还是促进区域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纺织服装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产业集群是服装产业的重要结构形式,所以利用服装产业聚群的优势,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我们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政府因素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服装产业集群和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企业员工信息的系统组织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组织是一种适应信息社会生产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 ,本文在分析科层组织存在的问题以及IT对组织变革的技术与环境支持基础上 ,提出了网络组织的基本概念、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12.
张黎  温超  姚飞 《科技和产业》2020,20(10):143-148
签派放行工作作为航空公司运行管理的中枢,其安全水平对航空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运用DEMATEL-ISM法对签派放行中人为因素影响进行建模分析。首先,基于已有研究并与专家讨论构建签派放行中人为因素体系。接着求出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划分因素体系层次结构。最后提出改进建议。结果表明规章管理制度与教育培训为本质致因因素,且与企业理念同为关键因素,在因素体系中既与其他因素较为密切的联系且影响着其他因素,又有较高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港口投融资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晨 《港口经济》2003,(4):19-20
一、我国港口投融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有近1500个港口,对外开放的港口达130个,每年接纳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0多艘船舶,基本上形成了大中小配套、通用性和专业化兼备的港口体系。这些港口的建设资金,从投资来源上讲,主要是国家、省、市财政投资和企业自有资金的投入。它有力地保证了港口设施建设,促进了港口的发展,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依靠国家财力和企业自有资金来从事港口建设,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尽管国家对港口建设的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1995年投资68亿元,2000年81…  相似文献   

14.
刘璐  瞿科 《特区经济》2004,(12):162-163
一、什么信息在上网为了提高商品房交易信息的透明度,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方便房地产登记,2004年3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转了《上海市商品房销售合同网上备案和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上海市新建商品房的销售(包括预售和现售)均应按《办法》规定进行合同网上备案和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中影响决策的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在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过程中主要影响签派员决策的关联因素模型,将复杂的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分析各因素的重要程度,通过算例验证及数据分析,提出的基于层次分析的运行控制辅助决策模型能为最终的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钱烨  陆林  朱付彪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9):8-12
文章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重要性一绩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从创意、文化、科技、建筑、服务和基础设施感知价值等六大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上海世博会游客感知价值的基本状况,结合专家打分法获取感知价值权重,并对游客的感知价值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感知价值和服务感知价值的权重较高,但是其服务感知和文化感知价值综合评分较低;创意感知、基础设施感知以及科技感知价值综合评分较高。采用IPA方法分析认为上海会展旅游在进一步提升质量以及提高游客感知价值和游客满意度的过程中,应深度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者购买过程中价值观的养成。如何针对文化营销中存在的差异性问题进行跨文化管理,渐臻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Hofstede文化维度视角,阐述各文化维度下不同的消费者行为特征,并运用Probit回归分析模型研究文化营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各文化维度下消费者行为受文化营销不同程度地影响作用。本研究对企业文化营销中营销策略的制定和优化具有一定的管理意涵。  相似文献   

18.
破坏性创新是兴起于国外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一项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它没有科技上实质性的突破,却能够成为快速实现技术跨越的新途径,目前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的认同。文章主要是从价值网络视角分析破坏性创新,首先概述破坏性创新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接着比较了持续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的价值网络并分析适合破坏性创新成长的新环境;最后通过新价值网络的研究来解决破坏性创新过程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洪爱梅 《科技和产业》2013,(11):179-181
采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到反映城市经济水平的指标为城市综合得分,以反映港口经济水平的指标为全港货物吞吐量和城市综合得分两个指标研究连云港市港口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连云港的港口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港口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 knowledge economy has marginalized its most important dimension-peopl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 and its role in the competition in relation to the changed nature of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ker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are examined. The paper also holds that the continuum perspective, in which knowledge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has both tacit and explicit characteristics, is of particular value when considering the knowledge strategy of an organization. Whereas the former perspective presents a well-known dilemma, the continuum perspective permits the specification of a strategy in which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a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can be obtained, in principl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xplicit/tacit dilemma that leads to a possible way forward in resolving the dilemma for organizations through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