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工业污染数据为样本建立三维时序立体数据表,运用极值熵值法测度中国环境污染排放强度,从税收总量和税收结构双重视角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利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对税收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①2000—2016年,中国环境污染呈现上升趋势。2003年以前,东部地区污染排放强度高于中西部地区,此后,东部地区环境污染改善明显;2005年以后,中部地区环境污染压力上升;2012年以前,西部地区污染排放强度呈现交替升降的演变趋势,而近年来西部地区环境污染压力超越东部和中部地区。②从税收总量来看,政府间税收竞争显著抑制污染排放,是一种"趋优竞争"。③从税收结构来看,增值税竞争加剧污染恶化,企业所得税竞争有效抑制污染排放。④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税收竞争程度低,对污染排放影响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税收竞争对污染排放的影响较为显著。⑤从政府环境管制来看,政府间税收竞争与政府环保政策相互影响,显著抑制环境污染。改革官员晋升考核体系、完善税收分权体制和实行差异化税收政策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它主要通过影响企业决策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而作用于经济增长。通过对经济增长门槛假说的检验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税收竞争的积极效应大于其消极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税收竞争的积极效应小于其消极效应,抑制经济增长。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中国并未出现恶性的税收竞争,但各地区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可见,地方政府只有合理利用税收竞争手段,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基于我国当前情形下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模型,并以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动态模型分析,研究了我国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实际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基于中央地方税收分享比例与地方收入获取行为规范程度两方面的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存在影响。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该结论,指出分税制改革后各省份税收分权指标对税收增长的初期影响为正,但正向影响在不断减弱并转变为负向影响。规范性指标从总体来看对税收增长呈现负向影响;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规范性指标对税收增长主要呈现负向影响,而东部地区则主要呈现正向影响。基于此,本文得出结论认为,我国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变动对税收增长呈现正向影响,即提高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将加速税收增长,降低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将减缓税收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内横向税收竞争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中国国内横向税收竞争为研究对象 ,在对中国国内横向税收竞争现状归纳的基础上 ,分析了导致中国国内横向税收竞争的主要原因及税收竞争对财政经济运行带来的双重影响 ,提出从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深化税制改革以及强化税收竞争行为的外在约束机制等方面 ,来实现中国国内横向税收竞争的健康、公平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阶段,税收竞争与税收可持续增长关系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从高质量发展视角出发,用熵值法测算2013—2019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税收可持续增长指数。使用面板模型从税收总量和税收结构两个层面实证分析税收竞争对税收可持续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税收总量看,税收竞争阻碍了税收可持续增长;从税收结构看,增值税竞争对税收可持续增长的抑制作用大于企业所得税竞争。(2)总税收竞争、增值税竞争和企业所得税竞争均抑制了税收可持续增长,且估计系数呈现出递增趋势的单一门槛效应。(3)异质性检验发现,欠发达地区的总税收竞争和增值税竞争对税收可持续增长的抑制效应大于发达地区,企业所得税竞争则相反。税收竞争对税收可持续增长的影响效应为鼓励发展可持续性税源、规范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8.
新经济地理学为中国税收竞争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集聚租的存在有助于获得税收竞争优势,利用我国1994—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产业集聚与税收竞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产业集聚对税收竞争有正向影响;就地区而言,产业集聚水平高的东部地区获得了税收竞争优势,已由恶性税收竞争转向良性税收竞争。建议实施促进产业集聚的政策,创造政府征收集聚租的空间,实现税收协调。  相似文献   

9.
笔者利用我国30个省1999年~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权度的提高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也说明了财政分权可能会降低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的管制力度.同时笔者还发现,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和上一期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将加重本期环境污染程度,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9—2013年中国21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工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减少工业污染排放、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污染排放具有循环累计因果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排放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但长期内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波动的解释力将超越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92-2008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环境规制竞争对生产率增长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SO2减排对生产率增长及其构成有正向影响,说明SO2的减排竞争将会促进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相反,工业COD减排对生产率增长及其构成存在不利的作用。这种不利影响不是由省际间环境规制竞争引起,而是由废水治理策略不当造成的。这些研究结果似乎表明,环境规制竞争并非是发展地方经济的"良策"。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00-2008年西部地区十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贸易与环境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西部地区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和贸易开放度的增加加剧了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结构效应和环境政策则减少了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而技术效应对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效率是生产过程中潜在可实现的最少污染排放量与实际污染排放量之比,企业能否提高环境效率取决于环保投入的产出水平。文章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基础上估算了中国1986-2007年省级水平的环境效率,结果显示:中国的环境效率较低且增长缓慢,其中中部地区环境效率最低,西部地区环境效率最高。目前的环境管制方式在东部较为有效,对中西部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环境管制不但要针对污染物当量,还要综合考虑企业的成本、利润水平等因素,才能更好治理污染。  相似文献   

14.
税收分权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利用1999-200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对税收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分区域看,提高税收分权度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消极作用。其原因并不是税收分权本身对经济增长有消极作用,而是不合理的税收分权制度安排,抵消了分权带来的激励效果。因此,要提高税收分权对经济增长的激励效果,就必须理顺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权关系,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理顺中央和地方间的事权关系,明晰各级政府的税权范围;理顺税费关系,规范制度外收入渠道,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局部均衡模型,探讨了中国环境污染影响劳动供给的具体机制。采用ARDL方法构建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并利用1991—2010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环境污染会显著降低劳动供给水平;从长期来看,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劳动供给水平会先升后降;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加大环境污染对劳动供给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1998~2005年中国污染密集型和中、低污染型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不同污染类型工业行业的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污染排放,恶化了中国环境;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化对污染密集型行业和中、低污染行业的污染排放均有显著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控制污染密集型工业行业的污染排放有显著的作用;污染密集型行业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其行业污染排放有显著影响,进口商品结构变化对各污染类型工业行业污染排放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我国30个省份200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人口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规模、家庭小型化是加大我国环境污染程度的主要人口因素;年龄结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工业废气和工业固废的排放,而对工业废水的排放起到抑制作用;此外,收入水平、研发强度、工业结构和贸易开放也是影响我国环境污染的其他重要因素,只是对于不同的环境污染指标而言,它们对其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Considering a Nash equilibrium in which a developed country chooses the amount of foreign aid and a developing country sets the emission tax rate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received aid allocated to public abatement of pollution, it is shown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recipient country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will reduce the level of cross-border pollution and benefits the donor though its foreign aid i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9.
李斌  赵新华 《财经研究》2011,(4):112-122
文章将环境污染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纯生产技术效应、纯污染治理技术效应、混合技术效应、结构生产技术效应、结构治理技术效应和综合效应,并运用37个工业行业2001-2009年三种主要废气排放数据实证分析了工业经济结构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废气减排的贡献,得到如下结论:纯生产技术效应、纯污染治理技术效应在减排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工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工业废气减排的作用效果不明显,相对2001年甚至还加剧了环境污染;结构生产技术效应和结构治理技术效应都对废气减排起到了促进作用,环境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工业结构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