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森林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是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和绿色GDP核算的重要基础,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将加快推动森林资源纳入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工作的进程。条件价值法(CVM)作为森林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一种直接方法,对于评估"非市场化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特别是森林环境资源的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该类非使用价值的分量众多,实际核算时应先进行系统分类,然后逐一加以测算。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森林环境资源的供求分析,采用开放式支付卡法作为CVM的引导技术,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居民消费意愿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Logistic模型、因子分析确定社会价值的具体构成。最后,根据非参数估计方法计算个人支付意愿,从而极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回顾了2008~2015年国内外文献中对非木质林产品绿色供应链的模型构建、低碳发展、关系协调、流通效率、经济收益以及绩效评价体系等内容,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了总结和研究。文章根据林业绿色供应链和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定义创新性地提出了非木质林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定义。指出了未来非木质林产品绿色供应链的研究方向,如:供应关系模型、低碳发展改革方案、风险管理、物流外包、流通效率、逆向物流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绿色供应链为背景,针对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均没有足够的动力单独提高农产品绿色度的问题。[方法]提出供应链成员采取合作研发的方式共同提高农产品绿色度,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协调契约进行利益的协调分配,使双方利益均达到最优。[结果]产品绿色度的提高会带来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当产品成本降低率较高,或者成本降低率较低且消费者绿色度偏好很低或很高时,供应链成员会考虑投资农产品绿色度的研发并采取集中式决策方式获取最大化利润,此时,农产品最优价格降低,绿色度提高,消费者效用增加,产品销量提升,促进了农产品的有效推广。[结论]产品绿色度是影响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博弈进行协调,对于绿色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庄二平 《农业经济》2014,(2):116-118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与农产品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息息相关。因此,减少食品安全风险,应加强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从生产经营理念、农业科技水平、绿色供应链各环节管理等方面着手,确保人们享用到安全、放心、绿色、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对企业生产和整条供应链的运行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问题,在考虑供应链系统相互关联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动态非正常程度投入产出模型(DIIM)模拟洪涝灾害导致企业非正常程度的动态运行状态,测算洪涝灾害给供应链系统带来的直接损失及关联损失。以2021年马来西亚洪涝灾害影响下的某制造业供应链系统为例,选取相关指标对洪涝灾害导致供应链系统中断带来的关联型损失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洪涝灾害引发的供应链各节点功能下降程度由需求端和供应端两方干扰共同影响,非正常程度和损失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仿真数据直观显示了洪涝灾害下供应链中断发生、扩散及恢复过程,有助于决策者对洪涝灾害下供应链系统运行进行分析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利益损失的内在行为机理,为农地整治项目利益损失补偿机制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运用禀赋效应理论提出农户利益损失内在行为机理的理论假说,并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40份农户问卷为样本,采用定序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对耕地被占用禀赋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农地整治过程中农户存在经济损失和主观损失,青苗压占、林木损毁、田块分割只存在经济损失,为补偿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差值;房屋拆迁、坟墓迁移和耕地占用经济损失和主观损失并存,主观损失源于禀赋效应引起的农户主观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认知差异。研究结论:不具有禀赋效应的物品发生损失时,应根据物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补偿;具有禀赋效应的物品发生损失时,应根据禀赋效应的强弱对不同性质财产实行差别化的补偿策略,同时,也应避免过高的禀赋效应对要素的正常流动带来负面的影响,才能保护农户的利益,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农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其创业的绿色转型推动城乡绿色供应链的建构,在满足城市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基础上建立城乡双赢关系。本文提出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绿色转型,即通过专业合作社构建绿色农产品供应链,运用绿色供应链的思想,推动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绿色转型,构建完善的城乡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在满足城市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实现返乡农民工的绿色创业。  相似文献   

8.
极端气候事件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选取对气候变化敏感并且脆弱性较高的农业领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产效应法对其由于极端气候事件而产生灾害(干旱、水涝和热带气旋)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采用社会调查法对人员和房屋损失进行估算,并简单分析了目前的农业灾害风险救助体系,接着预测了2020年稻谷、小麦和玉米3种主要农作物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的经济损失。最后指出,加强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研究和针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性能力建设对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粮食供应牛鞭效应是粮食供应链中一种特殊的现象。需求信息在粮食供应链中发生了多次放大,不同于以往工业产品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针对粮食牛鞭效应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利用模型对粮食牛鞭效应的动态机理进行了推导,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粮食价格迅速上涨的原因,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正成为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购买绿色健康的食品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的追求,基于南京市民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和实地走访数据,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来探讨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因素,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这三个角度,通过实证分析甄别影响因素,得出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是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这两个因素的结论,针对影响因素从农产品供应链角度,提出了优化完善供应链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洪涝灾害非经济损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相对滞后的洪涝灾害非经济损失评估现状,运用大量实例,对洪灾生命健康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失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洪涝灾害非经济损失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究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的影响效应与内在机制,以期从环境政策的角度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提供对策建议。研究方法:Super-SBM模型、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低碳试点政策对试点城市的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考虑地区与时间特征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该促进效应为1.16%。机制分析结果显示,首先,低碳试点政策的实施对于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具有促进作用,并表现为第一、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和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其次,低碳城市建设所引致的城市创新能力的增强,通过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提升效应。研究结论:应通过持续推进低碳试点政策改革、结合本地产业特征引导产业转型、鼓励技术引进与创新等措施促进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绿色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周明天  徐彬 《山西农经》2022,(4):109-111+151
基于中国2003—2016年20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低碳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经济增长;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低碳试点政策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市场化水平提升等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打造优势农产品供应链,成为当前发展中国家农村扶贫的新思路。本文对贫困地区农户参与供应链的减贫效应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利用中国定西地区32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户参与优势农产品供应链对其脱贫具有积极的作用,表现为农户发展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及时间、投入生产设施装备、加入合作组织、进入供应链中下游重要环节、参与供应链相关的非农工作、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户脱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此,贫困地区政府应确定当地的优势农产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打造优势农产品供应链,并鼓励农户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农业产业集聚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剖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农业绿色化和现代化发展。方法 文章基于1998—2018年中国省域农业发展数据,引入空间因素,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 (1)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2)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周边区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3)财政支农、工业化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城市化、对外开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 应把握省域农业空间关联规律,推进区域农业绿色、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布局农业产业,并从财政支持、城镇化、工业化、自然灾害和农业开放水平等方面推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从土地利用的角度重新审视绿色空间的概念和内涵,建立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绿色空间生态评估体系,并将该方法体系应用于北京市通州新城的案例研究,度量绿色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GIS技术、比较分析法。研究结论: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绿色空间生态评估,在土地利用规划及其相关生态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州新城案例研究表明:通州绿色空间的主要生态功能在于废物处理、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等非物质性生产方面;农田是通州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大贡献者,贡献率从2001年的47.4%下降到2004年的41.2%,林地贡献率则由14.7%提高到22.7%,其他各主要地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比例随面积的增减也有显著的变化;河流湿地在提升区域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面的贡献突出,改善水环境质量对建设通州“滨水宜居新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较为严重,工业消耗大量水资源,且工业废水对水体污染极为严重。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含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并利用面板固定效应的Tobit回归模型对浙江省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以寻求节约绿色水资源的途径。研究发现,对外开放水平对浙江省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起到促进作用,而环境规制则起抑制作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高浙江省节水能力和污染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11-2021年中国沿海省份的数据,通过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lacks-Based Measure(SBM)模型对海洋渔业生态效率进行测度,探究其时空演化趋势区域差异,结合投入产出冗余率计算分析效率损失的原因,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1年沿海各省份渔业生态效率平均值为0.734,东部海洋经济圈的海洋渔业生态效率值最高,北部、南部海洋经济圈内各省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有较大的地区差异性;投入产出冗余分析表明我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非期望产出较高;从影响因素看,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海洋渔业科技、环境规制和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水平对海洋渔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基于此,从投入产出冗余和影响因素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提升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19.
林业产业管理的新动态:林业绿色供应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绿色供应链中的绿色制造拓展到林业资源培育等环节,研究林业产业多目标管理的新动态——林业绿色供应链问题。在对一般绿色供应链的基本思想和发展动态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内涵、特性、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并探讨了其应用领域的相关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提出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指出其核心问题是林业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的协同共生,即绿色共生问题;勾勒出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理论基础——绿色共生理论的基本内涵;并以林-浆-纸产业链为例,对林业绿色供应链共生系统的结构和共生模式研究提出了建议。同时指出了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新途径,为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研究提供了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企业属于"新经济"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互联网企业在投资、筹资以及营运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此外,除了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传统财务指标外,互联网企业的价值评估还受到该行业自身特点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等因素的影响。针对互联网企业的特殊情况,对传统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引入非财务指标、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实物期权法来完善企业估值,为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