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公司没有及时揭示风险,并误导投资者,事后又加剧投资者恐慌,扩大了危机的破坏程度,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期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与规范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
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后,评级机构在此次危机中成为最直接的批评对象。本文对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探讨,并对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信用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批评人士开始质疑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对投资产品的信用评级的有效性,分析了中国的信用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信用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信用经济和信用体系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人们对美国的信用经济模式和信用体系产生怀疑,尤其对以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为代表的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运行监管模式和评级技术展开猛烈的批评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据报道,美国“次贷危机”的扩散让信用评级机构的诚信遭受质疑,为此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监管机构、财政部和中央银行正讨论2004年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制定的信用评级机构的《操守准则的基本原则》(Code of Conduct Fundamentals for Credit Rating Agencies)以协助改革信用评级行业,恢复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级债危机逐渐蔓延全球,演变成一场全球信用危机,长期以来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备受指责。资信评级行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透明性、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手段之一。从长期发展来看,危机的发生为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即借鉴次贷危机后发达国家对评级行业采取的一些措施,结合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现状,提出促进该行业规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反垄断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然事件之后,尤其是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信用评级寡头市场结构备受关注,人们认为三大评级机构的垄断势力对信用评级质量下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理论界对于信用评级市场是否需要促进竞争和如何促进竞争的问题争论不休。美国政府通过发布规则对改善信用评级的市场结构作出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美国信用评级业及其未来的监管政策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日下,同时也使得美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暴露.金融创新背景下的美国信用评级业其实存在着许多内在矛盾和困境.因此,以下三个方面将是其监管政策调整的重点: (1)强化竞争机制,调整信用评级现有市场结构; (2)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评级活动的可审核性; (3)保证评级活动的独立性,促使评级结果的公正与客观.  相似文献   

9.
赵国君 《经济论坛》2011,(2):185-187
次贷危机将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暴露无疑。本文将讨论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试图探讨其表现欠佳的深层次原因。针对2006年《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可能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0.
尹中卿 《资本市场》2012,(12):22-23
随着信用评级的数量不断增加,业务方位不断拓展,信用在今天对国家、社会、政治、经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都有很大的影响。但很不幸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信用评级机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责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美国的安然事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爆发的目前正在演化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都充分暴露了世界现行评级模式的弊端,凸显出在金融新型产品和主权评级领域,确实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理性选择:强化竞争与弱化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信用评级机构已经多次与重大的金融事件有关:1970年Penn Central运输公司的破产案、1994年的橙县破产案、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安然破产事件和2002年worldCom破产事件,再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无不存在信用评级机构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强化信用评级市场的竞争和减少对信用评级的依赖是如此的重要.而2006年的<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和2010年的<恢复美国金融稳定改革法案>的相关规定也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主权信用评级与金融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主权信用评级波动对金融市场安全的影响和传递机制,探讨了主权信用评级、国际投资银行以及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并从加强对外资机构在华信用评级业务范围和评级流程的监督管理、推进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建设、理顺评级过程中所涉各方利益、探索投资者的法律保障等5个方面,就促进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公正和稳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焦谯 《经济研究导刊》2009,(35):161-162
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出空前的危机,随即席卷全关并波及全球经济。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重新从根源上分析危机爆发的成因,吸取次贷危机教训,进而得出政府应加大对房地产市场合理调控力度,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审慎进行金融创新,要重新认识信用评级机构的角色和定位等措施来防范此类危机在中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级债危机形成中的角色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全球化,这场涉及美国众多金融机构的次级债危机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信用危机,而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却备受指责.论文重新审视了芙国信用评级机构运营机制的固有缺陷,通过揭示信用评级机构对次级债危机形成的责任,提出我国要以次级债危机为鉴,通过规范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使信用评级机构真正承担金融风险监督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美国爆发次级债危机,导致多家金融机构倒闭、股市大跌,影响到美国及全球金融市场,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有关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整个住房金融市场信用风险被放大的原因。进而得出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应归因于证券化后放款机构、抵押贷款经纪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而利率的上涨只是此次危机的一个诱因。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信用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向投资者提示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是其原因之一。金融危机使得评级机构面临着声誉危机,这也显示出声誉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本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过声誉溢价模型考察了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并结合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缺失动因,提出了重塑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提高评级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韩玎  鲁篱 《财经科学》2014,(4):32-41
基于对信用评级结果的依赖,评级机构的错误评级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评级机构因评级中的欺诈、重大过失而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日渐增多,美国、欧盟的相关判决表明其开始不断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的民事法律责任。但在设计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机制时应当确保各方都有审慎的激励、确保权责相一致。而诉由的选择、对评级机构的过错认定等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贺晓波  李杨 《现代财经》2008,28(4):21-24
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全球化,以及参与美国次级债券的投资机构众多,美国次级债危机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信用危机,而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却备受指责.这场全球性的信用危机为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评级机构掌握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定价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在国际上的信用评级机构完全被美国垄断,而且奉行的都是对内对外双重标准,这对于像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而言最为不利。本文主要从信用评级机构的威力,信用评级机构的阴谋以及怎样应对评级机构的垄断作出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陈虹 《资本市场》2012,(8):68-70
<正>安全资产是指获得AAA评级的发达国家的主权债资产和高等级公司债资产,特别是由一国政府发行的主权债曾被市场认为是零风险资产。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后,全球投资者疯狂追求安全资产。目前,投资者认为的安全资产主要集中于美国国债、德国国债和日本国债。安全资产在逐步减少资产的"绝对安全"这一概念不仅标志着信用评级机构的最高评级,而且融入政府部门审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