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和重大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引领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怎样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需要从基层的不断实践中寻找答案。本期聚焦遴选了几个地方在推动文化建设中的做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任务。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随着业务的迅猛发展和改革的持续深化,其企业文化将会沿着怎样的轨迹前进?为此,本刊"企业文化"栏目推出"文化你我谈"子栏目,期望大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探索与争鸣。本期所选三篇文章,作者均提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一是针对当前金融企业存在的伪文化现象,如何正本清源,去伪存真;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与儒家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三是探讨了雷锋精神如何在与时俱进中发展成为金融企业文化的重要基因。期望这些探索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总结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毛泽东、邓小平建党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体现了加强党的建设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辩证统一.对企业来讲,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就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绘就了文化改革发展的蓝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粮食行业文化、粮食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履行好粮食部门职能的重要抓手,是促进粮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高青县委、县政府以繁荣发展社会文化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深入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与经验,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加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上海市农村文化的建设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8.
实施“文化名县”战略铸就腾冲新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腾冲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明珠,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腾越文化”蕴含丰富、特色鲜明,是云南八大地域文化之一。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坚持走“文化成就腾冲”之路,是腾冲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积极实施“五项战略”,打造“文化名县”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是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再一次集中讨论文化课题。什么是文化?从不同的视角、维度、功能诠释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宽广外延,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其基本共识是: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是大众精神生活消费的基本权益;文化是世界新兴生产力和经济引擎。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绘就了文化改革发展的蓝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粮食行业文化、粮食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履行好粮食部门职能的重要抓手,是促进粮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食粮。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就应当更加自觉主动地认真总结、深刻思考、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大力弘扬和不断发展粮食行业、粮食企业文化,为振兴粮食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下面,仅就如何加强粮食行业文化建设作一探究。一、充分认识粮食行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的决定》,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决定》首次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郑晖行长在10月26日总行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先进企业文化是兴行之魂,要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贷文化是一家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农发行构建先进信贷文化指明了方向.加强农发行信贷文化研究,推进信贷文化建设,为全行业务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对于促进农发行改革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信贷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一)内涵 信贷文化是银开在信贷活动中形成的体现银行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指在长期的信贷业务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由银行管理层提炼倡导的,并被广大信贷人员接受和认可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农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根脉,在新时期开发利用好农业文化资源,对于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对于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党的十七大都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为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据有关资料,2008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比1980年增长了30多倍;各级财政对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正是依托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势头,在农村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基于农耕文化的核心思想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首先,分析了农耕文化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的生态逻辑;其次,分析了农耕文化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路径;最后,从农耕文化植入现代农业发展及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创意所释放的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原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首次提出了要解放文化生产力以及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所谓文化生产力,是指人们围绕满足人类心理需求,运用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探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新时期引领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2012年农发行总行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山东省分行则从实际出发开展了"文化建设年"活动.就基层经营行来说,如何弘扬好农发行企业文化,如何防止文化建设"虚化"和"两张皮"是最关键的问题,本文结合实践,以山东省东营市分行为例,就经营行企业文化分层构建问题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0.
文化惠民工程体现了发展先进文化的实质,这项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提高全民素质,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文化惠民工程"是当前提升保定文化软实力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惠及大众、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课题组着重结合保定文化软实力实际状况,探求性地提出实现文化民生,普及公共文化共享的惠民利民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