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果说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红楼梦》呢?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有人看到了风花雪月,有人看到了宦海沉浮,有人看到了诗词曲赋,有人看到了阶级斗争……张爱玲更是考据到了极致:“十年一觉述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  相似文献   

2.
贺三宝 《会计之友》2007,(34):93-94
《红楼梦》不仅有文学价值,其理财思想也不乏闪光点.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红楼梦》中的理财经验,也剖析了其囿于条件而未能解决的一系列理财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到来之初,我国便加入了WTO,这不仅向世界经济一体化迈出了一大步,也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同时还为我国的"红学"研究开拓了新的天地,因此,我们从"红学经济"的新理论中也就看到了新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诞生.《红楼梦》问世以来,其研究著述应是其原文本的数千倍了,但真正有价值、影响的不外乎"索隐派"、"新红学"、"马克思主义红学"的著述,就这么三派,占"半壁江山"的大量的文章不过是重复前人的老路兜着圈子,在管理科学领域并无新意,由于受环境限制也不可能有新的东西发现,来填补管理科学空白.如今,我们趁知识经济的东风,《红楼梦》研究也应该卷入"知识红学"、"红学经济"的创新浪潮了.  相似文献   

4.
陈晋 《秘书工作》2014,(1):65-67
正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毛泽东是在1944年春天读到《甲申三百年祭》和《前线》这两部作品的。经他推荐,这两部作品在中国共产党从抗战胜利前夕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发挥了其他文字书籍难以替代的普遍教育作用。《甲申三百年祭》(以下简称《甲申》)是郭沫若为纪念明末李自成起义失败三百周年写的长篇历史论文,连载于重庆《新华日报》1944年3月19日至22日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作为在高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从百科全书似的《红楼梦》中可以得到很多关于行政管理方面的启示.贾母人性化的管理是较为理想化的管理.王熙凤的杀伐决断在管理中具有较高工作效率.宝、黛作为清醒的旁观者,他们的建言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红楼梦》中上下级相处模式对高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中包含许多承载民族特色和文化个性的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因其不可译性而备受人们关注,因此成为《红楼梦》英译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为基础分析《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期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7.
刘予希 《中外企业家》2009,(16):154-154
清代曹雪芹经典名著《红楼梦》中,多回章节提到酒令,作者进行详细描述的酒令达10余种,但是关于《红楼梦》中的酒令艺术,现有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以"酒"作为切入点,对《红楼梦》进行非文学的分析,探讨小说中酒令折射出来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胜寒 《审计月刊》2005,(10):51-51
该书是著名作家刘心武应中央电视台10频道(科学·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邀请,对大型电视系列节目《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一个书面结集,也是作者多年研究《红楼梦》的心血结晶。他从金陵十二钗中的秦可卿着手,详细考证了书中各人物的生活原型,复原了《红楼梦》诞生时的时代风貌。刘心武红学电视系列节目讲座,播出时间远非黄金时段——有人调侃说是“铁锡时间”,甚至说是“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风俗的角度探讨《红楼梦》中的酒文化;另一方面从人物身份的变化来探讨《红楼梦》中的酒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  相似文献   

10.
汪志 《乡镇论坛》2014,(30):36-36
读《红楼梦》第五十四回看到这样一个细节:元宵之夜,当大家都在准备看烟火的时候,贾母突然觉得腹中饥饿,王熙凤赶紧报匕了早已准备好的夜宵名单,可名单里却没有一样合老太太心意,最后贾母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杏仁茶。看到这里,笔者想起了故乡的杏仁茶。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塑造可谓是"刻骨铭心",但是只用"心狠手辣"来概述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是有失公平性、合理性的。一百零一回中表现出了王熙凤的真实与善良,也看到了她的孤独无奈与辛酸,因此应该客观的宽容评价王熙凤。  相似文献   

12.
厨子自杀     
霍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8,(12):130-130
作为一个搞新闻的,竟然没有真真正正看过《光荣与梦想》,这就跟搞文学的没有真真正正看过《红楼梦》一样,实在丢人。我曾多次尝试通读此书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只觉巨细靡遗啰里巴嗦,看到罗斯福上台就看不下去了。996页遑遑巨著,我却只记住了寥寥数笔一个小人物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翻译史上的奇迹,在其诞生不过百多年的时间内,《红楼梦》的翻译已历经百余年,已有全译本外文译本二十多种。作为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荣誉和地位,在世界文学中也受到高度重视。19世纪初,海外就出现了一大批《红楼梦》摘译本。  相似文献   

14.
他是红学研究里最精明的生意人、企业家中最有学问的红学者他的名字太过高频率地与《红楼梦》一起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二十年前,他是电视剧《红楼梦》的三个编剧之一。他说,悔不当初,哪怕吵着闹着也不该让导演王扶林删改他的本子。一年前,他是评委,评的是红楼梦  相似文献   

15.
生日,是每个人每年都必须经历的.因为人的社会性本质属性,使个人的生日庆贺举动变成了一种社交活动,从中也可窥探一时的社会生活.本文主要根据《红楼梦》中第六十二回中有关贾宝玉过生日的描述,试图从民俗学的视角分析其中生日礼物的流动、生日当天贾宝玉的主要活动.力求通过民俗学的方法解读《红楼梦》,还原当时人们的生活片段.  相似文献   

16.
正清明节那天,我在营区花园散步,看着漫天飞舞的柳絮,触景生情,忽然想起《红楼梦》中薛宝钗写的那首《临江仙·柳絮》,进而想起《红楼梦》中一些人物、情节和语言。之后,我又联想到毛泽东、鲁迅对《红楼梦》所作的一些评价。毛泽东认为,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写得最好的一部就是《红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被世人称赞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可谓名副其实。单说书中所表现出来的管理思想、方法、实践,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今天的企业管理依然具有积极意义。企业管理者不妨认真读一读《红楼梦》,借鉴其精华,对现在的企业管理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我国经典的文学著作,书中以独特的视角展示空间内部的形态。本文从功能因子、技术选择和空间艺术隐喻的表达三个维度对《红楼梦》的室内空间形态构成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对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实践性应用。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里有十二位正钗,她们或端庄,或灵动,或温雅,或爽朗。多年来,正是她们的纷繁个性让《红楼梦》获得了不朽的声誉,也正是她们的千姿百态让《红楼梦》俘获了众多女性读者的芳心。从9月份开始,新版《红楼梦》电视剧将在全国多个省级电视台隆重上演。这部未播就引发无限争论的电视剧也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杂志社女编辑们一致建议,从车市中选出十二款适合女性用户的车,让您在品味红楼的同时也来品品生活中的车。半边天的呼声立刻被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20.
应必诚 《秘书》2012,(10):45-48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简单地介绍一下《红楼梦》的创作情况,说一说为什么《红楼梦》有一个续书的问题。《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全书只有八十回,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也有研究者认为,曹雪芹已完成全书的创作,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八十回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