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汽车站和承运人作为向旅客提供施行及相关服务的经营者,一方面要履行经营者的法定义务,另一方面还要履行客运合同所约定的义务。在上述义务中,有一项可能会被汽车站和承运人忽视的义务——告知义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这样规定的:“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客运合同是双务合同,即双方都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且一方之权利即为另一方的义务。下面从旅客与承运人负担义务的角度讲述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3.
4.
为深入贯彻落实《道路运输条例》,从去年开始,各地运管机构开始在客运企业推行承运人责任险。在保险公司承保该险种时,一部分非经营性客车也参投了该保险。那么究竟非经营性车辆需不需要投保该险种?承运人责任险是否应被限定范围呢?  相似文献   

5.
第四讲 货运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一、托运人的义务。1.告知义务。是指托运人办理货物运输.应当向承运人准确表明收货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或者凭指标的收货人,货物的名称、性质、重量、数量.收货地点等有关货物运输的必要情况。  相似文献   

6.
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订立既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还可采用其他形式,如推定的形式等。运输合同作为合同的一种,既可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甚至推定等形式。  相似文献   

7.
《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客运经营者、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分别为旅客或者危险货物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客运经营者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旅客人身伤亡,行李毁损、灭失,当事人对赔偿数额有约定的,依照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参照国家有关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和铁路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的规定办理。”目前,国家有关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和铁路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赔付标准为4万元。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客运经营者、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分别为旅客或者危险货物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客运经营者存运输过程中造成旅客人身伤亡,行李毁损、灭失,当事人对赔偿数额有约定的,依照约定;没有约定的,  相似文献   

9.
2005年春节期间,在安徽合肥工作的刘某乘坐一辆安徽籍客车回老家探亲,随身携带了一只密码箱及两个拎袋。由于密码箱体积较大,车内不便放置,该车乘务员便让刘某把密码箱放在汽车行李箱里。车行至中途,被交警拦下,告知客车右侧行李箱门开着。刘某听到后立即下车查看行李,发现密码箱已丢失。随后,刘某与乘务员一同搭车返程寻找,未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路运输》2014,(1):28-2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保监局: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道路运输承运人责任险制度,提高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预防和抗风险保障能力,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有关规定,现就规范道路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的文本进行分析可知,公约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适用于机场之外的地面运输。公约缔约国法院根据自身国内法和国际条约缔结的情况,使用不同的解释路径将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适用到空陆联运的公路运段。这正是因为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的货运责任规则具有经济理性,能够成为空陆联运模式下承运人责任的规则范本。我国航空枢纽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制度支持,但目前我国国内法并不足以回应航运实践的需求。因此,建议参照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的货运规范修改我国《民用航空法》,确立单要素标准的责任期间、严格的承运人免责条款,以及无条件适用的承运人责任限额。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安全,规范道路运输经营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从事道路运输活动的人员、车辆、经营行为以及场站管理、车辆维修和驾驶员培训规定了一些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化学危险货物运输量逐年增多,道路化学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业户、运输车辆和从业人员逐年增加,加之企业经营规模小,运输车辆和设施设备老旧,管理混乱,安全投入不足,生产作业条件差,化学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运输事故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改善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状况,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系会议于4月22日和7月13日召开了两次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了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9月22日,部际联系会议对全国开展专项整治情况进行了总结。在专项整治期间,全国共对6003家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进行了集中检查,其中对466家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了限期整改,吊销75家逾期达不到整改要求的企业执照,注销35家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对38384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进行了集中检验,强制报废运输车辆1022辆,对一万多辆运输车辆喷涂了危险化学品警示标志。集中审查、教育培训从业人员20.8万人,取消上岗资格1319人,辞退或调整工作岗位716人。全国在道路上共检查危险化品运输车辆18.6万辆次,查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超载8471起,超速6066起,无资质驾运1065起,无证运输剧毒化学品2314起,擅自进入禁行区域4657起,在禁行区域内不按指定时间、路线、速度行驶2121起。各地根据城市、高速公路、国省干道的交通流量、路网结构等实际情况,统筹规划运输危险化学品通行的区域和路线。逐步建立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预和救援机制。通过各地公安、交通、安监、质检、卫生、环保等部门的协调联动,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止到九月份,全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153起,死亡53人,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0%和41%,使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保持平稳。但是,仍有部分地区没有按照时问进度完成集中整治任务,路面交通管控不力,源头管理存在漏洞,对生产、运输企业安全监管、宣传教育不到位,致使因超载、无资质驾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等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频发。广东、陕西、甘肃等省份对运输企业、车辆等整治任务的进度不足总数的60%,辽宁、黑龙江、山西、河北、内蒙古、湖北、四川、广西、重庆不足80%。目前,根据部际联系会议的部署,各地努力建立完善政府领导、部门监管、法律规范、政蓑引导、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建立完善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和沟通;各有关部门将总结工作经验,完善日常管理,落实责任,加强源头管理,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公众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宣传,增强公众和驾驶人安全防护和自救能力。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道路运输》2012,(4):20-2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全面落实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相似文献   

15.
张艳兵 《中国储运》2022,(2):111-112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业在发展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交通运输中的安全问题也更受到人们的重视.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在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中,极容易出现严重的交通事故,不仅会带来人员的伤亡,而且物质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要对铁路交通运输中的安全运输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安全管理研究,从而有效地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福建省客运市场发展及其发展的基础上,根据福建铁路现有客车开行情况和发展建设规划,以调整客车开行方案和结构为主要手段,对铁路客运进一步发挥优势,稳住和占据福建铁路中长途客运市场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等一系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特别是2005年《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9号)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然而,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的发展日趋复杂化,危险货物运输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路运输》2004,(12):62-63
道路旅客运输是道路运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以往相比,《道路运输条例》中有关客运的许可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路运输》2005,(7):36-38
为做好《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的宣贯工作,受交通部公路司委托,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于6月7~8日组织举办了该规定的宣贯培训班。在培训班上.交通部有关人士专门解答了一些同志提出的疑难问题,为便于各地学习和贯彻《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本刊编辑部将有关问题和解答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