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及实践经验分析入手,阐明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目前中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不适应性,并对其改革与完善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回顾上海农村30年的改革历程,研究改革给上海的农村经济社会所带来的深刻变化,总结上海农村改革实践的基本经验,这对于我们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上海农村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山经济》2007,(3):1-1
当前,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省第七次党代会要求唐山在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示范作用,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四城”的奋斗目标。完成省委交给的任务,实现市委提出的奋斗目标,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突出“一个中心”(农村经济发展)、“三大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保障、新农村建设体制保障),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以县域经济为基本支撑,以创建文明生态村镇为有效载体,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根本任务,狠抓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作出新的贡献。要抓住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四点,一是要注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要坚持工业强县理念。把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走“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关联互动道路。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息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加大支农资金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加速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现阶段我国在三农问题上最基本的土地制度。该制度确立三十多年来为农村经济的增长以及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在我国对内改革进入攻坚克难时期,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管理经营体制创新改革,以期引领新一轮农村经济增长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农村管理经营新的体制机制,来更好的推动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农村改革。随着中央两个一号文件的出台,国家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农业进入了无税时代。税费改革的实际效果如何,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个问题。作者对商南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7.
8.
9.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正>从整体来说,全国农民的绝大多数还无法凭各搞各去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应坚持走集体经济为主的道路,去扶持、引导、带领他们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自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三农问题再次成为全党、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是近几年来的事。 相似文献
12.
为配合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总体规划》的起草工作,我们到河北省藁城、井陉的部分农村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如何调整和制定财政支持“三农”的政策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与乡镇干部及村民的座谈,我们深深感到,近几年,随着党中央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实行了“一减免、三补贴”政策后,广大农民不仅种粮积极性大大增强,而且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认为,它已成为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制约,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研究加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的标准是农民“国民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样,中国也只有解决厂“三农”问题,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15.
宁波农村的改革发展,先后经历了从探索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废除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旧体制,到建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立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从实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到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体制转换和民营经济的大发展;从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个重大阶段。 相似文献
16.
又是一年春耕时,2月21日,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是三年来第三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清晰的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甘肃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甘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克服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33.23亿元,增长5.1%;占全省国内总产值2275亿元的比重为14.65%。粮食总产808.05万吨,农民人均收入2134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剖析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因,并从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改革30年来,太仓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依靠太仓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土地、劳力、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在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农民生产主动性的同时,引导农民放开手脚,发展过去划为“禁区”的非农产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长期处于徘徊状态的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民从贫困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