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环境与资源破坏、矿山地质灾害三大类.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督管理职能相互脱节,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执法能力有待提高;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缺乏;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相关技术标准数量少,覆盖面窄.文章从加强管理、资金筹措和技术标准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矿是对环境最具有破坏力的行为之一,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从就矿山地质环境状况、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华东地区矿山地质环境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华东地区各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资料,从矿山区域条件、矿山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程度、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难易程度等5个方面确定了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定量评价模型。该模型有16个评价指标,涵盖了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各种因素。在GIS软件辅助与专家干预下,对16个评价指标逐一开展了评价工作,并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根据各指标的评价结果及相应的权重值,计算得出总体评价的分值。在专家干预下利用MAPGIS软件编制了华东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图。经野外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4.
矿山地质环境容量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山地质环境容量是指特定的地质空间可提供人类利用而又不造成地质灾害和生态破坏的地质资源量和废弃物容纳量.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矿山地质环境容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评价矿山地质环境容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广西通过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治理规划等举措对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治理。目前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标准不健全,技术投入和支持不够等问题。建议完善自身的法规体系,实施严格、高效的矿山地质环境行政管理;运用管理技术、经济手段,从根本上减少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扎实推进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发挥基金使用的最佳作用效果,采取比较研究、归纳演绎等方法,从矿山土地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两方面对基金制度的建立与演进历程进行梳理总结,从资金使用方式、性质、监管手段及作用等方面对矿山土地复垦费用预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进行比较分析;在生产矿山土地复垦费用预存纳入基金管理后,对基金的使用范围、账户设立要求、计提标准与依据、使用监管方式等方面的区域性差异与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管理目标和配套制度两方面对基金制度的作用进行阐释。最后,提出增强配套制度体系对矿山企业履行修复义务的约束作用和释放基金的激励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貌景观破坏,含水层破坏,土地资源损毁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制定并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规制度,落实矿业权人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法律责任;抓好行政监督管理工作;技术措施主要为边坡整形、护坡、支挡、地面整形、道路、排水、集蓄水、景观及监测工程等。  相似文献   

8.
闭坑矿山管理是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矿山闭坑地质报告是矿山闭坑的主要依据之一,不仅需要满足矿产资源储量及地质管理的闭坑内涵,更关系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文章对山东省内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制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闭坑地质报告编制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现实意义、闭坑地质报告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做好闭坑地质报告监管工作的建议:(1)建立基于矿山全生命周期的闭坑规划及实施机制;(2)建立适用于山东省的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3)建立矿山闭坑储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9.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是一项涉及多模糊因素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环境问题的类型、数量、分布、危害程度,以及矿山恢复治理率、环境治理资金投入、绿色矿山建设数量等影响因素分析,从矿山地质环境和恢复治理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攀西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评判结果反映了攀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与恢复治理的现状,为攀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的科学管理和恢复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VB6.0环境下基于MO的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基于VB环境下的MO地理信息系统控件,利用MO的一系列对象开发嵌入式的地理信息系统.以研究开发的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为例,充分说明了MO在进行信息系统开发时的优缺点.同时,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充分评价其矿山地质环境的优劣,为矿山地质环境的管理提供方便的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的地质勘查单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 2 1世纪后 ,我国地质勘查工作进入了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时期。在新的形势下 ,地勘单位如何找准自身应处的位置 ,对于确定其改革和发展方向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事业型地勘单位和企业型地勘单位的特点 ,阐明了地质勘查单位在新时期应处的位置 ,并指出了过渡时期地勘单位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西藏自治区地勘单位进行矿业开发的基本情况 ,指出了矿业开发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地勘单位矿业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应遵循的原则 ,并提出了关于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八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需要国家、地方的政策支持,地勘队伍"属地化"管理以来的改革情况,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面临的形势和条件揭示和决定了支持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需要的支持政策包括:切实保障现有的地勘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为地勘单位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支持的政策。地勘单位要努力争取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国土资源部在指导新一轮地勘单位改革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为地勘单位争取政策上;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领导和支持,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地勘单位改革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文章对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地质工作的能否由市场配置资源以及基金项目扩大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现行的全供预算政策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过程中具有过渡性、不确定性,对地勘单位事企分开、分体运行实践也应持观望态度,地勘企业要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反哺”地勘事业单位,增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相似文献   

15.
资源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瓶颈,矿产资源则是资源问题的基础,解决的途径就是加强地质勘查,提高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加强地质勘查,必须从体制、机制入手,全面总结地勘工作改革经验,找准问题,并把问题研究透,提出切实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政策措施,促进地勘工作改革与发展,不断增强地质勘查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地勘会计制度》自1996年颁布实施以来确实推动了地勘经济的发展,但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地勘行业改革和地勘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亟需改革创新。地勘会计制度改革与创新必须体现地勘行业改革的现实特点以及地勘产业的特点,并与国家会计改革的目标互相协调、与地勘经济改革开放相适应;必须与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接轨,重点解决好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会计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解析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三大体制性障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体上看,十多年来地勘单位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地质找矿成果交易的有限性;二是地勘队伍"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局限性;三是地勘单位经营实体管理的不规范性."十二五"是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地勘体制机制改革将进入"深水区".认清地质工作体制障碍、事企混合运行体制障碍、内部产权管理体制障碍等三大体制性障碍,对做好地勘体制机制改革制度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小矿业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勘单位属地化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 ,文章论述了地勘行业中小矿业公司的设立依据以及资源依托型、市场导向型、区域特色型、技术研发型等四种成长模式 ,分析了其成长过程中的预期风险。提出了加大扶持力度 ,充实公司队伍、发挥特色资源优势 ,构造持久竞争力、以科技研发为主轴 ,围绕核心竞争力组织企业扩张、加速管理创新 ,实现自我发展等四项促使中小矿业公司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属地化地勘单位在地质勘查市场上生存发展现状,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依据,对地质勘查工作劳动消耗价值补偿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原因之一在于地质工作人员付出的劳动消耗没有得到合理补偿,找矿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建议:深化地勘单位改革;研究制定成本齐全的商业性地质勘查预算标准;建立地勘单位找矿成果价值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资源环境问题探索的不断深入,地质钻探技术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钻探工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高技能钻探工是钻探资质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将钻探工纳入地质钻探资质分级标准已迫在眉睫。目前,无论是从法律层面、实践层面,还是人才储备层面都已具备将钻探工纳入地质钻探资质分级标准,并实行钻探工持证上岗制度的条件和基础,应尽快修订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将钻探工纳入地质钻探分级标准,比照地质勘查技术人员的条件要求,设置钻探工人员要求;依托地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体系,建立钻探工持证上岗制度;地质钻探资质申请单位必须同时具有符合条件的钻探技术人员和相应条件的钻探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