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央视《读书时间》因收视率原因于2004年9月13日黯然谢幕,曾红透大江南北的《百家讲坛》收视率也连连下滑,被指已进入"死亡倒计时"。在分析这两档致力于传播优秀文化的电视节目陷入困境的原因时,有观点将之归于前者的"边缘精英意识"和后者的平民主义。笔者认为这有失偏颇,并通过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百家讲坛》在央视"科学教育"频道(CCTV-10)开播以来,从一个濒临淘汰的栏目发展为一个品牌栏目,并使一部分学者成为众人皆知的"学术明星"。将从经济学角度,运用需求与供给理论来分析部分学者走红百家讲坛的原因及CCTV-10强力打造百家讲坛的原因。并指出这两大理论对分析更多的社会现象,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季海波 《中国市场》2007,(33):58-59
<正>"于丹"品牌的成功运作,恰恰揭示了最符合中国实际的、本土的营销理念和技巧。孔老夫子可能永远不会想到,在二千五百年后,他与一个小女子有了不解之缘,就是这个小女子,开口万言,闭口成理,将经典巨著《论语》演绎成普世的心灵鸡汤。她的《论语心得》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这个小女子就是——由幕后的策划到走上《百家讲坛》的公众人物,由美女教授到明星专家——于丹。  相似文献   

4.
2014年,是"多屏时代","新媒体","现象级"等概念被反复提及,各大强势媒体纷纷改革之年。这一年,也是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播出的第35个年头,是华风集团深化改革,开启发展新气象的重要一年。一、打造电视节目史上的"常青树"2014年的电视节目圈比过往任何一年都要群雄四起,暗流涌动,一批"现象级节目前赴后继涌入电视荧屏,频繁引爆观众收视狂潮。与此同时,还有一类节目同样引人注意,它们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就是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走进"百家讲坛"开讲《史记》。他确立的"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的讲述方针,收到了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效果,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成为"百家讲坛"讲述历史题材的基本方针。尤其是他在讲述韩信、周勃、陈平和李广等几个历史人物时,结合他们的  相似文献   

6.
文化窗     
《中国对外贸易》2013,(2):102-103
研究发现白居易诗歌夹杂大量古代伊朗语近日,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新年人文讲坛暨南京大学"禅修国学"班第二期开学典礼,迎来了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钱文忠,作题为《世界背景下的中国文化》的讲座。  相似文献   

7.
想当年,央视《百家讲坛》不过推出了一个开坛论道者,穷则思变的末路之举,竟然成就了2006年初中国最热火朝天的文化事件。因他,学术界口诛笔伐的对弈;因他,文化出版事业呈现可喜现象,创造了起印55万册、预付14%的版税神话;因他,本就信奉"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娱乐  相似文献   

8.
当“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和图书红遍大江南北之时,估计在中国电视业界最为高兴的并非该栏目的编导们。一群先于他们开始这种专家讲座形式的民营电视人此时早已开始了收获喜悦的历程。这群暗地窃喜的电视人操作的一个叫做《前沿讲座》的节目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9.
易中天、王立群讲史,于丹、姚淦铭读经,在国内文史类图书市场上,"百家讲坛体"一时间大行其道,于是乎,上世纪80年代甚嚣尘上的"国学热"终于从所谓的"精英阶层"辐射到"普罗大众"。无论是《论语》,还是《老子》,曾经的"四书五经",从来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逻各斯",但由于剥离了切实的历史境遇,于丹口中的《论语》,如同  相似文献   

10.
于丹自从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论语》以来,火了,几乎成了“女易中天”。她的名著《于丹〈论语〉心得》,创单日单店单品种销售纪录。有评论家认为,儒家文化在当今的复兴,经典的普及传播需要依靠现代传媒力量,也需要依靠现代人能够一同分享阅读论语的感悟。于丹的新书契合了这一潮流。评论偏向两极化:有人认为她将《论语》讲解的深入浅出,富有生活化气息;也有人认为她专业化不够。  相似文献   

11.
传媒人声音     
电视就是一种大众媒体或文化工业,它具有娱乐性、通俗性、消费性的特点。但是,电视消费无法强制,开关在你手上,想看就看,要看得痛快,不想看转台。为了不让你转台,增加画面的诱惑性是最基本的电视手段。电视运营商寻找善于表达的人选也在情理之中。其实看《百家讲坛》也好,看《非常6+1》也好,都是晚间休闲生活的一部分,最多也只能是个“寓教于乐”,没有人会借助电视节目去研究古典文化。  相似文献   

12.
于丹自从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论语》以来,火了,几乎成了“女易中天”。她的名著《于丹〈论语〉心得》,创单日单店单品种销售纪录。有评论家认为,儒家文化在当今的复兴,经典的普及传播需要依靠现代传媒力量,也需要依靠现代人能够一同分享阅读论语的感悟。于丹的新书契合了这一潮流。评论偏向两极化:有人认为她将《论语》讲解的深入浅出,富有生活化气息;也有人认为她专业化不够。  相似文献   

13.
贺严 《中国报业》2012,(14):50-51
《百家讲坛》自2001年开播到现在经历了几乎无人问津到大紫大红,又复归平静的过程。考察其各阶段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传播策略的得与失。《百家讲坛》的传播策略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主讲人的专家信任度和讲座内容的平民化;传播方式的生动多样化;定位、包装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教育频道《百家讲坛》为例,从其崛起的过程和原因——受众为王、包装至上,分析我国高品位电视存在的问题及可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五年前,《百家讲坛》是一个零收视率的科教节目;5年后,在央视国际网站三百多个栏目中,该节目点击率排在第二,仅次于《同一首歌》……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0)
本文以天津卫视情感心理节目《爱情保卫战》为文本,探讨当今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兴起的主要原因、特点,同时浅析了《爱情保卫战》的节目优势和成功因素,试图通过对单个节目的分析,探寻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爸爸去哪儿》在去年年末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之后,似乎所有的电视真人秀节目都群起而效仿.走起了类纪录片式亲子类真人秀的风格。今年大约有十余档亲子节目上线,其中有7档主打“爸爸”牌。既有与《爸爸去哪儿》渊源颇深的《疯狂的麦咭》,也有被诟病为抄袭《爸爸去哪儿》的《人生第一次》、《爸爸回来了》,  相似文献   

18.
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媒介产品,从其进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即媒介产品的生命周期。本文以今年九月央视名牌节目《实话实说》的"下课"为例,主要就节目的成熟期与衰退期展开论述,从而对其"下课"进行归因。电视人应当充分重视对电视节目生命周期规律的现实把握,在节目成熟期居安思危,求新求变,在节目衰退期稳住阵脚,力挽狂澜,如此确保更多体现大众文化理性精神的电视节目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五年前,《百家讲坛》是一个零收视率的科教节目;5年后,在央视国际网站三百多个栏目中,该节目点击率排在第二,仅次于《同一首歌》……[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何海明 《中国广告》2013,(8):145-147
引言:就这样被"大片"征服2013年,中国的国产电影和电视节目双双迈进"大片时代",去年底,徐峥执导的《泰》以最终票房12亿的优秀成绩,成为电影圈年度最大黑马;今年3月,薛晓璐导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以5.2亿元收官;一个月后,赵薇首任导演的《致青春》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