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战争和自然灾害的报道中,呈现出的更多是极具艺术性的摄影作品,表现血腥惨烈的照片逐渐减少。在画面技巧、创作观念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新闻摄影都表现出其艺术性特点增强的倾向,呈现出与传统的客观记录不同的面貌。新闻摄影作品作为大众传播活动中的重要的内容之一,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其艺术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摄影作品的艺术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记者的摄影水平与受众的数量有着直接关系,记者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本文对影响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的因素进行探究,并对提升艺术表现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薛凌 《商》2014,(17):63-63
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以照相机与感光材料为承载并通过画面构图、影调以及光线处理等手段来丰富艺术形象并以此来表达艺术内涵。在摄影发展前期会摄影被定义为精确复制,这种定义忽视了摄影的艺术性,这显然是不够客观的。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不仅仅需要准确地捕捉图像信息,还要以将其中的艺术感以及内涵表现出来,从而让欣赏者能够发觉并达到精神上的共鸣。本文对摄影的表现性艺术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观点,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4.
吴国平 《中国报业》2012,(14):32-33
新闻摄影传播是一种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是目前新闻传播界使用最广的传播方式。本文探讨了现代新闻摄影的传播现状以及现代新闻传播在社会上迅速发展的原因,为读者详细展现了现代新闻摄影传播的一些特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新闻摄影在新闻传媒领域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是重要的宣传载体,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等的重要职责,同时也被看作党和人民的喉舌,关注并且报道社会热点问题,也注重对市场经济相关信息的报道,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要想推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就必须全面推进新闻摄影走向市场,有效借助市场调节作用,进一步拓宽新闻摄影的影响范围,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摄影的效用。文章就如何在市场经济下开展新闻摄影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于馨 《北方经贸》2012,(5):146-147
新闻摄影图片在企业报的选择及要求越来越高。现如今,新闻摄影图片是各类报刊、杂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刊登在报纸或杂志上,并不比一篇通讯、特写和消息的宣传作用小,因为新闻摄影在感观上更加直观,生动。更加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图文并茂"已成为报社发展的主流,用图片的形式报道新闻事件,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和认可。因此,新闻摄影图片内容要求"准",要真实。新闻摄影图片要求新、求快、求活,要有时效性。新闻摄影也讲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陈滨 《中国报业》2020,(8):68-6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传媒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新闻作品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不断优化和提高新闻表现力是吸引读者、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本文从新闻摄影的一般原则出发,针对如何增强工业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杜朋城 《中国报业》2023,(10):24-25
随着信息传播的高速发展,新闻摄影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新媒体通过“流式”数据传输手段,可以传播多元化的新闻信息。摄影记者通过优质的摄影作品,可以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传播效果。本文阐述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传播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并提出新闻摄影传播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时代下的新闻摄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数码科技产品在新闻摄影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新闻摄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数字技术在给新闻摄影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新闻摄影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下遇到的真实性的挑战,新闻摄影工作者该如何应对呢?该文从新闻摄影的成像的真实性、采访的真实性、内容记录的真实性这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一下新闻摄影真实性的意义,以及提出一些个人对新闻真实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蓝业佐 《中国报业》2014,(20):79-80
图片故事专题报道一般是指通过若干幅相互关联的新闻摄影图片,表明作品主题或表达作者思想评判的摄影报道体裁。通过这种用图片讲故事的摄影报道形式,可以重现新闻故事、还原新闻现场或展现社会风貌等。《东莞日报》作为一家地市级党报,从2002年推出图片故事专题报道以来,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探索,版面由最初的《新视界》栏目改为《影事》,但是内容和方向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在运作过程中,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遭遇过很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东莞日报》图片故事专题报道进行梳理、总结,以探讨该专题报道今后的发展方向,推动其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技术改造升级为牵引,科技革命正在从多个维度影响人类生活,并在专业领域对传统操守理念形成冲击甚至是瓦解。在科技力量造就"人人皆记者"时代的背景下,专业新闻摄影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消解的现象,本文主要探究在自媒体时代专业新闻摄影受到的冲击,以及在各种冲击下对专业新闻摄影的重构。  相似文献   

12.
不少摄影人都有过这样的烦恼:与职业摄影师、摄影记者相比,自己只能在闲暇时拍摄,更难以接触到突发事件、重大题材,在大型摄影活动评选中不占优势。新闻事件中的关键瞬间固然有其特定价值,但日常生活才是大多数人面对的常态,一些世界知名新闻摄影比赛也在评选中专门设置日常生活类。许多摄影活动的主办方、评委都比较青睐日常生活中的精彩画面,摄影人只要能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闪光点,一样能够在海量的投稿照片中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13.
刘志钧 《中国报业》2023,(5):144-145
新闻摄影的液化,是对数字时代新闻摄影变革的一种描述。它是“液态的新闻业”这一概念在新闻摄影领域的具体应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指出,新闻摄影的液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常规和内容的液化。新闻摄影液化的本质内涵是大众传播时代新闻摄影的边界和权力在数字时代发生解组和重构。本文还认为,新闻摄影的液化有助于推动新闻摄影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加速变革,进而在数字时代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对此,专业的摄影记者必须顺势而为,主动破除传统的新闻权力观念和边界观念,积极参与新闻摄影主体边界、生产方式和价值目标的重构,加快构建去边界化的新闻摄影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4.
网络化新闻摄影商业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征  王胜光 《商业时代》2005,(29):69-70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媒体环境的逐步宽松,新闻摄影由传统转向网络化,网络化新闻摄影的出现使新闻摄影从少数专业人士向大众化转移,媒体市场成为买方市场,新闻摄影从事业转向产业,由此导致原有生物链的改变,本文总结了网络化新闻摄影出现后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针对这些改变对比分析了网络化新闻摄影出现前后两种商务模式的不同,并在确立运营性商业模式和策略性商业模式两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大量应用于新闻摄影当中,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新闻摄影时代。传统新闻摄影与现代新闻摄影的差异不但在图像表现形式、器材使用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对图片的后期处理以及对摄影者本人的主观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发展将更加迅猛,新闻摄影图片作为当今最直观、立体、快捷的新闻传播途径也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数字时代新闻摄影面临着新闻图片的真实性以及版权维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蒙太奇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太奇是电影中的一种镜头剪辑技巧,主要是指镜头的剪辑和组接。随着电视作品技术性和艺术性的提高,蒙太奇在电视新闻作品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电视新闻讲求的是客观性和真实性,蒙太奇却要剪断连续的镜头重新组合,因此很多人认为蒙太奇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不能用在电视新闻作品中。因此,将从蒙太奇和电视新闻真实性的本质出发,分析蒙太奇在电视新闻中运用的可行性以及运用蒙太奇的电视新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大哥的江湖     
杨鹏 《商界》2005,(3):i006-i007
读过一些商界小说,多是假里假气的,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作者多是商圈外人,想像多于实感,难以入木三分。但《大哥》不同,这本2004年5月份上市的书,是局中人的作品。很多人把这本书当作小说看,我却完全把它当成一部纪实性的作品。当成一套研究分析北京民营房地产商人群体甚至整个商人群体的宝贵的社会学资料。一口气读完《大哥》。我似乎明白了几个道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报业》2012,(13):47
本刊自2012年全彩改版后,对新闻图片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为更好地服务读者,进一步提升编采质量,适应视觉时代的读图要求,本刊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闻图片。征稿要求①新闻图片:要求准确反映新闻事件,像素清晰,效果动人,并请附图片说明。②摄影作品:题材不限,能反映某一特定主题,生动感人,并请附简短作品评述。③应征作品请附作者简介、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19.
金昌植 《中国报业》2012,(12):96-97
新闻摄影作品一向以真实反映新闻事件的特点给读者以信任。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为新闻照片造假、复制提供了便利条件。轰动国内外的假新闻照片以及躲在暗处相互交换图片共享"成果"的现象正是利用了数字技术的特长,而借助技术造假的新闻照片正在动摇媒体的公信力。本文通过假照片类型的分析以及国内外新闻摄影界采取的措施,阐述了杜绝假新闻照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王椿 《中国报业》2010,(6):48-50
网络已经成为新闻资源富矿如今,报纸原创新闻被网络广泛转载,甚至连原创新闻报纸的名称也被网站编辑有意无意抹去,许多人已习惯于网站无偿"拿走"传统媒体的成果。虽然报纸读者大量流失,但报人亦无可奈何,只有想办法找回一些东西来。如有的报纸将“本报讯”改为“某某报讯”,只是企望能在网上留下报名。还有的报纸甚至主动与网站签订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