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郎玥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5,(1):115-117,127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试点对于推进我国金融自由化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然而,金融自由化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必将伴生金融脆化现象。基于金融脆化理论,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中将面临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实行利率市场化、金融产品创新、推行汇率自由化和试点资本自由流动等几方面风险,提出了提高投融资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建立利率形成机制,健全风险控制机制等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上海自贸区自2013年九月末挂牌以来,生产界到学术界都对其动态高度关注。金融改革作为上海自贸区开放的最大亮点,更是备受期待。上海自贸区的试点内容涉及金融方面的主要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等等。利率和汇率分别是一国货币的对内价格和对外价格,而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相辅相成、协调发展,通过在自贸区内的先行先试,使国家有关金融改革、创新的部署在上海最先落地。本文就我国目前金融改革的主角——利率与汇率市场化的阻力和意义以及选择上海作为金融改革试验点的战略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为更好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作用,运用SWOT理论方法,对自贸区内施行金融制度创新——利率市场化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提出采取渐进式改革措施,通过金融创新发展金融市场,在自贸区内设置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资金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自律性竞争体系等建议,为上海自贸区利率市场化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以来进行了诸多尝试,取得了众多金融创新改革成果,为其他自贸区的建设树立了典范。本文首先论述了上海自贸区成立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分析了上海自贸区在外汇制度改革、资本项目兑换、利率市场化方面的金融创新发展态势,然后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上海自贸区成立对上海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最后根据上文的分析,提出了上海自贸区发展的启示,从而为上海自贸区以及其他自贸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相应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金融保险相关产品的企业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工作是我们加快建立推动我国金融社会利率资本结构改革市场化的重要技术催化剂,市场化金融利率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形成运行规则等也是我们加快建立保证我国金融社会利率资本流动结构市场化利率体制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我国金融保险社会利率资本市场信用保险管理体系和完善金融保险法律法规信用管理体系运行规则等也是我们加快制订实现推动金融社会利率资本流动结构市场化的重要经济技术机制前提。  相似文献   

6.
袁青竹 《现代商业》2014,(30):202-203
近些年来,伴随着自贸区的金融开放,已经相对放松了对资本流动的相对管制,但同时也引发了区域内、外资金的大规模进出与异常流动。而在此情况下,如若不能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与方法,那势必会引发巨大的金融风险,给我国的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也正因如此,做好自贸区金融开放下资金流动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以及对自贸区金融开放的粗浅研究,对自贸区金融开放下的资金流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能够为资本流动风险的相关研究做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自贸区的改革中,金融业改革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海自贸区着力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和外汇管理等金融改革,对长三角地区城市产生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周边城市应积极对接自贸区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胡鸣 《中国市场》2015,(3):133-134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这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战略的重大探索,是上海又一次重大功能制度层面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目前,上海自贸区试行已满一年,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重点分析上海自贸区试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形成的利率双轨制,以及在此前提下存在的潜在风险,并探索风险防控的措施,以确保能将自贸区改革试点的成果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超 《商业时代》2012,(18):71-72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多层资本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利率作为调节资本市场货币供求关系的重要杠杆,其形成机制和发挥作用以及向着市场化导向转变的各项条件也日趋成熟,这必然会对长期处于行政干预下的利率形成机制的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诸多的风险.本文在阐述利率及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指出了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取向下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盈利风险和利率风险,并就每一种风险产生的机制及其规避策略进行研究,着重从表外业务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防范机制以及加强提高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组合的使用等来改善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郑玉香  夏少斌 《现代商业》2014,(15):178-179
上海自贸区是我国为提高经济开放水平和创新开放模式而建立的试验区,区内实行贸易自由、投资自由、经营自由、资金流动自由,无论是贷款利率还是存款利率都是放开的。而上海自贸区的挂牌是为了推动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都与金融息息相关,再加上货币环境的自由,金融业将会在此契机下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钱陈丽 《商》2014,(42):219-219
我国一直在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进程,而上海自贸区提出的培育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必将为利率市场化带来新的变革和成果。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分析利率市场化的利弊影响,从而深化对利率市场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强金融监管。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设的推进,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本文从金融结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体系三个方面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海自贸区是"以开放促改革"国家战略的新试点,金融开放是上海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配套性、渐进性定位立足于满足贸易及其相关服务业的金融需求。从国家金融改革的大局而言,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是中国全面金融改革的战略突破口之一,有其超出自贸区框架相对独立的市场化路径。在顶层设计和具体路径上,上海自贸区金融与香港自由港金融有一定相通性和竞争性,但由于发育程度差距,在可预见的未来彼此并无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4.
金融开放可以改变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并通过资源配置效应、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等达到推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但作为"双刃剑",金融开放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弊端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步伐的加快,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等金融开放活动日益频繁,正确的表征和测度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深入研究分析金融开放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相关性,对于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维持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金融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经济学进行分析。从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外资银行的进入三个角度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伴随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加快,出入我国的国际资本自由度不断提高,并对我国国内利率波动及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本文采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国内外利率的相关性,实证检验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国内利率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来看国内外利率具有同向变化趋势,说明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一定影响;短期内二者不存在动态变化关系。在国际资本不完全自由流动、人民币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建议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相似文献   

16.
2013年8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将真正成为东北亚贸易和物流枢纽的平台。自贸区的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上海自贸区最大的突破不是对外开放,而是对内改革,阐述上海自贸区重要创新:金融改革创新,扩大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税收创新,航运服务领域的创新,并对金融创新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是由资本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是国家相关部门放松或者放弃对利率的控制,是金融自由化的核心内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能否更有效的理顺利率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瓶颈",进行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一)放松资本控制、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第一,利率市场化是资本自由流动的基本前提。如果利率不能市场化,则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抑制大量资本流入,也不能借助利率上升阻止资本外逃。在货币市场上,同业拆借利率是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利率之间最重要的传导机制,中央银行既可以根据同业拆借利率,调整基准利率,引导市场利率又可以通过变动基准利率引导同业拆借利率水平,以此增加和减少对金融机构的资金头寸,调控货币供应量。而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动又会直接影响到外汇市场上短期汇率的确定,也会影响到资本市场上资金流动。麦金农(1997)认为,开放资本项目一定要放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因为,一是如果先开放资本账户,在存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会出现资本外逃或货币替代;二是如果开放资本账户在先,国内利率政策就不会完全由本国货币政策决定,而要受汇率变动和国外利率的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一国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加大宏观管理的难度;三是如果开放资本账户在先,资本流出、流入量将增大会引起汇率频繁波动。  相似文献   

19.
资本账户开放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资本账户在渐进式开放,通过加剧证券市场波动性、汇率和利率波动性的风险机制以及业务竞争和人才竞争的竞争机制,资本账户开放对我国证券公司的竞争力形成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论开放经济条件下公债效应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东 《财贸经济》2001,(3):17-23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公债与利率、汇率、资本流动与积累、储蓄、消费以及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机制,认为若将他国居民看作"异质经济主体"时,李嘉图等价定理在开放环境中是不成立的,亦即公债对一国经济增长有着自己独特的效应,并且从美日间关系中佐证了这一点.由于我国利率仍未市场化,使得公债与对外收支的关系机制尚不明确,但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公债政策的运用应当考虑到对海外部门收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