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品牌》2014,(3):37-38
近年来,大量热点案件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并参与到案件定性和裁判的讨论,甚至影响到部分案件的最终裁判结果,而媒体舆论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的角度出发,以许霆案为切入点,论证在生成司法裁决的过程中,法官应在社会大众自由平等地参与司法论辩的基础上,遵从法律至上的原则,独立地作出裁决,使司法论辩程序尽可能地保证其结果符合理想言谈情境的要求,且具有道义上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
付安之 《北方经贸》2014,(6):114-114,121
传统裁判模式中的司法裁判往往表现为法律、事实、结论的三段论形式,但是司法过程远非如此简单,在开放性的司法裁判中,应当考虑法律论证合理性的问题,不仅考虑其实质合理性,还应当考虑其证立过程中的程序理性,作者通过哈贝马斯、阿列克西以及阿尔尼奥的程序理性理论阐述法律论证中的程序性规则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吴丹青 《现代商业》2012,(12):285-286
关于民主的探索,哈贝马斯从商谈的路径找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操作机制。话语主体之间通过相互协商的方式、相互理解的行为来达成合意,即,交往理性。本文就从交往理性出发探讨在沟通的基础上达到法之民主,主要从存在于公共领域之中的两种主体——乌合之众与利益集团出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陶然 《商》2012,(12):102-102
宪法作为国家法律之一自然也同样具有法的适用性特点,但是另一方面,宪法抽象的法律规定及高度概括的法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宪法的司法适用。而中国现实中下位法的缺位让宪法司法化成了热点问题。本文将从中国实际法制环境以及可能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宪法司法适用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多元主义规范企业伦理研究范式,本文剖析了综合社会契约论( ISCT )的内在逻辑矛盾,指出了哈贝马斯哲学与综合社会契约论之间的互补关系,并且根据商谈伦理原则对综合社会契约论的分析框架做出了适当的修正,重新定位了管理者在企业伦理决策中的角色,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具多元主义和动态性特征的伦理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法治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其发展的步伐越来越离不开法律方法的牵引,无论是在立法上的进步还是司法、执法水平的提高,都对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判决疑难案件时,法律解释方法的独特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尤显重要。为此,选取一个典型的指导性案例,分析其中所适用的法律解释方法,探析该方法在具体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以明确法律解释方法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中,司法不仅作为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而寻在,而且是作为实现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信力的建立是人们信任法律,乃至信仰法律的基础。从中国从古至今的司法发展论及司法公信力对当今中国的重要性,主要从树立司法公信力观念、完善立法、整合内部机制以及司法职业化几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司法公信力的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8.
蒲洁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3):265-266
在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发展中,司法机构的发展与逐步完善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从夏朝开始到清朝结束,司法机构的体制也逐渐完善,在隋唐时,所建立的司法机构为国外多个国家效仿,达到鼎盛。一代代司法机构继承与发展所累积的经验对我们当代的法律制度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进行,司法权威的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提出了许多具有理论参考价值的理论观点和对策性建议.本文以司法权威的内涵特质为认识起点、力图在透视司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司法权威的构建及完善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李瑶 《中国商办工业》2010,(18):221-222
现代社会中,司法不仅作为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而寻在,而且是作为实现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信力的建立是人们信任法律,乃至信仰法律的基础。从中国从古至今的司法发展论及司法公信力对当今中国的重要性,主要从树立司法公信力观念、完善立法、整合内部机制以及司法职业化几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司法公信力的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11.
陈颖 《商》2013,(7Z):197-197
一个失信的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当下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信用危机和司法信用危机。与此对应,司法公信力建设是当下法律理论和实务界的热门话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已有言论的基础上,以司法何以可信为思考主题,从什么是司法公信力、现代中国司法公信现状分析,为什么要重视司法公信力建设,以及如何进行司法公信力建设四方面谈谈自己对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高职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不断优化;另一个方面与职业环境差距甚大。想要有效的改变现状,首先必须深入分析司法行业现状,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考察高职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不足,才能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3)
法律具有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保障正义与自由的基本价值,法律对于社会的稳定、维护阶级统治的秩序较其他规范来说,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正义和秩序并不是两个不可调和而矛盾对立的事物,正义和秩序是紧密联系,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的。正义具有补充完善法律制度的积极作用,反过来法律可以很好的维护社会秩序。如何协调正义与秩序的关系,对于当下正在进行的法制建设和司法改革,关系着法律制度的重大变革和建设。从民众对聂树斌案的广泛关注来看,司法公信力越来越受到质疑、舆论的力量对于司法审判影响越来越大,公民对人权的保障越来越注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法律的正义和秩序价值以及司法的公信理论出发,寻找合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清代和陕甘宁边区两种不同的案件案件调解模式来看,其背后成因是司法环境的改变。当代中国的司法环境为面子社会里的人情往来、差序格局下的私人道德、社会失范后的信仰缺失、权力体系内的司法弱小和乡土中国中的法律真空,这使得法院调解在现阶段依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结合对陕西省某市A区法院的实证研究.借鉴棚濑孝雄的过程分析,可以发现法院调解在解决观念型、心理型、“熟人社会”型、矛盾激化型纠纷以及弥补司法能力不足方面,相比于正式审判制度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但是法院调解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弊端也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5.
传统法治理论认为,司法相对于行政,行政是能动的,司法是被动的.而现代法治理论认为,司法不仅是被动的,同时也是能动的.司法虽然不能主动介入社会和干预社会,但司法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动性影响社会,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法律实务界的领导特别提倡能动司法,应该说现阶段强调和重视司法能动性的一面是有必要性的.  相似文献   

16.
行政程序法治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和重要内容。现代行政程序法的产生正是行政法治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行政行为必须走向程序化是行政法治的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要求,行政程序违法及其法律后果是司法审查中的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论题。本文探讨了行政程序违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与实体违法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对行政程序违法进行司法审查和处理。  相似文献   

17.
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重要原则,该原则是司法机关对行政部门做出的反倾销措施进行司法审理的理论基础。行政部门做出的反倾销措施属于法院司法审查的范围。现行法律规定由北京中级法院或高级法院审理反倾销案件,但基于反倾销措施的复杂性,在将来应设立专门的国际贸易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设定了对反倾销进行司法审查的范围,这个范围将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8.
梁雪 《商》2013,(11):169-170
在当代国际法多元化的管辖权原则中,各项原则的运用所具备的条件不同,且在法律实施的阶段做为行使管辖权的依据也不相同。法律的运用不仅涉及法律的制定也涉及法律的实施,因此,管辖权可相应分为立法管辖与司法管辖。然而国际法中的立法管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在行使司法管辖时仍以属地原则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董华英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231-232
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原理或真理,具有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相对稳定性等特性,它是法治精神的精华和集中体现。它与法律规则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具有可诉性,如何具体适用到司法实践中,有很大的争议。通过法律原则的可诉性、司法适用的必要性,具体的适用程序及限制等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外的相关制度,旨在完善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原理或真理,具有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相对稳定性等特性,它是法治精神的精华和集中体现。它与法律规则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具有可诉性,如何具体适用到司法实践中,有很大的争议。通过法律原则的可诉性、司法适用的必要性,具体的适用程序及限制等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外的相关制度,旨在完善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