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期越南盗采我国南海石油,菲律宾通过法律强占黄岩岛,南海争端愈演愈烈,中国与南海各国都处于一个擦枪走火的紧张局面.南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深入探讨的时刻。该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对南海的产生根源和发展的过程与以浅析。同时,又提出了以合作开发、搁置争议为核心的有关南海争端解决方法的一点建议,也是对我国领土问题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
南海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资源开发、贸易运输、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的肆意侵占,美、日、印等大国的不断介入,使得南海问题不段升温。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针对日益复杂化、国际化的南海问题,应当积极提出解决策略,以维护我国南海主权和合法的海洋利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关》2011,(7):2-2
01南海争端关注度★★★★★检索量10929328上榜理由6月,越南、菲律宾两国宣称将进行南海军事演习,南沙群岛的"主权之争"再陷紧张之势。因为美国出面"调停",  相似文献   

4.
事件风云榜(依据检索量排名)01南海争端关注度检索量10929328上榜理由6月,越南、菲律宾两国宣称将进行南海军事演习,南沙群岛的主权之争再陷紧张之势。因为美国出面调停,这场  相似文献   

5.
共同开发是暂时解决国家间主权争议而积极利用争议区资源问题的良好方法,使争议区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和平且使资源得到最大利用。但由于共同开发中存在着投资关系,也即存在着投资争端,且共同开发的政治性要求必须妥善解决争端,因此必须构建适合共同开发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文章首先提出共同开发的概念;其次介绍了双边条约及多边条约中的争议解决机制;最后就如何解决共同开发中出现的投资争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2015,(12)
无论是从我国由区域性大国向全球性大国过渡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维护我国核心利益及和平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南海问题对我国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该问题是我国迈入海洋强国行列所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而必须认真对待、合理处置。南海问题的出现是包括历史、经济等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本文就南海问题的成因进行大致的概述,主要是对解决南海问题的相关法律对策进行重点论述,以期能够为确保领土主权和海洋利益以及推进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进程上作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7.
李玮 《商》2012,(2):120-121
近年来,南海争端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尤其是2011年,菲、越等国态度强硬,不断在南海制造事端。本文在分析南海问题的起源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地缘战略。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订、石油与丰富海洋资源的发现及基于主权与安全问题的考虑,南海周边国家纷纷对南中国海提出主权要求,美、日、印等国也相继介入南海,针对这片海域的纷争日益云谲波诡。在此种背景下,探寻南海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路径,虽不能解决南海海域的归属之争,却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持,也可促进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交流往来,同时对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形态、文化资源、政治及经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是关贸总协定根据国际贸易关系的新发展而创立的一种崭新的制度,是一把“双刃剑”。我国国内立法应尽量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则接轨,谨慎、善意地运用这一机制,以政府与企业间的互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并积极参加世贸组织解决争端的有关谈判。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我国人世以来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的政策与实践,并对我国在WTO争端解决活动中的表现及其成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13年来的WTO争端解决活动,而后以此为基础上,评论我国在WTO争端解决活动中的表现及其成效,最后提出几点建议,以便于我国进一步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  相似文献   

11.
查艳玲 《商》2014,(10):179-180
中日关于钓鱼岛的争端由来已久,有关钓鱼岛的主权还牵涉到东海划界和东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也是一个敏感又棘手的问题。不论从历史还是法律角度上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辨的主权,日方提出的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主张都是站不住脚的。通过分析中日双方的主张,以及相关的历史证据和法律证据,来探讨日后钓鱼岛争端解决途径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南海问题涉及多个国家,中国的崛起引起东南亚国家的焦虑,东南亚国家纷纷调整南海政策,将南海问题逐渐多边化,有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将区域外大国引入南海问题,致使南海问题更加复杂化。面对南海问题事实上的“多边化”,对中国南海主权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应对南海多边化倾向,是中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实施WTO的各项协议是我国如今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其中反补贴协议涉及到的都是政府行为,通过实证分析该协议的实施机制和其他成员的实践以及我国加入议定书的承诺,笔认为我国应以转化的方式灵活实施反补贴协议,缺乏相关国内法规时,也可以直接适用WTO协议或援用争端解决机构报告,并建议设立国际贸易法院负责反补贴等问题的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4.
吴运来 《商业时代》2011,(25):45-46
在国家主义盛行的时代,主权是神圣词语,但在自由贸易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有必要对绝对主权观作一定的反省。本文围绕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DSU)对我国经济主权的影响这一主题,试图以新自由主义的观念来冲破狭隘的国界分割思想,促进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投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争端发生频繁,争端的有效解决成为目前国际投资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当前的各类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为投资争端的良好解决提供了较好的途径,但随着投资领域的发展,投资协议的迅猛增加,且各协议间缺乏协调,这给投资争端的解决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构建统一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我国企业深受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困扰,这也是造成我国巨额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之一。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协同配合,运用WTO谈判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和自由贸易区协议等途径积极争取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权,必要时采取对等措施反制;未来还要积极推动完善WTO现存体制和FTA协议,以遏制服务贸易壁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是区域贸易协定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国应对贸易争端,解决问题问题的有效机制。当前,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已经成为很多国家进行贸易保护,提升贸易安全性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之一。本文分析了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分析了当今主要区域贸易安排下争端解决机制,并以我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为案例,探究我国在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改革中需要完善的方面,为促进我国贸易争端解决,促进贸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通过条约的方式明确中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通过制度化的设计使两国重回沟通对话的轨道。协议第七章所设立的"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成为中美双方充分履行协议的制度保障。它通过对适用范围和机构设置与协议履行的高度绑定,使协议项下的遵约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在本质上实现了混同。协议项下的争端解决程序具有封闭性、逐级性和快速性的特点,服务于协议充分、及时的履行。对比中美与其他国家签署的FTA,第一阶段协议争端解决机制的上述特点主要表现为:最大限度地避免第三方机构对协议相关争端作出有法律拘束力的裁判;最大限度地赋予中美双方对于评估争议和采取行动的自由裁量权。结合中美贸易战的历程和第一阶段协议的谈判背景来看,第一阶段协议争端解决机制是中美贸易战过程中双方博弈模式的在法律上的延续。决定一部"自主履行"协议命运的主要变量是缔约方对己方利益诉求的判断,以及缔约各方的实力较量。第一阶段协议生效以来,中美之间摩擦依然不断,而新冠疫情为双方履约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但从目前为止的中美双方有关行动与表态来看,中美双方仍然认为继续履行协议的获益大于停止履行协议的获益。  相似文献   

19.
认真对待WTO争端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如何认识我国入世以来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的政策与实践,并对我国在WTO争端解决活动中的表现及其成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WTO争端解决机制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博弈问题,从博弈的角度来分析博弈策略,这对我国理性应对贸易争端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根据WTO的DSU的法律规定以及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作方式,构建WTO争端解决的博弈模型,对WTO贸易争端的博弈方、博弈过程、博弈策略以及博弈的得益与信息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