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骏 《商场现代化》2014,(24):119-119
近几年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并且逐渐呈现出对公业务、对私业务和同业业务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在发展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的对我国货币政策造成了一定影响。以下主要针对当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以及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货币供给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姚静娟 《现代商业》2013,(36):29-29
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是商业银行顺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挑战的银行战略转型选择,其表内影子银行模式加大了银行流动性风险和资本脱实向虚的经济风险,对央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带来较大挑战。本文旨在对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银行未来业务创新的方向和监管思路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轶昕  程索奥 《商业研究》2016,(4):83-89,111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利润创造的主要业务,但也面临着监管政策收紧后的转型与创新压力。本文从业务自身诊断与外部环境的理论分析入手,在分析我国同业业务现状的基础上,从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影响的角度分析了监管机构从严约束银行同业业务的原因;通过从宏观上明确业务发展和组织定位,从中观上搭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同业业务合作平台,从微观上回归业务本源三方面提出基于严格监管背景下同业业务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史保丽 《商》2014,(29):158-158
近年来,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对传统金融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路玉琼 《商》2014,(45):152-152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飞速发展,影子银行亦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这不仅对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很大的影响,也使货币政策的实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目标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影子银行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变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本文从理论上探究了影子银行的借贷系统影响利率传导机制的可能途径,在本文的分析框架中,影子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分别将会绕过基准利率直接对市场利率产生一定的指导效应,而影子银行的利率又进一步受到由基准利率决定的市场利率的反向影响。作为本文理论框架的应用,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自2006年至今影子银行存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基准贷款利率与上海同业拆借利率的相关性逐步减弱,而影子银行存贷款利率与上海同业拆借利率的相关性逐步增强,且影响因子大于基准利率,说明影子银行利率逐步挣脱基准存贷款利率走廊,对同业拆借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本超  黄昌洋 《现代商业》2014,(14):132-133
影子银行是规避金融管制、金融创新的产物,国外实践证明影子银行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蕴含的风险也具有相当大的破坏力。今年三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代会上称“对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监管的时间表已经排出”。本文主要从我国影子银行的特点和业务形式出发,分析了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风险,进而对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婷婷 《商业研究》2020,(1):95-102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逐渐从传统信用拆借演变为类信贷业务,一些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实施监管套利、风险资产出表,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原有货币政策传导体系形成干扰,甚至改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渠道。使用25家A股上市银行2008-2018年数据,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同业业务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理论上,同业业务能够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强化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上述影响并同时对于不同银行伴有异质性。实证结论验证了理论推演的假设:同业业务发展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并对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具有强化作用;同业业务对大型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影响有限,但对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表现了较强的正相关性。分析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中小银行对货币宽松与否更为敏感,其同业业务发展程度与货币宽松情况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监管政策应当更加关注银行体系分层结构下的同业业务发展引导,尤其是对于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应当逐步引导同业业务占比较高银行压缩同业资产,鼓励商业银行业务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影子银行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影子银行对企业融资缺口进行了有效弥补,使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得到很大满足,所以影子银行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有很大帮助,而且对推动银行体系稳定与和谐发展也极为有利。本研究主要探讨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64家商业银行2009年-2017年同业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数据,研究分析了政策监管强度与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的关系,以及金融市场化对影子银行政策监管作用效果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政策监管强度与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呈负相关,且较高金融市场化程度会削弱二者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与金融市场化改革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速。影子银行主要向中小微民营企业提供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不足。但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具有高流动性、高杠杆率、低监管和处置机制缺失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其存在诸多的风险隐患,影响我国金融稳定。为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健康运行,我国需要从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两个方面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影子银行一词逐渐进入公众的视线。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日趋增大,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业务的井喷式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以及金融体系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更加显著。我国应完善货币中介目标,重新审视政策工具,应当适时扩大范围,把社会融资总量作为调控的主要工具和目标,侧重调控银行信贷,对融资总量的可得性、可测性要给予重视,并加大监管力度;完善货币传导机制,运用各种价格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各类金融产品的控制,以达到控制影子银行体系货币量,完成整个影子银行传导机制的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发展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效果以及货币政策目标都产生了影响。因此,本文就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三大法宝",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中介目标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的发展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产生一定程度的削弱作用,减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某种层面上不利于经济增长。因而,文章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应加快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与创新,建立包含多个中介目标的综合体系,加快影子银行体系的法规建设,逐步建立影子银行监测体系,对其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影子银行"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导火线。我国的影子银行发展也很迅速,主要表现形式有民间借贷、余额宝、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影子银行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培育社会理财观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例如,会对国家的货币政策和产业调整政策形成一定冲击,不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还会存在一定的社会风险等,但不能因为其存在风险就简单地全盘否定,而应深入研究,积极探索,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影子银行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商》2015,(12)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脱离了传统的宏观政策调控范围,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了相关影响。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情况及其信贷创造的特点,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负面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项后军  曾琪 《财贸经济》2019,40(8):50-66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上的期限错配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同业业务的期限错配,不仅深刻影响了银行的经营,还对商业银行的内在稳定性和脆弱性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此,本文以同业业务期限错配为分析主线,探讨银行同业业务期限错配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作用机制,分析同业业务期限错配及其流动性创造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金融强监管对同业业务期限错配与银行脆弱性之间关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过度参与同业业务造成的期限错配尽管显著增加了同业业务流动性创造,却导致了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功能的下降;同业业务流动性创造显著增强了期限错配与银行脆弱性之间的关系,随着同业业务流动性创造的膨胀,同业业务期限错配进一步加剧了银行脆弱性,且中小型银行的脆弱性水平显著高于大型银行。2016年下半年开启的一系列监管强化政策造成同业业务流动性剧烈波动,市场因监管政策冲击,产生了一系列的恐慌反应,短期内反而加剧了银行脆弱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规模逐渐扩大,影子银行受到的监管约束相对较少,金融体系的稳定安全不得不考虑影子银行的风险隐患。基于影子银行的现有监管情况,融入以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主的数字金融,研究数字金融对于影子银行现有监管的影响。数字金融发展下,影子银行的监管更宽泛、更科学、更全面,力度更广。同时,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应在当前去杠杆化的进程中更合规、合理,在新的、更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催发其为金融市场服务的能力,提升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8.
影子银行以表外业务和证券化为核心,具有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和相对独立的信用创造功能,游离于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之外,存在较大的潜在金融风险。文章基于影子银行,分析了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派生存款机制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发现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利率和市场价格等都存在较大影响。我国应充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一系列危机后介入和管理金融市场并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新范式,从宏观审慎的角度保证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自从国际经融危机爆发后,影子银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是目前讨论中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大多数的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不仅对金融稳定有着影响,还对金融管理有着影响。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功能,并对其货币政策带来的挑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自从国际经融危机爆发后,影子银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是目前讨论中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大多数的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不仅对金融稳定有着影响,还对金融管理有着影响。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功能,并对其货币政策带来的挑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